順豐剝離豐網止損
避開與“通達系”競爭
“腹背受敵”之下,順豐控股放出了在香港資本市場的計劃。7月8日,順豐控股公告稱,其正在對香港資本市場股權融資進行研究咨詢、探討論證等前期工作。這與順豐控股將赴港二次上市的傳言相呼應。有消息稱,順豐控股考慮最早于2023年在香港第二上市。但截至目前,其尚未確定具體時間表,亦未確定具體方案。
目前,順豐控股在深交所上市,旗下嘉里物流、順豐同城、順豐房托三家公司在港交所上市。
順豐控股公布的今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上半年,順豐控股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0.2億-42.2億元,同比增長60%-68%。順豐控股表示,上半年業績同比大增是因為持續提升產品競爭力,深耕行業客戶滿足其多元化需求;持續推進多網融通,不斷調優成本結構。其中,在成本端的舉措包括出售虧損的豐網,此舉亦為順豐控股的轉折點。
市場普遍認為,順豐控股將更聚焦國內中高端核心業務的發展。中銀證券研報指出,從行業競爭態勢看,順豐與“通達系”的關系將從“交叉”轉變為“平行”。未來包括冷鏈、醫藥、生鮮以及其他中高品質的產品,是順豐控股繼續加固和提升的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順豐控股出現在極兔的股東名單中,持有1.54%股權。業界表示,期待兩者在海外業務方面進一步合作。
快遞行業今年前5個月“成績單”出爐
“排位戰”激烈 “通達兔”誰能“5進4”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今年1-5月,全國快遞業務量(不包含郵政集團包裹業務)累計完成480.9億件,同比增長17.4%;快遞業務收入累計完成4496.8億元,同比增長12.3%。
五家企業中,中通快遞穩坐行業龍頭。2019年-2022年,中通快遞的市場份額與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率均呈上升態勢,市占率由19.1%升至22.1%,增幅位于業內首位。今年1-5月,除中通快遞外的四家企業市占率共計53.7%,與2022年的53.5%基本持平。由此,中通快遞的份額變化有限。
行業第二之爭頗具看點。去年,圓通速遞與長久位于第二的韻達速遞展開競爭,后者以0.1個百分點的市占率險勝。步入2023年5月,圓通速遞的市占率由15.8%升至16.6%,韻達速遞則由15.9%降至14.2%。從歸母凈利潤來看,圓通速遞在經歷去年的近乎翻倍增長后,今年一季度大幅回落。剖析具體業務,受航空貨代景氣度持續下行影響,圓通速遞的航空、國際業務降幅較大,一季度圓通國際和圓通航空合計實現歸母凈利約0.18億元,同比減少0.63億元。
雖然韻達速遞的歸母凈利潤2021年止跌回升,但增長率一直保持為個位數,2021年、2022年、2023年第一季度分別為5.1%、1.6%、3.0%。綜合券商研報以及記者與業內人士的交流,韻達速遞受疫情等因素影響,不僅業務量下滑,單票成本也有所提高。2022年,韻達速遞單票快遞成本2.34元,同比增長18.9%,同期圓通速遞的該成本為2.32元,同比增長8.9%。就單月業務量來看,韻達速遞4-5月已實現同比增長,如果趨勢持續,后續的累計增速或將轉正。
今年瓜分韻達速遞市占率的還有申通快遞。歷經2021年的低潮(市占率10.2%),申通快遞持續追趕,今年前5個月市占率已達12.9%。去年末,阿里行權申通的期限延長三年。今年6月,申通快遞公告稱,菜鳥接手其25%的股權。券商研報指出,菜鳥作為大股東的支持,短期內競爭對手或許無法復制。
事實上,極兔進場以來,市場的焦點是“通達兔”哪一家,將以何種方式在“5進4”的比拼中出局。
2022年5月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提到,提升物流企業市場競爭力。鼓勵物流企業通過兼并重組、聯盟合作等方式進行資源優化整合,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物流企業,提升一體化供應鏈綜合服務能力。結合近年行業的收購案例來看,下一個巨頭退出市場或延續兼并重組的方式。當局者中,處于尾部的韻達速遞和申通快遞備受關注。趙小敏預測,對于國內市場來說,未來3家加盟式快遞企業已經足夠。
“企業之間會有博弈,某一家出現危機,其余幾家不會坐視不管。”王亮說,“通達系”格局形成時間長遠,總體市占率較大,往后像極兔收購百世此類驟然打破格局的事情幾乎不可能出現。
行業觀察
快遞“服務戰”走向更縱深和精細化
6月28日,中通快遞宣布在全國66城推出“標快不上門賠付”。記者注意到,去年以來,快遞企業“攻城略地”的背后,是行業持續打出的“上門牌”。
中通快遞在全國首批66個大中型城市推出“標快送貨上門,承諾不上必賠”的服務。若中通標快存在未按標準送貨上門,或者未經客戶允許投遞至代收點等情況,中通客服人員對收件人的反饋核實后,將賠付收件人1張6元標快無門檻優惠券,可在下次下單時使用。中通客服告訴新快報記者,上述6元優惠券的有效期為90天。
中通的“套路”與順豐速運如出一轍。早在2022年9月,順豐速運就在全國50個主要大中城市亮出“派件不上門,承諾必賠付”的服務承諾,收件人獲得的賠付是可用于寄件的5元客戶體驗保障紅包。今年3月30日起,順豐速運將該服務承諾擴大至全國600城。
2022年,申通快遞就與電商平臺在上海、廣州等30個城市合作推出按需配送服務,送貨上門為派送環節的亮點。今年5月,申通快遞已將服務區域擴展至全國102個城市。
可見,快遞企業近年走上服務分層、差異化道路,在送貨上門的賽道上“卷”起來。華創證券分析師在展望2023年時指出,電商快遞行業不再具備價格戰基礎,差異化服務分層愈發清晰。電商快遞體系的末端將成為重要觀察環節,“最后一公里”的服務將升至更重要的位置。無論快遞行業、電商行業,都在謀求更便捷、更優質的服務,差異化服務推動差異化定價,未來龍頭公司的勝出或行業分化將來自于此。
送貨上門只是縮影,伴隨而來的還有電商大促期間不斷刷新的時效,電子面單推行時充足的隱私保護,甚至是國際快遞的“X日達”。中高端的“戰場”便是范例:順豐止損轉舵,京東物流優化客群,菜鳥速遞進場即指明上層“蛋糕”。
種種表明,快遞企業“服務戰”已經打響,且走向縱深、精細。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