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自拍已經out了,無人機自拍才夠in。當比爾·蓋茨開始玩無人機,一個瘋狂的市場儼然已經形成。
2014年4月,民用無人機制造商億航獲得來自樂博資本楊寧的天使投資,5月正式發布首款作品Ghost,11月10日在Indiego發起Ghost無人機海外眾籌項目,眾籌金額超過60萬美元。12月,來自著名風險投資商GGV資本(曾投資過阿里巴巴、優酷土豆、去哪兒等)的1000萬美元A輪融資到位,一年時間不到,這個由中美無人機愛好者共同創立、僅有一款產品且尚未出貨的公司估值翻了25倍。
怎樣的預期才能催生如此快速的成長?GGV押注億航,看中的是其方向—讓聚焦于專業人群的飛行器飛入到普惠的大眾級市場。目標究竟能否實現,沒有人能在此刻給出答案,同樣沒有人知道,無人機到底能夠支持它飛多遠、飛多高。
無人機消費已火
此前一直囿于軍事概念范疇的無人機,在微電機等技術進步的推力下,逐漸滲透進大眾生活。在熱播的親子節目《爸爸去哪兒》中,不時閃過低空飛行進行拍攝的無人機身影。而順豐無人機的測試也曾引起一片驚嘆。
過去幾年,主推小型航拍無人機的深圳大疆創新科技公司,就呈現出爆發式的業績增長。其2006年起步時僅有3名創始人,2013年末已經霸氣到給員工發10輛奔馳當年終獎。大疆創新的一大秘訣是產品的迭代能力非常強,2013年初推出的Phantom1定價1000美元,迅速成為明星產品。此后,Phantom2、vision+等升級版本陸續推出。2014年11月,大疆推出新一代航拍機Inspire1,被媒體稱為“迄今為止最酷的無人機”,與此同時,此前定價為1000美元的Phantom1已迅速降價至479美元。這種推陳出新的節奏和定價策略與蘋果推產品如出一轍,而航拍機的一大特色是無人機內搭配相機,通過手機App實現對飛機的遙控,并且所拍視頻可實時回傳。
在大疆的發展歷程中,GoPro(GPRO.NSDQ)的出現是一大契機,其相機具備防水防抖的高清穩定質素,天生適合拍攝各類極限運動,如綁在帆船桅桿或是降落傘上。而大疆則將GoPro相機搭載在了自己的無人機上。
這本是GoPro的生意,該公司生產的重量僅為85克的攝像機,已被廣泛安裝在各個廠商的無人機產品中。然而,最新的Inspire1機型中,大疆已經用上了自行研發生產的攝像頭。另一方面,GoPro也宣布將在2015年下半年正式銷售無人機。這兩家曾經的供應商與客戶,開始互相爭搶對方的領域了。GoPro推出的無人機將會采用“多螺旋直升機”設計(multi-rotor helicopter),并配有高清攝像頭,售價預計在500-1000美元之間。
作為一家已上市的知名消費電子公司,GoPro轉行做無人機,從一定程度上證明了這一市場已進入主流消費領域,并具有廣闊的前景。據美國消費電子協會的最新預測,2015年,全球民用無人機有望售出40萬架,市場規模預計會比去年增長55%。中信建投證券也在研究報告中指出,雖然當前國內民用無人機的市場規模并不大,但用途廣泛,復合增長率遠高于軍用無人機,未來10年的需求將由2013年0.5億美元增至2022年2.8億美元,年復合增長21%。
小型無人機制造商,正是這股需求爆發的最大贏家。法國電子產品商ParrotSA在2010年推出了售價為300美元的消費級無人機產品,2014年三季度其無人機銷售額就已達到了2420萬美元,同比增長38%。已占據全球小型無人機50%以上市場份額的大疆,產品和方案遠銷至美國和以色列,80%的收入來自海外市場,其官網也傲嬌地使用全英文說明。其銷售額在2010-2012年間累計增長79倍,未來年產值有望過百億元。
目前,A股市場也有一些公司開始涉足無人機領域,如以無線鍵盤鼠標起家的雷柏科技(002577),在和零度智能科技公司合作后,2015年初推出第一款消費級無人機。而傳統行業中的摩托車霸主宗申動力(001696),同樣將無人機視作轉型契機,目前其已試制出了無人機的工程樣機。
無人機+?=未來
航拍似乎是消費級無人機的共同切入點。熱愛電子消費的個人玩家已從微型無人機自拍中找到了無限樂趣,極客圈子的新時尚無人機自拍dronie迅速取代了自拍selfie。據大疆創新創始人王滔介紹,生平不用蘋果的蓋茨也購買了人生中第一部iPhone和iPad,只為配合玩大疆無人機。但除了拍照,無人機還能做什么(附表)?
