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際大環境差、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大,似乎已經成為共識。但李克強在年前的民主黨派座談會上也說過,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不同行業、不同地區也出現了“冰火兩重天”的分化現象。“同一行業有的企業虧損,有的企業效益卻很好。這些做得好的地方和企業就是我們的希望所在,我們就要朝這一方向去努力。”
這樣的情景細化到各地域、各垂直行業也是一樣。“現在整個皮革行業專業市場收益甚微,行業面臨著轉型升級的需要。”
集寧國際皮革城總經理徐樹峰作為皮革行業的資深老人,經歷過集寧皮革產業輝煌的淘金時代,如今正面臨著新時代下殘酷競爭的陣痛困境。
而集寧國際皮革城選擇了目前火熱的“互聯網+皮革”轉型之路,走O2O線上線下雙向發展的新模式,與北京、上海等地區的成熟電商企業共同打造“集皮網”。
與所有擁有地域特色經濟的地方一樣,集寧正在借助電商渠道,用四通八達的物流之手助力皮革特色產業走出去。集寧借助電商模式改革傳統區域特色經濟的變革,能給其他地方特色產業帶來哪些啟發?其中面臨哪些難題?又是如何解決的?
電商沖擊傳統皮革產業
在徐樹峰看來,集寧作為國內知名的皮革產業基地之一,轉型電商,多少有些被“逼上梁山”的意味。
皮革產業是一個非常傳統的行業,等著顧客上門定制的匠人、向登門者推銷皮草皮包的夫妻店主……無一不是守著門面做生意的傳統銷售方式。“他們最先要考慮的是店面的運營和維護。”以前看顧客表情反應就能立刻改變推銷方案;之前為了匯聚人氣,商品互補的店面自發就能抱團集聚一條街;門店模式更不用考慮物流,甚至售后問題都很少。
然而,徐樹峰提到集寧當地不少作坊、中小企業的情況,對此深感擔憂,“各大網上交易平臺因為方便、快捷的購物體驗,廣受消費者歡迎,分走了實體店的大部分顧客。能否跟上潮流對當地企業甚至整個地區產業都是一個極大的挑戰,但又勢在必行。”
轉型電商之路說易行難
集寧國際皮革城之前一直以實體店面銷售為主,集聚當地的知名品牌與高品質商家入駐商城,完全沒有電商經驗。“搭建一個健全完整的網上購物平臺異常艱難。”徐樹峰感慨。
在平臺搭建前期,困難重重。在營銷上,顧客不再可見,顧客對商品的評價滯后,信息反饋相對不及時;在入駐商家方面,需要大量邀請入駐商家,并對他們進行網上店面運營維護的相關知識培訓;在支付方面,需要與銀行進行商談,建立起完善的付款、退款流程,保障平臺資金的正常運轉;在物流方面,需要考慮物流合作單位的選擇,完善售后服務機制,打通整條倉儲、配送、退換貨的鏈條。
徐樹峰說,這必須依賴決策者事先大量的準備工作。因為本身技術條件的不足,集寧皮革城作出決定:依賴第三方。“我們聯系了北京、上海等發達地區的成熟電商企業,聯手共同打造皮革電商產業,他們對我們進行技術支持,我們自己則集結了一批電商和設計方面的優秀人才。”
平臺建設完成,又面臨推廣的大問題。一個新成立的平臺,如何把它推出去,讓大家熟知,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電商市場基本被阿里、京東、蘇寧等綜合性電商平臺瓜分,垂直類電商平臺很難突破重圍。但相比較,像集寧皮革城一般的特色產業也有一個極大的優勢:線下資源。“我們將線上數據分析與線下活動相結合,先后推出‘1分購’‘免費搶紅包’等活動,并把活動信息在各大熱門論壇上進行推廣,擴大網站的知名度。”此外,憑借線上的信息優勢,大數據分析、數據導流等手段可以對用戶群體進行分析,提高點擊率。
“觸電”要打好物流基礎
與集寧國際皮革城建設集皮網垂直電商平臺一樣,全國各地特色產業電商化的一個待解難點在物流交通上。
就像徐樹峰所說,物流是集皮網的一個短板,“我們目前還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物流體系。”
集皮網采用第三方合作的模式,借助集寧現代物流園區的物流、快遞資源,與當地多家快遞企業合作,建立一套輻射全國的物流運輸網。國內有不少的第三方快遞企業,配送范圍廣,遍及全國,能夠幫助一個地域性特色產業擴大輻射范圍,幫助當地的支柱產業走向全國,甚至走向世界。
國內很多擁有特色產業的地區,并不占有交通優勢。以集寧為例,其地處內蒙古、山西、河北三省交會處,又是國家“一帶一路”的節點性城市,位于京藏、二廣高速、110國道的交會點,國際列車直通蒙古、俄羅斯、東歐等國。然而交通區位優越只能說在物流上有潛力,但內蒙古整體交通與物流時效還是相對落后的。
徐樹峰認為,比較可行的好辦法是找當地物流協會合作。集皮網與當地物流協會達成合作意向,共同建立倉儲配送中心,整合物流資源實現了快遞的降價、提速。
同時他提醒其他想要實現特色產業電商化的企業:一定要獲得當地政府的理解與支持。集皮網的物流困難就得到當地政府的重視,并將集皮網建設定位為內蒙古自治區物流業改革的試點項目,給予了資金及配套的政策扶持。除此之外,還給予了電子商務企業稅費合理化、全面清理電子商務領域現有前置審批事項等政策支持。“現在我們已經實現內蒙古全區兩天內到達啦!”說起物流上取得的成效,徐樹峰明顯是比較開心的,從完全一摸瞎到初步獲得消費者的認可,進步十分巨大。從2015年11月底集皮網成立到2015年底,每天的發單件數都在不斷增長,短短1個月的時間,發單量已經突破每天1000件,物流合作伙伴、快遞企業也達到10余家,客戶群體更是遍布全國各地。
但隨著訂單量的快速增加、客戶群更廣范圍的擴大,對物流質量、配送時效的要求也必然越來越高。徐樹峰認為,集皮網在物流方面的建設還處于摸索階段,很多方面需要完善。“我們會繼續完善物流體系,和各家物流公司共建更高效的合作運營模式。”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