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已經暫停上市兩年多的芯片股*ST盈方恢復上市,股票簡稱變更為盈方微。
被套兩年的6.67萬投資者,終于迎來了回本的機會。*ST盈方暫停上市前股價為2.25元。今天收盤價為13.24元,收盤漲幅達488.44%,總市值為108.12億。
2020年底開始實行的退市新規已經取消了暫停上市、恢復上市環節,盈方微是“舊規”時代留下的最后一支暫停上市股。有投資者感慨:“等待800多天是值得的,這樣的機會以后就絕版了?!?/p>
讓盈方微“還魂”的幕后推手,是其第一大股東舜元企管(以下簡稱舜元)及浙江紹興市上虞區商人陳炎表。
這已不是陳炎表第一次把盈方微拉出“漩渦”。
2007年起,這家上市公司曾有約6年時間處于暫停上市狀態,直到陳炎表和他的舜元在2013年推動公司復牌。
26年的公司上市歷史中,共計8年時間暫停上市,兩次由同一個“神秘人”運作“保殼”,這在A股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陳炎表是浙江省紹興市上虞人,據上虞新聞網報道,其是建筑工人出身。公開資料顯示,其在資產重組領域的運作歷史,開始于2005年。
1980年起,陳炎表曾歷任上虞農墾建筑公司施工隊長、上海工程處副主任、分公司經理等職。
1998年,上虞農墾建筑公司改組為浙江舜杰建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陳炎表隨之進入舜杰建筑任副總經理、董事長等職。2005年,陳炎表在上海注冊成立了上海鑫楓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于2006年更名為舜元建設)。
同樣在2005年,陳炎表參與了對上海北大青鳥企業發展有限公司的7.2億元收購。根據青鳥天橋(上海北大青鳥母公司)當時的公告,上海北大青鳥100%股權作價7.2億元,轉讓給鑫楓建筑及4名來自舜杰建筑的自然人。
這筆收購案可以視作陳炎表在資本重組方面的第一次嘗試,接下來,他將目光投向了后來的盈方微、彼時名為天發股份的“民營石油第一股”上。
盈方微的殼資源,早在1996年就在深交所成功上市,彼時名為天發股份,是“民營石油大王”龔家龍旗下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2004年開始,天發集團出現資金鏈斷裂。由于2004、2005和2006年連續三年虧損,“天發系”上市公司天發股份、天頤科技均在2007年5月被暫停上市,繼而破產重整,分別迎來了殼資源和資產被拍賣的命運。
此時兩家上市公司尚未完成股權分置改革,因此股票簡稱帶上了“S*ST”的前綴(S*ST依次代表企業尚未完成股改、退市預警、連續三年經營虧損)。
僅6個月后的11月10日,舜元企發通過競拍,獲得了S*ST天發原第一大股東天發集團手中的25.99%股權,將殼資源收入囊中。
接下來,為了避免S*ST天發連續4年虧損而退市,舜元企發與第二大股東金馬集團共同出資,通過荊州市人民政府以財政補貼形式給予S*ST天發財政補貼資金1.9億元;同時,舜元企發通過拍賣方式以1000萬元價款取得天發大樓,并無償贈與S*ST天發。
一番操作后,S*ST天發在2007年實現了盈利。
接下來的2009年、2010年、2012年,舜元企發先后3次推動S*ST天發股改,試圖為殼資源注入經營性資產,但由于未獲流通股東認可等原因,三次股改方案均“流產”。
按照當時的監管規定,S*ST天發一度站在退市邊緣。據證監會向其下發的《退市風險監管函》:“深圳證券交易所將于2012年12月31日前對公司是否恢復上市做出審核。如你公司不能如期實現股改和重大資產重組,可能因不具備持續經營能力而被深交所終止上市?!?/p>
在時間窗口關閉之前,S*ST天發做了最后一搏,緊急向深交所提交恢復上市的補充材料,欲證明其具有持續經營能力。
