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家戰略對物流業和物流園區發展的影響及要求
1國家戰略對物流業和物流園區發展的影響
(1)貿易與投資持續增長,推動跨區域物流發展
據測算,“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以后,近10年,我們國家對“一帶一路”國家的出口額10年后占我們國家比例要增長到1/3,對于中國在“一帶一路”國家的總投資有望達到1.6萬億元。
從江蘇的角度講,江蘇在“一帶一路”沿線65個國家2015年投資項目達187個,中方協議投資額達27.3億美元,同比增長98.8%。“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后,從江蘇角度講,確實在“一帶一路”國家的投資項目和投資總額是快速增長。江蘇在“一帶一路”國家工程承包額2015年是40.7億美元,占全省總額將近一半,46.5%。隨著貿易額和投資額的快速增長,沿海港口的周轉率、量也會大幅增加。
(2)物流需求結構變化引領物流新業態發展
“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加速產業轉移和產業轉型升級,因此會帶來需求結構的變化。在產業結構轉移的過程中,“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實施,以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為標志的工業革命正在興起,隨之而來的精益物流、供應鏈物流、物流金融、智慧物流等高端物流將會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3)產業輸出會進一步拓展物流服務區域
“一帶一路”戰略促進產業鏈“走出去”,將帶動物流服務的配套和跟進,推動區域、境外物流服務節點的建設,為物流園區、物流企業的成功模式復制和網絡化發展提供了機遇。國際班列的開通進一步提高參與國際物流合作、融入國際物流網絡的能力。江蘇積極參與國際物流大通道建設,已開通“蘇滿歐”、 “連新亞”、“連新歐”、“南京-中亞”等國際貨運班列。國際貨運班列的開通,為物流企業“走出去”創造了通道條件。
2國家戰略對物流業和物流園區發展的要求
(1)區域互聯互通要求進一步優化物流空間布局
物流業、物流園區要強化跟國家戰略對接融合,科學調整現在物流樞紐城市的戰略定位和建設重點,要完善強化重點的樞紐性的、戰略性的物流節點、物流園區的資源集聚和輻射帶動作用,要完善公、鐵、水、空、港的基礎設施建設,形成順暢高效、協同運作的跨區域的物流布局。
(2)需求結構變化要求提升物流設施服務能力
需求機構的變化要求要提升整個物流業、物流園區的物流設施服務能力,尤其要強化物流園區的功能開發,要提升港口物流、航空物流、國際鐵路貨運、跨境電商供應鏈管理等等的高端服務能力,加快構建與“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各種國家戰略要求相適應的物流園區服務體系。
(3)區域聯動深化要求創新物流園區合作機制
現在的物流企業包括物流園區都是單打獨斗的,區域聯動的深化要求園區之間加強合作,要破解過去行政的壁壘、區域的壁壘,加強物流園區之間的聯動和資源共享,提高園區的網絡化經營水平。
(4)產業轉移與境外投資增長要求加快物流服務走出去步伐
隨著國外工程建設和“走出去”進程的加快,需要物流領域配套支持和服務帶動。我們應該緊緊圍繞產業鏈和工程項目的“走出去”,推動物流企業、物流園區“走出去”,加快布局海外的物流服務體系,還要加快建設一批物流企業“走出去”的境外指導公共服務平臺,為企業“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場提供咨詢和服務。這點香港做得非常好,香港對每個國家的政策、環境、法律做了研究。國內物流企業怎么“走出去”,客觀講政府和行業的服務還跟不上,建議中物聯能夠強化物流園區、物流企業“走出去”的咨詢服務。
二、當前物流園區發展存在的不足
1戰略支撐能力嚴重不足
物流園區作為物流業的集聚地,作為物流業的節點,對于國家戰略的實施應該起到一個重要的支撐作用。但客觀說,現在物流園區普通存在資源要素集聚度不高,服務能力和輻射能力都不足以能夠支撐“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這些國家戰略的實施。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水平也不高,智能化、一體化的物流園區管理體系也沒有形成。
2設施銜接配套不夠完善
部分物流園區與綜合交通設施缺乏有效銜接,集疏運通道不暢。國家剛剛出臺的交通物流融合發展文件也是要解決這個問題。從江蘇講,有些非常不錯的沿江港口,但是鐵路十幾年都進不去,直到最近才有了突破。多式聯運,港口、公路、航空分割嚴重,設施配套不完善。
3綜合競爭力有待增強
江蘇大概有170多家物流園區,但更多是小而散、小而亂的狀況。目前,物流園區同質化競爭、重復建設的現象仍沒改變。有的物流園區服務功能非常單一,增值服務、配套服務比例非常低,園區整體的經營效率不高,這些問題困擾著物流園區的發展。
4向外服務和拓展能力亟待提升
大部分物流園區沒有開展境外物流網絡布局工作,服務范圍更多的是本省、鄰省或一個區域性的,缺乏對于“走出去”的掌控能力,難以支撐產業轉移的要求。
5物流業發展環境有待進一步完善
雖然國家近幾年出臺了一系列支持物流業、物流園區的政策,中物聯也做了大量工作,但政策存在碎片化、難落地的情況。用地難、融資難,尤其是人才短缺都制約著物流園區的發展。
三、物流園區提升發展的思路與對策
1打造物流園區創新高地
積極實施互聯網+的國家戰略,依托部分重點物流園區,大力推進“互聯網+高效物流”,推動智能技術應用、智慧平臺建設、物流與金融融合、綠色物流發展,培育和孵化一批物流業創新高地,成為推動物流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的重要載體。物流園區現在需要創新的地方非常多,需要服務創新、管理創新、模式創新、集成創新和制度創新。還要推動物流園區相互之間的合作和資源共享,構建物流產業生態圈。
