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是今年最受關注的科技熱點之一。
短短幾天,國內多地接連發布了機器人支持文件,為本就火熱的人形機器人賽道又添了一把火。
12月6日,由安徽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研究起草的《安徽省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7)》正式發布。12月5日,重慶市出臺支持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同日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簽訂支持杭州市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標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2024年即將拉下帷幕,毋庸置疑,人形機器人是今年最受關注的科技熱點之一:行業政策接連出臺,英偉達、華為、特斯拉等巨頭加碼布局,重大投融資事件密集,二級市場概念股股價大漲……
站在2024年與2025年之間的交匯點上展望未來,人形機器人行至何處?2025年又有什么值得期待?
“機器人時代即將到來”
不久前的一場演講中,英偉達掌門人黃仁勛在臺上高呼,“機器人時代即將到來。”
回望2024年,Agility機器人走入了舍弗勒工廠,小鵬機器人也開始進廠“擰螺絲”,1X機器人學會了煎牛排,更不用說特斯拉的擎天柱(Optimus)機器人靈活性又上了一個臺階——這些“硅基生命”已經拿到了人類社會的進場門票。
特斯拉此前已在財報電話會上透露,預計Optimus“擎天柱”人形機器人2025年銷量為千臺級別,主要用于特斯拉自身工廠,2026年逐步對外銷售。
國信證券12月4日研報給出觀點稱,特斯拉機器人產品迭代迅速,有望給全球機器人市場帶來“鯰魚效應”,激發人形機器人玩家的活力。在車端與機器人端零部件共通性較高的前提下,疊加大廠入局+技術迭代+政策催化的加持,人形機器人發展有望持續推進,2025 年有望成為量產元年。
與逐漸成型的人形機器人產業趨勢一齊日漸推進的,自然是不斷升高性能和量產預期完善預期,以及產業關注度。
復盤2022-2024年人形機器人指數的歷次行情,中信建投指出,人形機器人的量產預期和性能完善預期是引領行情的重要推動因素:
第一輪(2022.06.17-2022.08.25):人形機器人指數較滬深300指數有超額收益31.74%,主要由于特斯拉預熱2022年AI DAY并宣布展示人形機器人樣機;
第二輪(2022.12.30-2023.07.04):指數較滬深300指數有超額收益60.05%,一方面由于特斯拉持續更新人形機器人進展,另一方面人形機器人作為大模型的重要應用端受到重視;
第三輪(2024.02.05-2024.03.20):較滬深300指數有超額收益39.48%,由于英偉達預熱GTC大會,并推出人形機器人大模型及軟硬件支持;
第四輪(2024.09.20-2024.11.24):較滬深300指數有超額收益38.37%,一方面,市場風險偏好有所提升;另一方面,特斯拉Robotaxi會議展示Optimus,并展示Optimus自主能力。
人形機器人產品價格逐步下探 國產零部件迎來新機
回到機器人本身。如果說性能的進化讓機器人實現了“跑起來、站起來、工作起來”的實用性,那么能讓這種實用性得以更大范圍鋪開的,則是成本。
回想小米2022年發布首款全尺寸人形仿生機器人CyberOne“鐵大”時,雷軍曾透露,每臺成本大概六、七十萬元。但如今,價格帶在20萬元-30萬元的機器人也已經出現,例如開普勒K1海外單臺定價約3萬美元。特斯拉透露Optimus的預計售價會在2萬美金(約15萬人民幣)以內。
但馬斯克也在11月坦承,Optimus是一款非常復雜的機器人,“將成本降至2萬美元將非常困難。一點也不容易,但最終會實現。為此,產量需要超過每年100萬臺。價格將由需求決定,但最終價格也會達到約2萬美元。”
為了配合實現降價目標,機器人廠商們一方面在技術研發上尋求突破,另一方面,則是尋求增加國產化器件替代率等。
根據Stanford HAI發布的《2024年人工智能指數報告》,中國的機器人安裝量已經位居世界首位;同樣,世界上大多數人工智能專利(61%)也都來自中國。
產業鏈細分環節中,券商指出,從市場空間來說,行星滾柱絲杠、六維力矩傳感器、無框力矩電機等核心零部件價值量占比在10%以上;行星滾柱絲杠、諧波減速器等核心零部件原有市場空間較小,人形機器人市場放量有望帶來較大彈性。
從市場成熟度來看,行星滾柱絲杠、六維力矩傳感器、觸覺傳感器、軟件系統等行業市場仍在發展早期、有較大技術/工藝迭代空間。
從競爭格局而言,行星滾柱絲杠、六維力矩傳感器、觸覺傳感器、空心杯電機、軟件系統是 當前國產化提升空間較大的核心環節,同時也是技術壁壘較高的零部件。
分析師進一步指出,人形機器人行業預計從產業形成期過渡到產業擴張期,產業化發展有望顯著提速。隨著AGI技術持續突破、供應鏈格局趨于完善、下游應用需求持續打開,人形機器人行業作為高端制造成長板塊的明珠,2025年將迎來板塊性投資機會。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