由YCombinator孵化出的初創公司Airwave,就利用無人機技術來保護珍稀動物免遭偷獵者毒手。搭載Airwave的自動飛行平臺與控制軟件的無人機,可以取代此前在自然保護區普遍使用的吉普車及小型飛機,執行包括巡邏在內的各項任務。基于“會飛的相機”這一特點,大疆創新也已極大拓展了產品可應用的領域:電影、農業、地產、新聞、消防、救援、能源、遙感測繪、野生動物保護等,并計劃融入個人電子消費市場。
炫酷的無人機概念,實打實的收益與增長空間,更融合了智能快消硬件的特質,創投已對無人機領域燃起了濃厚興趣。由《連線》前主編安德森創立的3DRobotics,被視為大疆的主要競爭對手,在2012年12月、2013年9月連續收獲兩輪融資,金額高達3500萬美元。
國內創投同樣對無人機概念青睞有加。億航估值的快速增長就是個典型代表。成立于2012年的無人機制造商極飛科技,兩年后即收獲2000萬美元的注資。創投的急迫和估值的大膽或許是對錯失大疆的彌補。對于收入和利潤連年翻番式增長的大疆創新,其成立之初的高估值嚇跑了很多投資者,如今當然是排隊都入股無門了。在最新進行的B輪融資中,大疆創新正與著名創投紅杉資本進行接觸,據傳其整體估值已高達100億元。
理想派的物流革命
理想派對于無人機,有著另一番解讀和憧憬。從驛馬快信到郵政系統再到隔夜送達的聯邦快遞,每一次改變,都極大地重塑了人類生活和商業效率。如果再往前一步,未來貨物能在數分鐘內送達,將對世界產生何種沖擊?
這是GoogleX實驗室試圖修正運輸系統時的初衷,兩年后,被命名為ProjectWing的自助飛行器方案在2014年開發出試驗用機型,截至當年8月已成功試飛30余次,在澳大利亞出色完成了將狗糧送達指定人手中的任務。
收購了數家機器人公司,并積極研發自動駕駛技術,谷歌在無人機領域秘密布局并不令人意外,它也不是唯一有此想法的巨頭。2013年亞馬遜宣布將開發名為“PrimeAir”的無人機送貨項目,目標是讓顧客在下單30分鐘后在家門口收到無人機投遞的包裹。盡管受到技術限制及航空監管等因素,目前還只能小范圍測試,但亞馬遜首席執行官貝佐斯表示,4-5年后PrimeAir有望投入正式運營,取代現有的物流系統。
無人機能不能改變物流業的未來?在這點上,美國最大貨運快遞公司UPS表示,已和無人機廠商有過接觸,正在進行用無人機將包裹從機場運到同城分揀中心的測試。而德國郵政敦豪集團DHL先走了一步,在獲得德國航空管理部門與交通部門許可之后,DHL已嘗試在劃定范圍內,用無人機往偏遠區域運輸藥物及緊急的包裹。
一眾科技巨頭也興致勃勃加入這個尋夢者的隊伍,Facebook正在公司內部積極打造一支無人機及其他飛行設備的研發團隊,并以20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英國一家太陽能無人機制造商Ascenta,計劃利用衛星和無人機項目實現全球范圍內的網絡連接。
壁壘何在?
相對已經實現盈利的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理想派們的未來似乎更遙遠了一些。要想實現無人機送貨,技術壁壘與監管壓力是兩大難題。
消費級無人機的續航時間還很短,且活動范圍在人的視野之內,受到近距離控制。而物流領域所研發的無人機,不僅需要承載一定重量的包裹,還要獨自飛行更長的距離,也需要學習持續避開障礙物的飛行能力,如果大規模使用無人機送貨,還需要系統化地設計空中路線,并考慮途中可能發生的種種意外。在最近的一次電子消費展上,英特爾投資的無人機性能讓人眼前一亮,當人走向無人機時,無人機會自動避讓,而不是依靠領航員的手動操縱往后退。
監管是更大的難題。天空的秩序不容挑戰,而無人機“黑飛”帶來的安全問題已引起關注。2014年末,中國空軍就在北京機場附近攔截并擊落了一架無人機,事后查明,該事件為北京一家科技公司組織的“黑飛”航拍,既未向民航部門申報任務,也未向北空申請飛行計劃,屬擅自違規飛行,并導致多架次民航飛機避讓、延誤,當事人被以“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起訴。而美國聯邦航空局則表示,它將在可預見的未來禁止全自動無人機飛行—即便是在商用無人機禁令解除以后也是如此。在此前發布的有關無人機整合的5年路線圖顯示,每一架無人機都需要配一名領航員,僅這一項成本都會讓無人機的配送成本大大提高。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