最終,S*ST天發在2013年初驚險“過關”,獲準于2013年2月8日起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恢復上市交易。此時S*ST天發已經暫停上市約6年時間。
接下來,S*ST天發股票在2014年,終于迎來了自己的第四次股改,盈方微成功借殼上市。
盈方微曾先后貼上消費電子、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騰訊VR等多個概念標簽,是國產芯片市場中的一顆“明星”。
2010年1月27日,喬布斯帶著初代iPad在發布會上亮相。幾個月后,大洋彼岸的中國廠商們迅速推出了形態類似的平板電腦。
不過,當時漢王、愛國者等大部分國產平板的核心芯片都來自于英特爾等外國廠商。唯有國美在2010年12月發布的“飛觸二代”,用了一顆國產芯。
這顆芯片是大陸首款主頻達1 GHz的多媒體應用處理器,正是盈方微的第一款產品。
核心部件國產化的好處就是,“飛觸二代”定價僅為1499元起,比2000元左右的國產競品們性價比高了不少。
此時,距離盈方微成立僅有兩年。盈方微的創始人,一個是溫州商人陳志成,另一個則是曾任“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芯片核心研發人員的李興仁。
李興仁曾在采訪時分享,其在2007年萌生創業想法,“機緣巧合地遇到一個老板愿意投資”——也就是溫商陳志成。2008年1月,陳志成通過旗下企業碩穎數碼,與李興仁按照9:1的比例出資,創立了盈方微。
兩年后盈方微推出首款產品,正好趕上了國產平板的風口。
不過,首款產品推出后約兩年半的時間中,公司都沒有推出新品,期間全志科技、瑞芯微等企業搶占了絕大部分市場。
李興仁曾分析,研發滯后的原因是資金受限?;蛟S是為了緩解這一問題,盈方微開始謀劃借殼S*ST天發。
彼時,S*ST天發是深市僅剩的尚未實現“全流通”的企業,正處于股權分置改革的關鍵期,也成為盈方微借殼的最好契機。
通過以“捐贈資產對價+資本公積金轉增”方式,盈方微參與了S*ST天發股改,在2014年7月15日上市交易,上市公司原第一大股東舜元降為第二大股東。上市后,李興仁離開了盈方微,另起爐灶創辦了矽昌通信。
一位投資人士向市界點評道,盈方微可以說是吃到了“股改紅利”,上市流程相比IPO、正常借殼都簡單省事了不少。
具體的股改方式為,盈方微的母公司盈方微電子,將盈方微99.99%的股權和2億元現金贈與上市公司,用作全體非流通股東向流通股東支付股改的對價;上市公司以5.44億元資本公積金轉增5.44億股,其中向全體流通股股東轉增3.09億股、向盈方微電子轉增2.12億股、股改前第一大股東上海舜元企發等其他非流通股東轉增2348.8萬股。
上市前后,盈方微接連貼上了北斗、VR概念,一度成為最亮眼的IC設計明星。
2014年7月,盈方微先是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旗下的北京微電子研究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擬各自投入研發資源,合作研發北斗行業專用平板電腦等產品。
2015年11月,騰訊發布MiniStation微游戲機,同時宣布VR游戲生態戰略。盈方微正是Ministation 游戲機的芯片主要合作伙伴,因此被視為“騰訊VR生態鏈第一股”。
同期,盈方微股價也在上漲。2014年7月15日上市交易當天,公司開盤價為8.5元,到2015年6月份,盈方微盤中股價一度觸達歷史最高的24.18元。
不過,一片風光來得快去得也快。上漲的股價、美好的故事背后,盈方微的業績已經暗藏危機。
根據證監會2019年下發的《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盈方微在上市第一年的2015年虛增利潤2356.57萬元,占當期披露利潤總額的245.08%。
