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旌陽區商貿物流業基本情況
我區區域總面積573平方公里,共轄11個鄉鎮、4個街道辦,現有總人口64萬人。近年我區商貿物流業得到長足發展,基本形成了三大物流園區,即:依托二重工業園區和108國道的千佛物流園區;以恒大裝飾建材城、恒大五金機電汽配城、恒大木材石材市場、富江物流配送中心、元豐農資物流配送中心等為核心的天元物流園區;緊臨108國道、寶成鐵路、成綿高速和即將建設的城際快線的黃許物流園區。2009年,全區完成生產總值 219.58億元,比上年增長13.35%,完成財政收入17.23億元,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1.40億元,比上年增長17%,全區農村人均純收入 6385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6320元。2009年底,全區有商業零售網點5000余個,各類專業市場8個,農貿市場25個,“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家店338個,國家級社區商業示范社區1個,省級社區商業示范社區1個,市級社區商業示范社區2個,第三方物流企業21家。
二、旌陽區發展商貿物流業的機遇與挑戰
(一)機遇
1、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網絡。旌陽區是德陽市唯一的市轄區,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商貿等服務業發展歷史悠久,德陽市城市商業中心規劃范圍絕大部分地處旌陽區,這無疑為旌陽區發展現代物流業提供了歷史性機遇;我區地處成-德-綿經濟圈中心區域,距成都59公里,距綿陽59公里,不僅有成綿高速、108國道、川陜公路、寶成鐵路等從我區經過,我區又地處德陽市市區,周邊有綿竹、什邡、羅江、中江等市縣,輻射力強,帶動作用大,轄區內四通八達的公路,為我區物流業和專業市場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2、雄厚的產業基礎和廣闊的市場前景。二重、東電、東汽等大型重裝企業都落戶在旌陽區,機械制造、電線電纜、天然氣化工、食品加工、電子信息等骨干行業相對發達。與之配套的商貿物流業迅速發展,且市場前景十分廣闊。經過歷年來的發展和積累,我區已經具備大力發展專業市場和現代物流業的產業基礎。
3、準確的市場定位和宏偉的發展藍圖。旌陽區建設“一中心三片區”商業中心和天元“旌西千億經濟園區”、黃許物流園區將形成規模效應,呈現產業集群發展的態勢。
4、難得的重建機遇和優惠的政策扶持。“5.12”汶川大地震后,全區商貿物流基礎設施在災后恢復重建中進一步改造、完善;區委區政府還制定了《加快商貿流通業發展的意見》,并每年安排300萬元商貿流通業發展專項資金,用于鼓勵商貿物流業的發展。
(二)挑戰
1、商貿物流業規模還比較小,經濟效益也比較差,企業規模小,服務功能單一。
旌陽區物流企業員工數達千人以上的的物流企業只有1家,占地面積到一萬平方米的物流企業只有1家,2009年營業額達均在一億元以下。服務功能主要以道路貨物運輸為主,專業倉儲、運輸代理、保稅、通關等服務功能較少。
2.企業信息化程度低
旌陽區物流企業的物流信息平臺建設相對滯后。旌陽區物流企業的信息化整體水平不高,并且企業間的信息交流和合作極少。
3.企業的基礎設施落后,物流效率低下
從運輸方面看,物流企業僅擁有一些單一的運輸手段,重復、對流運輸比率較高,貨運汽車空駛率高達37%,返空現象嚴重。
4.企業缺乏專業的物流人才
物流作為一種新型的管理技術,涉及的領域極其廣泛,這就要求物流管理人員不但要熟悉整個工藝流程,而且要精通物流管理技術、掌握企業內物流以及向外延伸的整條供應鏈的管理等綜合知識。但旌陽區具備綜合物流知識的管理和技術人才嚴重缺乏,不能滿足企業物流現代化的需要。
5.面臨成都、綿陽等周邊城市經濟快速發展的挑戰
成都、綿陽等周邊城市經濟發展時間較長,經濟實力雄厚,與我區經濟發展區有較大重疊,對我區商貿物流業有較大的沖擊力。
三、加快發展商貿物流業的對策
按照區委、區政府關于“大市場、大流通”和“建設現代服務業發展先導區”的總體思路,商貿流通業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發展的重點必須牢牢堅持提高對外開放和招商引資水平,逐步建立和完善城鄉市場流通體系,實施項目帶動戰略,積極擴大城鄉生產生活消費,大力扶持發展現代服務業。
