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份,在美國號稱消費電子“春晚”的CES 2024上,出現的超4000家展商里,來自中國的企業多達1000多家。
其中,比較亮眼就包括中國的掃地機器人公司。
在掃地機器人市場中,銷售量一度占據全球市場第一的掃地機器人品牌是美國的iRobot。而現在,科沃斯市場份額很可能追上。
科沃斯創立于1998年,在中國掃地機器人市場約占四成份額,是國內第一大制造商。2022年,科沃斯在澳洲的市占率反超了iRobot。
在德國,追覓的市場份額也超過了iRobot。根據GFK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0月,追覓科技在德國市場取得銷售額市場份額第一的成績,市場份額達到33%。
除科沃斯外,在世界掃地機器人市場,中國初創企業崛起趨勢也非常明顯。
2014年成立的石頭科技向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銷售產品,它在世界市場所占份額居第三位。
2015年成立的追覓科技在中國國內市場所占份額居第五位,在打入歐美市場后,于2022年進入日本市場。
2016年成立的云鯨在2023年底的年底大促中,在韓國市場沖到了銷售額的第一名。
中國企業的優勢是,隨著國內市場的迅速成長與中等收入群體的擴大,能夠減輕家務負擔的掃地機器人逐漸普及,同時,通過進軍海外市場發揮量產效果。
除明顯的掃地機器人外,中國物流機器人企業也正在加大力度進軍日本市場。
日本媒體報道稱,在日本的物流行業,大型電商的倉庫一直以來都積極引進機器人。
中國企業浙江立鏢機器人正在探索在日本當地進行生產。浙江立鏢機器人經營的業務包括生產在倉庫內分揀商品的機器人,據悉,該公司已完成建廠地點考察。在日本,優衣庫等企業的倉庫里有超過4500臺立鏢機器人正在運轉。立鏢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夏慧玲表示,希望進一步面向食品和制藥企業推廣機器人,公司也將加快構建相關機制,以期迅速應對日本市場增長的需求。
中國海柔創新科技公司專注于生產搬運箱子的無人搬運車。過去3年,該公司已向日本交付165臺機器人,計劃從今年開始將年交付量提高到300臺。
另外,日本也已經引進了上海快倉智能科技公司的自動行走機器人系統。它可以將倉庫內部水平移動的機器人與垂直移動的機器人組合起來,將商品運送至貨架。
總部位于深圳的炬星科技公司計劃兩年后將面向日本市場的年出貨量提高至3000臺,是現有規模的10倍。日本一家物流中心去年夏天訂購了60臺炬星科技的機器人,成功地將雇員人數從90人減少至40人。
市場研究機構MIR數據顯示,繼2023第一季度國內工業機器人內資市場份額突破40%、外資市場份額首次跌破60%后,內資工業機器人企業市場份額還在攀升,2023年上半年達43.7%。
工業機器人20世紀50年代起隨著汽車生產而蓬勃,在歐美、日本等地迅速推廣。總部位于日本、歐洲的“四大家族”abb、發那科、庫卡和安川電機長期在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占主導地位。但在國內,國產機器人品牌已開始挑戰進口品牌的地位。
2022年上半年,MIR對國內工業機器人出貨量進行排行,前20名中,外資品牌占12席,前10名僅埃斯頓和匯川技術兩家內資廠商上榜,排第5、第7。至2023年上半年,埃夫特也擠進前10名,埃斯頓排名上升至第2,僅次于發那科。
國產品牌發展加速始于疫情期間,彼時外資品牌的供應鏈曾受影響,給予國產品牌窗口期。
2023年,我國外貿業務在全球環境的多重不利因素下面臨著較大的壓力,但是中國企業正憑借先進技術和合理價格爭奪全球市場份額。
從2011年到202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的交付量平均每年增長27%,遠高于全球(12%)和日本(6%)的增長速度。
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的數據,2022年,中國安裝的工業機器人超過29萬臺,是日本的6倍,美國的7倍,德國的12倍,法國的40倍。去年,僅中國安裝的新型工業機器人就占全球一半以上。目前,中國工廠有150多萬臺機器人在運行,是歐洲的兩倍,“中國正在引領全球工廠機器人化沖刺”。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