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又一大動作。
3月4日,李嘉誠旗下公司長和發布公告,其宣布貝萊德牽頭的財團達成原則性協議,出售其全球港口業務核心資產,包括巴拿馬兩個港口的權益。
根據公告內容,長和擬向該財團全數出售持有的和記港口控股及和記港口集團控股股權,二者合計控制著和記港口集團80%的全球權益。
據悉,此次長和出售的資產覆蓋亞歐美洲23個國家的43個港口,涵蓋199個泊位及配套的智能碼頭管理系統、全球物流網絡等核心資源。
在公告中,長和集團還強調,其將保留中國香港、深圳及內地港口資產,包括鹽田國際、香港國際貨柜碼頭等戰略資產。
根據公告內容顯示,本次整體出售總企業價值為22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54億元)。長和稱,經調整少數股東權益及和記港口集團欠予長和若干股東貸款還款后,預期交易將為長和帶來超過19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78億元)現金所得款項。
本次交易完成后,以貝萊德為首的財團將實質控制全球約10.4%的集裝箱碼頭吞吐量,躋身全球三大港口運營商之列。
根據相關流程,本次交易還需通過包括歐盟、美國在內的12個司法管轄區的反壟斷審查,且需獲得長和特別股東大會批準,也就是說,這筆交易還存在不確定性。
實際上,從這筆交易來看,對于長和集團而言,實際上是一筆收獲頗豐的交易,本次交易完成之后,長和的資產負債率預計將會從23.6%降至18%以下。根據財報內容顯示,港口業務是長和集團旗下第三大主營業務,本次交易將會對長和股價帶來一定的提振作用。
該消息發布之后,長和集團高開高走,截至3月5日收盤,長和集團股價大漲近22%,成交金額超53億港元,最新市值重新站上1800億港元上方。
根據近期《福布斯》公布2025年度香港50大富豪榜顯示,長和系創辦人李嘉誠以身家373億美元蟬聯香港首富,該數據較去年估算的362億美元上漲約3%。
實際上,近幾年李嘉誠家族的“大動作”一直不斷。
早在2021年,長和宣布以100億歐元出售其在歐洲市場的電信基礎設施業務,包括英國、丹麥、愛爾蘭等六國的2.5萬個電訊發射塔資產和業務權益,買方為歐洲最大無線基站運營商、西班牙無線通信基礎設施運營商Cellnex Telecom。
為了方便出售,這筆交易被劃分為六項獨立交易,每個國家各占一項,其中奧地利、丹麥和愛爾蘭的發射塔資產已于 2020 年完成出售,意大利和瑞典的交易也于 2021 年完成,2022年,英國監管部門也有條件的通過這一筆交易。
除此之外,2022年李嘉誠家族還擬以150億英鎊的價格出售英國配電公司UK Power Networks,但最終時刻李嘉誠家族放棄了該筆交易,原因是該家族認為價格太低。實際上,若按照150億英鎊的價格出售,該筆交易也將獲得2倍以上的收益。
2023年年中長和發布公告稱,Three UK已經正式落實與沃達豐的合并。根據合并方案,合并方案顯示,沃達豐和長的這筆交易金額約為190億美元,合并完成后,該公司將會成為英國最大的移動通信運營商,擁有客戶將會超過2700萬人。合并完成之后,沃達豐將占有合并公司51%的股份,長和則擁有剩余49%的股份。
根據新華社消息,沃達豐和Three UK已于2024年12月5日獲得英國監管部門的批準,這筆交易預計在2025年中旬完成。
此次李嘉誠家族出售和記港口控股及和記港口集團控股股權,對于其生意整體而言,并不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當然,相較于生意問題,李嘉誠則更在乎家族財富的傳承問題,早在2023年中旬,李嘉誠就曾調整了長和系內各公司股權。他把私人持有的長和及長實部分股權,以及1.96億股郵儲銀行股份,調動至李嘉誠家族信托基金公司。
據悉,李嘉誠家族信托公司持有超20家上市公司,除長和、長實、長江基建、電能實業四大旗艦外,還包括TOM集團、匯賢產業等。據悉,長和、長實、長江基建、電能實業四家公司市值合計超過了5500億港元,若加上每年分紅、房產、珠寶,李嘉誠家族控制的資產規模超過了萬億。
為了保證經營的穩定性,家族信托掌握了長和系的控制權。該家族信托的所有權三分之一在李嘉誠手中,三分之二在其長子李澤鉅手中。李氏商業帝國,由李嘉誠家族信托基金控制,李澤鉅是掌舵人。
長和作為李嘉誠旗下的重要企業,其業務遍及世界各地和各個行業。在2015年6月長實和黃系重組后,長和承接了李嘉誠旗下的非地產業務,包括港口、零售、基建、電訊與數據等多元產業。
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兩年長和的表現并不算太好。從2021年至2023年,長和營收分別為2808.47億港元、2624.97億港元以及2755.75億;凈利潤則分別為334.84億港元、366.80億港元以及235.00億港元。
從財報來看,其營收凈利潤均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而股價表現也不理想,若從2020年算起,其五年內跌幅超過了20%。其間,長和進行了多次回購,但并未對股價起到提振作用。
根據其2024年中期業績顯示,長和報告期內營收為1364.51億港元,凈利潤為102.05億港元,其營收同比小幅增長,凈利潤則小幅下滑。
侃見財經認為,此次長和的出售,可以增厚公司的現金流。根據財報顯示,截至2024年中期6月30日,長和的資產總值為1.14萬億港元,其中現金及現金等值為1315.99億港元。長和這一筆交易所獲得的現金,無疑讓長和擁有了一定的想象空間。
該消息發布之后,長和大漲21.86%,漲幅創下了近年以來單日上漲紀錄。
對于該筆交易,里昂證券發布報告指出,長和擬出售旗下和記港口集團80%權益的交易出乎意料,預計將帶來超過190億美元現金,作價高于里昂對其估值43%,交易完成后,長和資產凈值將提升13%,并使其資產負債表轉為凈現金狀況。
里昂認為,該交易價格相當于13倍企業價值對EBITDA,高于行業平均水平(10倍)。里昂維持長和“跑贏大市”評級和61港元目標價,并認為即使交易完成,考慮到長和目前估值及資產負債表,向股東返還現金仍是合理選擇。
瑞銀則發布研報稱,截至去年6月,長和的凈債務為1380億港元或177億美元,190億美元的現金收益可能使該公司處于凈現金狀態,為再投資其他業務和/或股票回購提供充足的靈活性。
瑞銀認為,若這筆交易最終能落實,料將對股價產生非常積極的影響,因為190億美元的現金收益將超過當前市值,因該股估值僅為預測今年股價對賬面值的0.23倍,股價上漲潛力可能取決于可能向股東返還多少,該行正在等待管理層對收益用途的評論。因此,其繼續維持長和“中性”評級。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