2017、2018、2019年,盈方微連續三年凈利潤為負。根據規定,公司股票從2020年4月7日起被暫停上市,股票簡稱也開始“披星戴帽”,變為*ST盈方。
接下來的兩年多時間里,*ST盈方的股價均定格在暫停上市前的2.25元。
同期,盈方微的領導層也在經歷變動。2017年,盈方微獨董、財務總監等7名董事會成員及高管辭任;2018年,盈方微董事長陳志成因涉嫌票據詐騙罪,被甘肅省公安廳執行逮捕,陳志成隨即辭去了公司董事長、董事等職。
種種風波下,曾經的國產芯片明星股深陷泥潭。直到上市公司殼資源的上一個擁有者舜元企發“出手”,盈方微才重新煥發出生機。
讓暫停上市的*ST盈方重新煥發生機,舜元企發及其實控人陳炎表前后花費了約一年的時間。
在2018年年報中,盈方微披露,其控股股東盈方微電子、實際控制人陳志成所持有的公司股權,均已被有關部門輪候凍結并陸續拍賣。
2019年9月,舜元企發在拍賣中競得了盈方微電子原持有8740.5萬股盈方微股票,其持股比例上市至14.7%,成為第一大股東。隨后舜元企管(舜元企發在2020年度更名為舜元企管)又在2020年4月競得400萬股份,持股比例上升為15.19%。
至今,盈方微仍處于無實控人、無控股股東狀態。
2020年6月,入主*ST盈方后不久,舜元企管就開始謀劃重大資產購買和出售,旨在置入盈利資產、剝離虧損業務,設法讓*ST盈方扭虧為盈。
其中,*ST盈方計劃收購電子元件分銷企業華信科的51%股權、World Style的51%股權;同時,*ST盈方以6.14萬元的價格,將處于停滯狀態的數據中心業務出售給紹興舜元,具體包括上市公司持有的岱堃科技100%股權、上市公司股東上海盈方微擁有的對岱堃科技及其子公司(美國盈方微)的1.03億元的債權。
2020年,*ST盈方完成了上述資產重組,公司順利實現了扭虧為盈。
2021年5月10日,也就是2020年報發布后十余天,*ST盈方會向深交所提交了公司股票恢復上市申請。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已經恢復上市,未來上市公司面臨的形勢仍然嚴峻,能否恢復昔日明星芯片股的“榮光”還是未知數。
重組完成后,電子元器件分銷成為了*ST盈方的營收支柱。
完成重組的2020年,公司芯片相關業務的營收占比降到了歷史最低:集成電路設計及銷售業務營收占比僅有0.26%,而電子元器件分銷及其他業務占比達到了99.74%。
作為對比,2017、2018、2019年,*ST盈方芯片類業務營收占比分別為37.38%、7.75%、97.20%。
在2022年半年度報告中,盈方微寫道:“公司現集中力量研發影像類SoC芯片,具體為2K分辨率智能終端SoC芯片和4K分辨率智能終端SoC芯片……計劃至2022年底,上述2K芯片將具備流片條件。”SoC芯片即系統級芯片,指的是一個有專用目標的集成電路,其中包含完整系統并有嵌入軟件的全部內容。
電子元器件分銷成為營收支柱的一個“副作用”是,*ST盈方的毛利率常年在7%~8%之間徘徊。而同期,曾在平板芯片市場與盈方微同臺競技的全志科技、瑞芯微等企業,毛利率約在30%~40%左右。
另一方面,扭虧為盈后,盈方微處于微利狀態,2021年歸母凈利潤僅為324萬元。或許是為了提升盈利水平,2021年4月份,公司曾發布定增草案,計劃收購華信科、World Style各自剩余的49%股權。
但是,根據2022年6月份公告顯示,由于“本次重大資產重組涉及的相關事項仍需進一步完善”,*ST盈方向證監會提交了中止資產重組的申請。
市界致電盈方微,詢問公司后續是否仍有資產重組規劃,截至發文暫未收到回復。不過無論如何,恢復上市后,如何提升盈利水平都將是擺在盈方微面前的一道題目。
除了芯片業務占比大幅下滑之外,還有投資者擔心:“缺席了資本市場兩年,也是芯片行情最好的兩年,盈方微的再出發有些生不逢時?!?/p>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