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煤炭戰略儲備基地的建設步伐在近一個時期明顯加快。8月中旬,國家發改委委托國內煤炭巨頭神華集團啟動煤炭儲備試點,開建十大煤炭儲備基地。稍早前的6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部把一份國家煤炭儲備體系方案上交國務院。
上溯6年,煤炭工業協會曾于2003年年底建議盡快建立國家煤炭資源戰略儲備制度。
數據顯示,中國70%的電力供應來自燃煤電廠。作為世界最大的煤炭生產和消費國,煤炭的有效供給是解決國內日益嚴重的能源安全問題的重要途徑,建立國家煤炭戰略儲備體系可謂有效供給的有力保障。
而在地方政府層面,結合壯大當地煤產業和物流運輸業等原因,煤炭儲備基地建設其實已經積極展開,譬如山東龍口、河北曹妃甸、安徽蕪湖等地都在嘗試建設煤炭儲備中心。
各地煤儲基地建設啟動
河北省曹妃甸的目標是建設首個國家級大型儲備基地。據悉,開灤集團準備投資20億元在曹妃甸建設規模5000萬噸的國家級煤炭儲配基地,目前已在進行可行性報告的調研。
該基地將采用商業化模式運作,在實現煤炭儲備的同時,配套建設數字化配煤基地,并通過配煤業務實現增值。專家表示,國家級煤炭儲備基地之所以選址曹妃甸,是因為曹妃甸港連接大秦線,可以將山西、內蒙古的煤炭運輸到港口;當出現南方需要緊急調集煤炭的情況時,可以從曹妃甸港經海運送到南方。同樣,秦皇島港也可在試點成功之后進行改造。試點中的曹妃甸港總設計煤炭下水能力為每年2億噸,目前第一期5000萬噸煤炭碼頭剛剛竣工,2009年準備投入運行。
在湖北省,煤炭儲備基地的建設規劃被稱為”52111“方案。這幾個數字的意思分別是,建設枝城和陽邏兩個煤炭儲配基地,建立年吞吐5000萬噸的大型煤炭中轉集散地和年生產能力達2000萬噸商品煤的儲配工業基地;通過對外戰略投資,以資本為紐帶在主要產煤省建立年供應量1000萬噸的煤炭資源基地;通過戰略裝車點的投資,實現年發運量1000萬噸煤炭資源的運力保障,構建在產煤地的煤炭資源集散平臺;通過長江黃金水道,在四川、重慶、貴州等省市形成1000萬噸水上來煤的集中采購。
在山東省,首個煤炭儲備基地于龍口市開工,這是2009年該市一號重點工程。龍口港是山東省重要港口之一,近岸淺海海底已發現儲量約14億噸的大煤田。龍口煤炭儲備配送基地項目一期工程投資5.3億元,近期年目標儲備銷售煤炭將達1000萬噸,遠期目標達到5000萬噸的規模。基地全部建成后,可基本保障膠東半島一半以上的用煤量,并成為構筑山東省能源安全保障體系的重要一環。按照規劃,”十一五“期間龍口港將建成國家區域性煤炭分銷中心。
在這些煤炭儲備基地當中,最受關注的是,中國神華受國家發改委委托,將在全國范圍內建設十個煤炭儲備基地,并已于近期啟動前期工作。這十大煤炭儲備基地將作為國家煤炭儲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定位為國家支持下的商業儲備基地:由神華出資建設,而國家出臺配套優惠政策給予支持。神華已派出多個工作組赴全國各地調研,啟動選址工作,預期十大儲備基地將主要布局在沿海沿江地區,而每個基地規模將控制在1000萬~2000萬噸,選址完成后再報國家發改委審批。
煤儲體系對煤炭物流意義重大
煤炭儲備基地的建設,在國外是有先例的。在大多數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如美國、日本、德國和法國等國多年前便根據自己的能源結構,建立了煤炭儲備體系。據專家介紹,我國煤炭戰略儲備體系將實行國家、區域、地方三級儲備基地。其中,國家級煤炭儲備基地負責對特大型燃煤企業供煤,對區域煤炭儲備基地中轉供煤。
區域煤炭儲備中心主要設在南方沿海和沿江地區,如湖北枝城、漢陽等重點長江港口,可以有效保障湘、鄂、贛、浙、滬等煤炭消費大省市的煤炭能源安全。
通過煤炭儲備體系的建設,在煤炭供應處于緊急狀況時,可以動用儲備煤炭,嚇阻囤積者,平抑價格,穩定市場。同時,煤炭儲備體系的建設也能有效地改善煤炭短缺周期發生的常態對經濟發展的不利影響。例如,減少煤炭開采過程中出現的浪費現象。造成這一情況的原因是,當煤炭供應緊張之時,煤礦開足馬力生產,既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也容易造成開采過程中出現嚴重的浪費現象。從配煤這個角度來講,集中配煤將有效地提高煤炭的使用效率,因為小規模配煤不僅成本高,配煤的效果也不好。
從煤炭物流產業來講,煤炭儲配基地模式的建立將有助于推動煤炭物流產業升級。中國煤炭運銷協會顧問武承厚認為,建立煤炭資源戰略儲備體系應當從機制上做文章。比方說,將煤炭戰略儲備納入到物流體系,使這種儲備成為一種動態。當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發生時,煤炭儲備可以緩解鐵路等運力瓶頸對煤炭的制約。處在動態儲備中,恰好能使煤炭從生產到流通到消費的各個環節流暢銜接,實現戰略儲備的意圖。這就突顯出建設煤炭物流體系的重要性。
物流產業目前已經成為國家產業振興的一個行業。煤炭物流有三個節點:采購、儲備和配送。這三個節點都還要加強建設。從戰略意義上講,煤炭儲備體系應該納入國家的物流儲備行業,煤炭大宗物資的物流行業。從以下五個方面來看,煤炭儲備體系建設將會對煤炭物流產生重大影響:
首先,增加了煤炭物流的常量。因為國家煤炭資源儲備體系的建立,煤炭物流產業增加了物流量。
其次,大型的煤炭企業因為參與了國家煤炭資源儲備體系的建立,所以,對他們來說,存在這樣一個機會,建立起儲備、運輸和銷售為一體的大型煤炭物流基地。這會對煤炭產業格局產生影響。
第三,煤炭儲備基地建成之后,戰略儲備煤炭的更新就成為常態物流模式,較之現在的煤炭物流業,增加了物流需求。
第四,一旦出現煤炭安全緊急狀況,比如說2008年初的南方雪災,雪災發生地附近的物流企業,就有了較為便利的條件,承擔起戰略儲備煤炭的運輸,從而緩解因風雪阻滯煤炭運輸的困境。
第五,對煤炭物流科技而言,戰略儲備煤炭就產生這樣一個需求,如何對煤炭進行更好的保存?這對煤炭物流科技的促進將會有極大的作用。
國家已經著手煤炭基地建設等相關工作,與煤炭儲備相關的制度建設也將逐步完善。有專家認為,相關制度包括建立國家煤炭戰略儲備基金、建立國家煤炭戰略儲備管理機構、建立與國際接軌的煤炭資源評價和管理體系、建立國家煤炭戰略儲備激勵機制等多方面內容。這些制度的建設同樣也會促進煤炭物流產業的發展。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