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前,在北京的人民大會堂,中國商用車產銷量最大的企業--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福田汽車),攜手中國最大的柴油發動機生產制造企業--濰柴動力和德國BOSCH公司、奧地利AVL公司,簽署了"締結國際化戰略聯盟"的協議。就在這個中國汽車產業鏈一個新戰略聯盟誕生的簽字儀式上,福田汽車黨委書記、總經理王金玉首次正式提出這家企業用十年探索打造出的中國汽車自主創新全新模式--"集成知識,鏈合創新"。
而10年前,福田汽車在北京注冊成立的時候,沒有人會想到,它從零起步,連續八年擔當了中國輕型卡車業的王者;僅用八年,實現產銷汽車100萬輛,創造了中國汽車業的最快增長記錄;如今更成為擁有100%自主知識產權的民族品牌、產品包括卡車、客車全系列8個品牌、累計銷售超過150萬輛汽車的中國商用車第一品牌。
而創造了這一系列奇跡與發展速度的根源和動力便是福田汽車選擇的一條集成創新的道路,便是王金玉概括出的這8個字。
集成知識,形成最抗風險的知識資產
回顧福田汽車成長的軌跡,人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是一個會學習的企業,它發展的每一步都是集成知識、學習知識、運用知識的結果。
記者曾多次到福田汽車采訪,每次都會親身感受到他們濃厚的學習氛圍:總經理是學習的倡導者,每次出差帶走和帶回來最多的就是書。而從企業成立至今,每次重要的會議都會安排教授、專家進行講課,并把對知識的掌握納入對領導干部的績效考核。
在學習的過程中,福田汽車善于選擇對自己有用的知識來學習,他們幾乎到所有的國內外大的企業進行學習。最終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集成方式,提出了"業務管理學通用、作業管理學豐田"的"標桿學習"方式。
在研發投入上福田汽車更堪稱不遺余力,從2001年的1.7億元到去年的11.2億元,自主創新平均投入額達到了銷售收入的3.5%-4%,平均年增長率達到了153%,在行業處于領先地位。
集成知識,核心是人才。成立近10年來,有4000多名來自于全國著名企事業單位的管理、技術人才,來自清華、北大等國內高校的大中專畢業生加盟到福田汽車。同時,福田汽車將眼界放置全球,在全球市場尋找優秀的人才。如今,二十幾名來自美國、日本、德國、韓國的外籍專家已經融入到中國這家最大的商用車生產企業;曾在美歐汽車企業工作多年二十幾位"海歸"人才也通過投身福田繼續實現他們的價值。
40歲的美籍華人鄔學斌是底盤和剎車系統的專家,曾在通用、福特等汽車公司工作12年。2003年的2月,"福田的誠意最終打動"的他毅然投奔了福田。如今,他已是福田公司總設計師兼汽車工程研究院院長,是這個國家級技術中心里20多位"洋專家"和1000多名技術人員的"頭兒"。福田公司人力資源部的工作人員介紹, 鄔學斌和他的海歸團隊既是技術內行,又是管理的內行,他們的到來解決了由于文化理念和習慣的不同,造成的中方與"洋專家"的關系始終不好理順的問題,不但有效地整合了人才團隊,更使集成知識的過程更加高效。
福田汽車黨委副書記趙景光告訴記者:"福田汽車的集成知識,就是充分地整合、消化、吸收世界先進的戰略、技術、管理、運營、營銷、品牌、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知識,同時與之相關聯的全球人才集成、全球資源集成等方面,形成福田特有的知識資產,形成企業核心競爭力。"
鏈合創新 打通上下游產業鏈的集成創新
與"集成知識"一樣,"鏈合創新"的理念和實踐也同樣伴隨這福田汽車十年發展的歷程。
