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開曼4000在與全國眾多地方團、團店訪談交流中,發現一個普遍現象,即“行業內卷”,有業者無奈表示——“沒等來報復性消費,等來了報復性內卷”,那么,行業內卷因何而生,又該如何破局?
01
社區團購內卷群像
價格內卷隨著春節后團購單量持續低迷,引發了不少地方團的焦躁心態,開始動用低價大殺器,試圖攪動活躍度下降的社群。 時常有城市的地方團平臺,原本相安無事,由于一方掀起價格戰,其他友商不得不“迎戰”,團品價格下降,團長傭金自然下降,推品積極性下降,同質化團品,最先成為“炮灰”,因此而言,平臺掀起價格戰,供應商受波及。供應商內卷隨著越來越多廠商、經銷商、供應鏈等,開始直供團長,團批群體開始擴大。 鄭州、長沙、南京以及合肥等省會城市,涌現出了200家左右的團批平臺,他們一邊給做私域社群的實體店供應爆款,另一邊為大大小小的“野團”輸送“彈藥”。以南京為例,本地團批機構有160家以上,南派團店果豐嘉的團品,就有1/3是來自團批供應鏈。 值得注意的是,團批群體正在進一步泛化,越來越多個體批發商加入“團批大軍”。 他們正是活躍在各個城市的“車銷大隊”,以鄭州為例,眾多的個體批發商,開車穿梭于鄭州萬邦、信基、百榮等批發市場,主要采購蔬菜水果、凍品水產等生鮮食材。 他們一邊供貨給大小“野團”(比如1大包蔬菜,采購價加上5元,直供團長),一邊就地做起了“車銷”零售,社區團購的性價比優勢,可以說被他們發揮到了極致。 平臺內卷在此前開曼組織的一次線上交流會中,有井有田創始人王守仁對社區團購2023的市場格局做了研判,并歸結為三個關鍵字——“大、大、卷”。第一個“大”,即市場規模大,遠未見天花板,全國目前約有40家年銷過億的地方團平臺,而2023年,這一數量有望翻一番。 第二個“大”,即眾多地方團平臺,已經成長壯大(據悉,有井有田2022年GMV達2.5億)。 最后的“卷”,即行業內卷,隨著地方團和團店平臺越來越多,并開始全面擴張,所以市場也會卷起來。 而在今年上半年,行業的高頻詞正是“內卷”,目前僅西安市,就有大大小小200多家社區團購平臺。 無論是地方團還是團店,參與者愈發多元,比如連鎖商超等零售資深玩家,驛站團、物業團、農業產業鏈企業等資源商,跨界攪局者越來越多。
02
內卷背后成因
今年春節是三年大疫后首次放開,被壓抑的消費需求爆發性地釋放,甚至對春節后的消費力有一定透支,比如,就有團長反饋,客戶春節做的炸貨,春節后一兩個月還沒吃完。 一方面是消費力透支,另一方面是各行各業尚處于恢復期,消費者消費信心還未全面恢復,消費也更加理性。 團長高度重疊以蘇州為例,本地團批機構有300-500家,蘇州地區地方團、團店、團批等社區團購細分業態,團長重疊度高達70%,互相爭奪團長的戲碼經常上演。不只是蘇州,全國很多社區團購熱點城市,團長重疊度越來越高,地方團、團店、團批陷入“混戰”。 團品同質化一方面是社區團購集中于家庭場景,日常高頻消費品類少,團品同質化是社區團購長期存在的行業問題。 另一方面,是差異化優勢難以長時間維持,陷入新的同質化,隨著社區團購行業各類服務商日漸活躍,平臺與廠商之間的信息差逐步被拉平,爆品得以快速流行的同時,也很快陷入“追隨者眾”的局面,各類平替、山寨款混入市場,爆品“速生速朽”成為行業一大現象。
03
如何破除內卷
在行業內卷之下,依然有不少平臺,能夠直面行業問題,通過更為務實的市場策略,更具前瞻性的發展戰略,跳出內卷。 走出去老牌地方團知花知果,誕生于社區團購宇宙中心長沙,自誕生至今,伴隨著行業內卷乃至激烈廝殺,知花知果通過不斷夯實供應鏈、倉配等基礎能力,發力團長精細化運營,以及穩健的區域擴張戰略,逐步走出自己的破局之路。 2月26日,“2023知花知果武漢開城啟動會”成功舉辦,現場簽約新一批團長,創始人蔡世龍駐扎武漢,帶隊開城拓團。知花知果3月份月團效前10位的新團長,7位出自武漢,3月TOP1新團長月銷超8萬,平臺還為團長提供了188元無門檻券作為獎勵。 