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年,我國的物流運輸行業經歷了從傳統到智能的巨大變革。今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王先進建議,要讓物流運輸越來越智能,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在過去數十年,物流運輸很好地支撐了工業化和城鎮化,今后既要為現代產業體系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提供支撐,又要加快培育自身新質生產力。”王先進認為,物流運輸自身需要培育新質生產力。其中數字物流、智慧物流大有可為。數字物流將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應用于貨運物流生產過程, 滲入勞動力、勞動資料、勞動對象之中, 引起各要素的變化, 產生出巨大的物質力量, 從而轉化為現實的直接的生產力。數字物流應用新技術、形成新模式(平臺模式)、打造新產業(網絡物流產業),形成了物流運輸發展的新動能,提升了物流運輸的效率和服務質量,同時體現了綠色低碳成效,已經體現出巨大的價值,成為新質生產力在物流運輸行業的典型代表。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數字化已經成為物流行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隨著數字化進入深水區,頭部企業正在面臨更多新的機遇和挑戰。王先進從三個方面提出建議:
首先就是要完善行業頂層設計,形成與之相適應的生產關系。他建議,有關部門應盡快修訂出臺規范促進數字物流的《互聯網道路物流經營管理辦法》。一是希望政策法規制定者充分調研,多征求企業和行業專家意見,規范與促進并重,為互聯網道路物流健康持續發展奠定基礎。二是在條款上要結合行業實際,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注重模式區分,避免給企業造成過大負擔,防止出現一管就死的情況。
其次,要進一步發展數字物流平臺,促進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以數字物流新業態為模式,整合形成高質量的社會化運力組織和物流一站式供需匹配服務平臺,不斷提高公路物流數字化滲透率,幫助實體企業和公路物流雙端提質降本增效,支撐現代產業體系發展,可以更好地促進公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增強行業發展新動能,推進公路貨運的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進程,打造物流行業的新質生產力。
“在數字經濟時代下,數據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是數字經濟企業合規發展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如對網絡物流的業務合規、平臺審核合規層面,對于司機資質校驗和審核,監管要求平臺企業保證真實性。”王先進表示,“當前許多平臺尚缺少全面驗證的能力,單純依托地方政府開通的運政數據接口無法滿足全國性平臺的驗證需求,導致存在安全隱患。”
對此,王先進建議,進一步完善政府側公共數據共享機制,打通發改、工商、交通、公安等部門行業數據,開放全面統一合適的數據接口,便于物流運輸全國服務平臺企業校驗司機資質證照和交易訂單的真偽,滿足監管的合規要求。
△全國政協委員王先進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