1996年8月28日,經北京市人民政府批準,由遍布全國13個省、市、自治區的100家法人企業(包括55家主機配套廠,45家經銷企業),共同發起成立了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這便是被中國汽車工業界傳為佳話"百家法人造福田"的故事。
時任北汽摩總經理、現任北京汽車工業控股集團、福田汽車董事長的安慶衡告訴記者,從創新的角度看,福田汽車的成立,遠遠超過一個股份公司的設立,她不止是一個公司的誕生,而是以產品和產權為紐帶,將供應商、經銷商緊密聯系在一起,形成了企業的價值鏈和鏈合創新的架構。
從1996年至今,近十年的成長歷程,福田汽車由最初的時代輕卡單一品牌發展到歐曼、歐V、歐馬可、風景、奧鈴、薩普、傳奇和時代等八個品牌,"鏈合創新"不僅貫穿于產業鏈,同時也貫穿在企業內部價值鏈運營的各個環節。
在研發方面,福田汽車廣泛地和國外科研機構合作,如福田和奧地利AVL公司、英國蓮花公司、日本MIM設計公司、美國.Motorola、日本韋斯通、美國伊頓等公司在技術領域有廣泛地合作;在供應鏈方面,和主要供應商組成同步開發體,就核心零部件聯合研發;在生產制造方面,福田汽車和日本中產聯合作積極推行TPS;在品牌管理方面,與德國奔馳公司簽署了商用車合作備忘錄,未來的合資公司將創造中國汽車工業一個創新合資模式--實施"雙品牌"戰略。
鄔學斌說。"企業的自主創新有投入,但更重要的是產出。我們要在最短的周期內和最低的投入下,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確保創新的高效率。福田汽車十年來自主創新投入近30億元,產生專利149項。"
據介紹,國際汽車公司一款車型的更新或升級換代一般要通過5-10年時間,而依靠鏈合創新,福田汽車將一款新車型或產品的升級換代縮短到3-5年時間。在過去的三年時間,福田汽車實現了8個品牌的全部升級換代。
戰略聯盟,參與國際競爭的新觀念
如今,已將"成為亞洲最大的商用車廠和全球最大的卡車制造商之一"確定為即定目標的福田汽車已經開始更明確、更系統地運用自己的創新發展理念。
王金玉認為,戰略聯盟就是市場競爭中集成知識和鏈合創新的具體體現,也是企業國際化競爭一種嶄新的戰略思維和經營觀念。
而福田汽車與濰柴、德國BOSCH、奧地利AVL公司的上個月確立的戰略聯盟是福田汽車在這一理念下的重要舉措。王金玉說,這個聯盟從集成知識的角度看來,不只是建立單純的產品聯盟和產業上下游間的聯合,這也是一種知識聯盟。她使福田汽車與聯盟伙伴更加致力于相互學習從而開發和創造新知識,特別是通過相互間專業能力的結合創造新的交叉知識,以更新核心能力和創造新的核心能力。
據記者了解,福田汽車與濰柴動力等企業簽署戰略聯盟近期將產生一個喜人的成果。裝載戰略聯盟聯合開發的產品--濰柴歐V動力的歐曼ETX重型卡車將應邀奔赴德國霍根海姆F1賽道與歐洲冠軍車隊MAN車隊進行聯合對抗賽賽。而歐曼ETX重型卡車和濰柴藍擎(歐V)動力作為對世界交通運輸領域有重大意義和代表的產品將被德國海德堡汽車科技博物館永久型收藏。
如今,自主創新已然成為福田汽車的"第二品牌",福田通過對世界資源的整合,不僅節省了資金,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咨詢中心主任徐長明認為,"福田汽車用最少的資產取得最大的成效。如果廣義地理解自主創新,這本身就有自主創新在里面,這就是管理創新和體制創新。"
依靠"集成知識,鏈合創新"的理念和模式,福田汽車確實創造了奇跡。在沒有國家投入的情況下,堅持自主創新,打破地區、行業、所有制和經營業態的局限,成長為一流國際化企業。并帶動了一批國產商用車,聯合創造了占世界市場60%的份額,保證了中國商用車自主品牌的主導地位。福田的"十一五"規劃提出,要在2010年實現年銷量超過100萬輛目標,成為全球最大商用車制造企業。而這種可以仿效的福田模式也為中國商用車自主創新引領新方向。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