4月24日,知花知果瀏陽正式開城,平臺為新團長提供培訓、吸粉等全方位服務,此外,平臺也將在5月份在宜春開城。目前,知花知果注冊會員用戶超360萬,累計合作團長超35000人,累計入駐商家超 6500家,市場范圍覆蓋湖南、湖北、江西等地,預計2023年總GMV超11億(知花知果2022年平臺GMV突破5億)。 作為社區團購的樂觀派,蔡世龍認為,地方團中將誕生全國性的平臺。未來8到10年,知花知果也有機會達到千億規模,成為全國性的社區團購平臺。 沉下去倉集鄰里身處蘇州,面對行業內卷,平臺選擇沉下心,深耕區域用戶,挖掘單客價值。 自2022年5月重啟社區團購項目后,倉集鄰里通過不斷迭代,逐步升級為業務涵蓋社區團購(倉集鄰里)、社區團批(倉集團批)、番拾自有品牌(全國社區團購供應鏈)、倉集鄰里社區小店(團店)等多元化業務的地方團平臺。 其中,倉集鄰里社區小店,全部為直營團店,目前正裝修第5家店,第6家店已確定選址,計劃通過做周邊小區內地推,幫助門店引流客戶,用戶拉新成本在十多元。 值得注意的是,倉集鄰里社區小店,對標胖東來式服務,意在打造有溫度的社區小店,重視客情,重視服務,重視有效經營。 為提升門店服務水平,平臺更計劃每周二閉店,做員工培訓,規劃門店活動。
此外,平臺開始建設“店員-店助-店長-合伙人”的人才梯隊,定下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的薪資標準,公開招募儲備店長,并通過“師徒制”,提升團隊自我驅動力,激發團隊活力。 拓開來跳出內卷的另一個路徑,就是“離開競爭”,開辟新空間,社區團購行業,最大的潛力就在于“不設限”,從實物團購到萬物皆可團,而這方面做得比較成功的,有兩個平臺,一是有井有田,二是小許到家。 有井有田是強供應鏈基因的地方團,也是采銷一體、精益運營的代表性平臺,有井有田與鄭州餐飲圈的互動頗為頻繁,時常通過直播,為平臺用戶推出一系列的優惠套餐。 據悉,有井有田每天開團SKU約600個,涉及類目包括水果蔬菜、水產凍品、預制菜、乳制品、酒水飲料、休閑零食、肉禽蛋類、糧油干調、禮盒(以食品為主)、兒童玩具、美妝日化、百貨家居、茶葉茶飲、鮮花綠植等。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以上類目,還有家用電器、本地生活類目,其中,本地生活類目包括餐飲名店套餐券、觀影年卡、體檢套餐、審車服務卡等等。 就在近日,有井有田官宣,將在5月15-21日,聯動8城開啟“5周年慶暨第七次千團大戰”,將打造3000萬規模的爆品福利團,并打出“搶年度超級流量,切入新零售渠道,品牌推廣知名度”三大亮點,邀請廠商參與聯動。 另一個代表性案例,就是社區團店頭部平臺“小許到家”,小許到家不只是一家團店,更是在圍繞社區店經濟模型,構筑以門店為核心的“一公里經濟圈”,以家庭消費場景為根,以生鮮食品等日常剛需品為核心品類,家政服務、吃喝玩樂等本地生活服務為外延品類,以家電等高檔耐用品為升級品類,打造“萬物皆可團”的家庭生活解決方案。 這也正是小許到家正在落實的,比如石家莊區域小許到家,就經常組織團購電影票等,值得注意的是,組團旅游,正成為小許到家的一大特色。 今年3月份,小許到家(湖北團隊)首次組織團購“一日游”,超兩千人報名參游,由于景區方面原因,分四天發團,當地縣文旅局等政府部門十分重視,當地電視臺更是做了傳播背書。 正如小許到家許總所言,旅游不只是利潤來源,也是做客情的好機會,而組織“平價旅游團購”,正成為小許到家的流量入口,盤活現有用戶的同時,吸引了新用戶加入。
04
結語
開曼4000對2023年社區團購行業的一大研判,就是“千團再起”,上半年的內卷,反向印證了社區團購行業的巨大活力。相信在即將到來的下半年,市場信心進一步復蘇,社區團購也將步入新的成長期,“沖破內卷,迎接新的成長”,是當下社區團購業者要面對的核心課題,只管多行多試,總有破局之道。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