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倉庫管理中,往往把“數量多”作為衡量企業發展好的標桿,但在現代倉庫管理學中,則認為零庫存是最好的庫存管理。
為了更好地管理庫存,實現安全庫存量與成本之間的平衡,掌握有效的庫存管理方法非常重要。庫存管理方法有哪些?總的來看,倉儲企業往往采用以下五種方法:
1、準時生產制庫存管理方法(JIT) JIT作為一種先進的生產方式, 通過看板等工具的應用,保證了生產的同步化和均衡化,實行“適時、適量、適物”的生產,效果明顯。 看板管理是JIT生產方式中最獨特的部分,是JIT生產現場控制技術的核心,他將傳統生產過程中前道工序向后道工序送貨,改為后道工序根據“看板”向前道工序取貨。看板管理方法按照準時化生產的概念把后道工序看成用戶,只有當后道工序提出需求時,前道工序才允許生產,看板充當了傳遞指令的角色。 2、經濟批量法(EOQ) 經濟批量法是確定批量和生產間隔期時常用的一種以量定期方法,是指根據單位產品支付費用最小原則確定批量的方法,也是確定批量和生產間隔期時常用的一種以量定期方法。 (1)在一定時期內, 確知某項庫存的耗用量/銷售量,這一數量在分析期保持不變。 (2)每次訂貨成本固定不變。如訂購原材料所花費的定單費、接收驗貨費用等。 (3)單件庫存儲存成本固定不變,如倉庫保管費、保險費以及庫存資金占用的機會成本等。 (4)庫存能得到及時補充,因而不考慮保險庫存。 經濟批量法的應用是有一定限定條件的,或者說其應用有一個基本前提,那就是分析對象的使用或減少必須是均衡的。 3、ABC重點控制法 ABC重點控制法的基本點是:將企業的全部存貨分為A、B、C三類,管理時,對金額高的A類物資,作為重點加強管理與控制;B類物質按照通常的方法進行管理和控制;C類物資品種數量繁多,但價值不大,可以采用最簡便的方法加以管理和控制。 所謂“雙箱法”,就是將某項庫存物資分裝兩個貨箱,第一箱的庫存量是達到訂貨點的耗用量,當第一箱用完時,就意味著必須馬上提出訂貨申請,以補充生產中已經領用和即將領用的部分。 4、再訂貨點庫存法 再訂貨點是用來明確啟動補給訂貨策略時的貨品單位數。一旦存貨量低于再訂貨點即補給訂貨。當需求量或完成周期存在不確定性的時候,須使用合適的安全庫存來緩沖或補償不確定因素。 再訂貨點=采購提前期消耗量+安全庫存。 企業為了保證生產經營活動的順利進行,必須提前若干天數購入存貨,提前的天數就是訂貨提前期。一般情況下,訂貨提前期應等于交貨天數。提前進貨的條件下,企業再次發出訂貨單時尚有存貨的庫存量,就是再訂貨點。一般情況下,在考慮到保險庫存時,再訂貨點(R)的數量應等于交貨時間(L)與平均每日需求量(d)之積再加上保險儲備量(B)。 再訂貨點模型的表達式為:R= d x L + B 5、庫存盤點實踐法 查清實際庫存量是否與系統相符; 查明存貨發生盈虧的真正原因; 查明庫存貨物的質量情況; 查明有無超過儲存期限的存貨。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