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稱,擁有EMS品牌的中國郵政集團開始在醫改焦點省份安徽試點醫藥物流配送項目,這是中國郵政的醫藥物流配送業務自去年年底在寧夏、甘肅和內蒙古三省區試點以來,第一次在物流市場化程度較高的東部地區開展。而且今后有繼續推廣到其他省的準備。
有業內人士表示,中國郵政集團本身并不具備醫藥配送的相關硬件條件和資質,這或在短期內成為其在全國推廣業務的短板。但中國郵政的網絡優勢,目前國內無人能望其項背,尤其是在農村地區,一些配送巨頭也無法企及。一旦合乎條件的配送中心和郵政現有網絡對接成功,后發優勢相當之大,這個也是同行所忌憚的。
中郵“覬覦”醫藥物流已久
根據郵政系統相關人士提供的資料,其實早在2006年,中國郵政就已經進入醫藥物流配送行業。當時寧夏第一個實施了以省為單位、以政府為主導的醫療機構藥品統一招標、統一價格、統一配送的“三統一”政策。其中,藥品配送是由寧夏郵政中郵物流公司和寧夏醫藥集團總公司指定承擔。據透露,當時寧夏郵政公司獲得了全自治區范圍40%以上的藥品配送資格。
值得注意的是,寧夏郵政中郵物流公司是在2007年,也即是開展醫藥物流配送業務之后的第二年才取得GSP認證證書,也就是說是在接近一年的時間里,中國郵政在寧夏的醫藥配送似乎有“無證經營”之嫌。而記者在向藥監局相關人士詢問時,得到的是語焉不詳的答復。另外,有不愿具名的寧夏醫藥企業人士稱,至少在開頭兩年的歲月里,寧夏郵政的醫藥配送服務質量“實在是不怎么樣”。
西部試點“錢”景可期
中國郵政在寧夏開展的醫藥物流配送,盡管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足,但經過若干年的運營,一方面服務質量有所提升,另一方面,中國郵政也因此而積累了大量寶貴的經驗教訓。更為重要的是,根據中國郵政的公開資料顯示,寧夏郵政藥品配送得到了政府高層的肯定。
在寧夏之后,中國郵政分別在2011年的8月和11月分別在內蒙古和甘肅再度開展醫藥物流配送試點。其中,在內蒙古仍然是采用類似寧夏那樣由內蒙古郵政獨立操作的模式。而在甘肅省采取的是由省郵政局和民營資本合資成立公司(隴郵醫藥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在內部人士看來,后者的前景似乎相當光明。
根據中國郵政的有關資料顯示,甘肅隴郵醫藥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于2011年7月14日正式成立,并于2011年9月17日通過了甘肅省藥監局頒發的藥品經營許可證和GSP證書,已形成了遍布全省城鄉的醫藥配送專網。
隴郵醫藥物流的總經理楊金山透露,他們已于去年11月1日開始在全省配送基本藥物,并爭取在今年能夠參與普通藥物的配送。據稱,隴郵醫藥物流現在是甘肅配額最大的醫藥公司,超過國藥甘肅公司和本地企業聯盟。有業內人士估計,若隴郵醫藥物流能取得甘肅省內全部藥品的配送資格,其銷售額可能會達到20億元之上。
硬軟件建設非朝夕之功
有郵政系統內部人士透露,中國郵政在西部地區的醫藥配送開展得如火如荼的同時,目前也已經在安徽開展試點,或許這將成為未來中國郵政涉足東部乃至全國市場的跳板。有分析人士指出,與西部地區的醫藥配送相比,東部地區可能帶來的利潤要高得多,但高收益也伴隨著高風險,東部地區的醫藥配送市場更加復雜,有鑒于此,需要在東部地區也找個經濟發達程度相對較低同時市場競爭沒那么激烈的省份先行試點。
對于中國郵政進軍醫藥物流配送,有國藥物流內部人士向記者坦言,中國郵政的網絡優勢,目前國內無人能望其項背,尤其是在農村地區,像國藥、九州通這種網絡已經達到基本覆蓋全國的公司,有時候在有些地區還是得與中國郵政合作才能完成配送業務。另外,各地郵政與當地政府之間的良好互動,也是其他公司所無法復制的。
同濟堂制藥OTC總監張賓對記者表示,郵政把醫藥物流配送推向全國,難度非常大。僅僅從網絡、站點、配送能力等方面來說,郵政可能是全國實力最強的配送企業。但是,郵政并不具備配送醫藥的資質。藥品是特殊商品,從事醫藥商業經營的企業需要獲取兩個證明:藥品經營許可證和第三方醫藥物流配送資格證。
上述國藥內部人士坦言,除了缺乏相應的資質外,中國郵政計劃在全國開展醫藥物流配送,硬件軟件的建設也非朝夕之功,因此短期內不大可能給國藥、九州通等現有配送巨頭在全國帶來多大的影響。不過一旦合乎條件的配送中心和郵政現有網絡對接成功,后發優勢相當之大,這個也是同行所忌憚的。
有醫藥行業投資人則認為,以中國郵政在寧夏和甘肅兩省區的運作來看,資質的取得并非難事,而且像網絡建設和醫藥供應鏈打造之類需要巨額投入的項目,中國郵政集團也有足夠的實力來應付。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