(一)科學規劃,合理布局
全區商貿流通業發展的思路是按照繁榮市場,配套工業、服務城鄉、活躍生活的方針,構筑“一個中心(老城區)、三個新區(天元工業集中發展區、黃河新區、黃許物流園區)、三個走廊(沿山公路、德茂路、廣黃路)、四個重鎮(孝泉、黃許、德新、孝感)”的現代商貿物流業發展新格局,做旺人氣、商氣、財氣,著力打造現代服務業先導區。
(二)規劃和建立健全旌陽區商貿物流業發展項目和相關基礎配套設施
通過分析旌陽區物流發展現狀,未來的物流需求,結合當地的用地情況及其它相關因素,確定旌陽區物流節點的總體布局為“一物流園區、二配送中心”,即黃許物流園區、天元配送中心、千佛配送中心。以通過建立物流園區和配送中心,創造基礎配套設施,滿足旌陽區物流發展的需要,支撐德陽市物流的發展。
(三)強化商貿理念,切實增強對“大市場、大流通”戰略的認識
我區的商貿流通業近10年來發展勢頭強勁,它不僅影響到人民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而且相應帶動了整個區域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改善。
一是要充分認識加快發展商貿流通業在我區的重大意義。真正樹立“大市場、大流通”的思想,摒棄重農輕商、重工輕商的傳統偏見,按照“建設大市場、發展大物流”的要求超前謀劃,加快發展商貿物流業,注重提高商貿物流在三產結構中的比重,使商貿物流業成為全區經濟的主導產業之一,成為我區經濟發展的一個新的增長點。
二是要把促進商貿物流業的發展作為建設經濟強區和“現代服務業發展先導區”的主要手段。我區商貿物流業目前資源優勢比較明顯,只要注重整合,必將會產生很大的滾動效應。
三是要加強領導。區委、區政府成立全區商貿物流業發展領導小組,統一協調和指導全區商貿物流業的發展,充分發揮規劃、調控、管理和監督的作用,同時要明確各部門在推進商貿物流業發展中的具體責任,并列入綜合考核內容,使各部門都有目標、有責任、有壓力、有動力。
(四)科學合理規劃,確保商貿物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一是強化全區商業網點規劃的執行力度,科學合理布局商貿基礎設施和商業網點,加快建設特色農產品交易市場,完善集鎮農副產品專業市場,提升特色餐飲服務市場,建設土地、勞動力和技術等生產要素市場,努力規劃建成貫通城鄉、內外結合、功能完備、結構合理的現代市場體系。
二是盡快出臺相關落實商業網點規劃和建設的管理辦法,建立健全市場準入規則,制定商貿物流管理標準,著重指導重要特色商業區發展和形成商業組合優勢,實現合理空間布局和提升資源利用效率的目標。
三是建立商業網點、商品交易市場用地預留制度。國土、規劃部門對規劃確定的商業網點、商品交易市場用地,如暫不具備建設條件的,實行限定期限預留制度,待條件成熟再投放市場。
四是盡快完成物流業發展規劃的編制工作。旌陽區物流業發展規劃已委托西南交通大學物流學院正在制作。
(五)搶抓機遇,加快建設步伐,實現商貿物流業跨越式發展
一是充分利用好災后恢復重建的契機。旌陽區市場服務體系災后恢復重建項目253個。各級各部門要全力配合,加快市場服務體系災后恢復重建的步伐,盡快恢復和提升我區商貿服務水平。
二是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實現內外并舉。緊緊圍繞108國道、成綿高速公路和寶成鐵路打造商貿流通線,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擴大對外開放與交流合作,推進我區優勢資源、優勢企業與戰略投資者緊密對接,以存量資產換增量,以優勢資源引資金。積極爭取國家發展服務業引導資金和商貿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資金,配合成德綿城際快線德陽站和寶成鐵路貨運站建設、成綿高速公路復線建設、長江西路延伸線建設等有利時機,及早規劃建設與其相匹配的批發市場和物流園區,使其形成對外交流的窗口和商貿物流的平臺。要下大力氣引進境內外管理先進、資金雄厚的大型商貿連鎖企業進駐我區,同時要堅定的支持本土商貿企業的發展,重點要鼓勵發展批發業,大力開拓區外市場,特別是周邊市場,全面提高市場開拓水平和競爭能力。
三是引導支持現有零售、批發企業實行業內整合,擴大規模,提升競爭力和影響力,引入現代管理方式打造大型商貿物流企業,增強向外擴張能力。