在全國,蘇州物流中心建設發展較好。這幾年,發展步伐也沒變慢。在“物流+跨境電商”方面,聚集了一大批聚美優品、蘇寧云商等、蘭亭集勢。通過測算,跨境電上平臺平均每1元的訂單能拉動倉儲、物流、報關等8元的上下游業務量。在“物流+保稅展示交易”方面,與順豐集團合作,打造“區內倉庫”和“區外店鋪”線上線下聯動。在“物流+金融貿易”方面, 2015年,監管貨達到980億元,主營業務收入達到4.6億。
江蘇物潤船聯水陸聯運網,這個平臺現在非常有影響,是商業模式非常先進的一個平臺。它首先在沿江沿海建了500個基站,對于過往船只發布相關航運信息、天氣、貨運量的信息,現在目前有10萬個會員,有3000多條船已經安裝了它的監控系統。
2加強建設園區兩類服務平臺
第一類是園區線下實體平臺,重點推進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業在園區集聚,提升園區服務能力,打造一批輻射范圍廣、示范作用強的物流園區實體平臺。第二類是智慧物流信息平臺,加強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在園區的應用,打造一批集信息采集發布、交易、誠信評價、數據分析一體的智慧物流信息平臺。
鎮江惠龍港國際物流園有一個惠龍e通計費平臺,這個平臺采取物流+互聯網+工業的模式,重點打造惠龍e通的貨物運輸集配送平臺。目前有20多萬會員,有1700家會員單位,全國有900個物流電商交割庫。
3提升物流園區的中轉聯運能力
加快跨區域物流通道建設,加強“一帶一路”國際物流通道、沿長江跨區域物流通道建設,提高沿線物流園區中轉聯運水平;推動物流與交通融合發展,加強園區與外部運輸網絡的有效對接,構建內外一體、順暢高效的園區物流網絡體系;加快推進入園鐵路專用線的建設,加強水水、水陸聯運設施建設,推動航空港站與物流園區在設施上的有效銜接。大力發展多式聯運,加強物流園區設施建設,構建智慧多式聯運平臺,要加強多式聯運的主體培育。
4提高園區的國際物流水平
結合國際產業合作與產能轉移,應該提升物流園區產業配套服務能力,打造一批國際物流聯動平臺。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物流合作,增強中轉、區域分撥、保稅物流等功能建設,打造一批國際物流聯動基地。鼓勵有條件的物流園區“走出去”,通過兼并、合作等方式開展國際化經營,推動海外倉、邊境倉的建設,拓展國際服務網絡。加強口岸之間的聯動,推動口岸服務型園區,加快一站化的服務建設,提高通關效率。
5推進跨區域物流聯動
減少環節、提高效率為重點,加強園區與港口、機場、陸路口岸等交通樞紐的戰略合作,推進園區與綜合保稅區、保稅港區等海關特殊監管區的業務聯動,構建物流快速通道,實現資源共用、功能共享、互利共贏。
上合組織國際物流園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上建設的第一個實體項目。它是通過“一園三區”的布局,即一個上合組織國物流園區、連云港中哈物流合作基地,霍爾果斯物流場站, “霍爾果斯-東門”經濟區無水港區,真正做到物流園區中間的聯動合作和跨區域發展。
四、江蘇省推進物流園區建設的做法
1抓規劃引導
我們做了全省的物流園區發展規劃,對全省的物流園區進行了重點布局、體系建設、重點任務、示范工程,也提出了具體目標。同時我們要求重點園區和示范園區必須要編制園區的建設發展規劃,每個園區要進入省重點園區、示范園區,都必須認真地考慮園區的產業定位、布局和建設項目,如何發展園區等。然后我們對規劃還要請專家進行評審,評審通過后按照規劃實施。蘇州工業園區就是首先編規劃,然后按照規劃一步步實施,所以蘇州工業發展很好。所以高起點、科學的編制規劃是我們所做的第一個工作。
2抓示范工程
2014年出臺了《江蘇省省級示范物流園區申報認定暫行辦法》,同時建立了一個省級示范物流園區考核評價體系,什么樣的園區能變成省級示范園區。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全省有170多家園區,篩選了31家作為培育園區,從功能、產業發展、項目推進、招商等方面各級政府去推進,成熟以后再申報省級示范園區。在省級示范園區的基礎上再向國家申報國家級的示范園區。目前我們有8家省級示范園區,其中2家是國家級的示范物流園區,一個是惠龍e通,第二個是玖隆物流園。
3抓項目建設
一是中央投資項目,發改委的工作重點是抓項目建設,國家發改委的中央投資項目都想重點園區傾斜。二是專項建設基金項目,積極爭取省級園區,用專項建設資金推進園區的項目建設。從去年到今年,上合組織物流園,得到了14億的中央建設資金,推進園區建設。三是江蘇省每年有重大項目,把重點園區的項目盡可能列到省重大項目,并且重大項目在土地上有保證。再是對于新批項目,省里的物流項目都向重點園區、示范園區傾斜。
4抓區域合作
推進重點園區、重點企業“走出去”。去年,江蘇與香港開展了一場合作交流的專場活動。今年,我們想帶領一些重要園區和企業,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考察,推進園區“走出去”的步伐。
5抓政策支持。
圍繞“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積極支持中哈物流合作,發揮示范效應,加快出臺支持上合組織(連云港)國際物流園發展的意見。同時我們會同有關部門正在研究起草省級示范物流園區支持發展的政策意見。省服務業引導資金,對省級示范重點園區也是重點傾斜的。
(根據速記整理,未經本人審閱,轉載請注明作者和來源中物聯園區專委會、中國物流學會。更多物流園區年會精彩內容,請關注中物聯物流園區專委會微信公眾號。)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