四是繼續擴大城鄉連鎖覆蓋面。大力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新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絡”工程建設,以城區和中心鄉鎮為重點,打造農資配送和生活用品服務網絡,促進現代流通方式向農村延伸,強化農村商品配送中心的商品采購、儲存、加工、編配、調運、信息等功能,增加統一配送的商品品種,降低經營成本。推進“萬村千鄉”網絡與供銷、郵政、電信等網絡的結合,提高農家店的綜合服務功能。引導生產企業開發符合農民消費特點的產品,增加簡包裝、低成本、質量好的商品供給,進一步擴大農村消費,逐步改善農村消費環境。加快推進大型連鎖企業向城鄉社區延伸,發展城鄉社區連鎖經營,拓展城市連鎖領域。逐步以標準生鮮食品超市替代農貿市場,對城鄉集貿市場繼續實施升級改造,結合《四川省災區農貿市場建設標準》,新建或改造一批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加強冷藏保鮮、衛生、質量安全可追溯、檢驗檢測、物流等設施建設。積極推動“農超對接”,支持大型連鎖超市、農產品流通企業與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建立農產品直接采購基地,培育自有品牌,促進產銷銜接。
五是加快建設現代物流市場體系。對城南綜合市場、蒙山街市場、鼎虹市場、堰塘壩市場、玉泉綜合市場等進行全面升級改造;依托二重、東電、東汽等大型企業,在工農街道辦建設以東力鋼材爐料交易市場為主體的生產資料專業市場群;利用天元工業集中發展區“旌西千億經濟園區” 的區位優勢,積極引進和培育各類專業市場。以恒大建材城、恒大五金機電汽配城、恒大木材石材市場為主體,在天元工業集中區建設裝飾建材市場群;依托成綿高速、108國道和寶成鐵路等便利的交通條件在黃許規劃建設占地2000畝的黃許物流園區;同時結合黃河新區的開發建設,規劃建設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各鄉鎮結合自身特點,改造和新建一批集貿市場和專業市場。通過各類市場的建立,切實推進我區商貿物流業的快速發展。
六是積極穩妥地推進電子商務發展。開展電子商務應用的試點和示范工程,探索傳統產業與電子商務相結合的模式,營造有利于商貿物流業信息化和電子商務發展的良好環境。
(六)制定優惠政策,加大政府投入,打造“現代服務業發展先導區”
當前,制約商貿物流業發展的首要難題是設施和資金問題,為了加快建設發展的步伐,要牢牢把握并堅持誰投資、誰受益和市場化運作的原則,對公益設施和農貿市場建設,采取政府獨立投資或政府入股投資的辦法;對盈利性市場采取招商引資的辦法,但設施的規劃建設必須與城市建設一起通盤考慮,統籌安排,同步實施。要在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前提下,采取“一次規劃,分期建設,滾動發展”的思路,做到“建設一期,經營一期,滾動發展,綜合受益”,逐步提升市場人氣,有效緩解資金壓力,保證行業有序 健康發展。
一是建立項目專項資金,專項用于項目的規劃、包裝、推介等先期工作。在項目建設上力爭做到“兩手抓”,一手抓老設施的升級改造,一手抓新設施的建設填充,力爭通過今后幾年堅持不懈的努力,基本改變我區商貿物流設施落后的局面,初步形成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現代商貿物流體系,為建設“現代服務業發展先導區”,落實好區委、區政府戰略決策做出應有的貢獻。
二是積極落實區委、區政府《關于加快商貿流通業發展的意見》(德市旌委發〔2008〕18號),建立全區商貿流通發展專項促進資金,并盡快出臺鼓勵商貿流通業發展的具體實施細則,支持和鼓勵商貿流通為業發展。
(七)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培育高素質的商貿服務人員隊伍
1、適當增加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人員編制和經費,以保證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2、加強對商貿流通業管理人員尤其是高層管理人員進行有關現代流通理論與知識、規則以及國家有關法規政策等方面的學習培訓,使商貿流通業管理人員熟悉并掌握國際貿易規則,確保觀念、知識、思維等與時俱進,以適應對外開放以及現代商貿流通業發展的需要。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