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頭溝洪災過后,管乾宏積極投入災后重建工作,沒完整休息過一天。
早上來公司布置好一天的派送工作;跟供貨商聯系,訂了一批智能快遞柜的配件;又奔赴門頭溝王平鎮的幾家快遞驛站勘查現場情況,商談修復事宜…
8月28日,管乾宏偷了一點點空,到城里參加了一場評選表彰會。因為日常工作中的優異表現和在抗洪救災中的突出貢獻,他被評選為第二屆北京“最美快遞員”。
管乾宏的故事,要從他與門頭溝的緣分說起。
管乾宏來自內蒙古,初中畢業后就來北京闖蕩,從干洗店的學徒工做起,干過很多行當,小小年紀就積累了豐富的人生閱歷。2016年,他接觸到快遞行業,成為一名快遞小哥,穿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干了幾年,管乾宏和朋友合伙承包了韻達快遞在門頭溝的業務,成為北京安通韻達代理有限公司的經理。
“門頭溝區跟北京其他城區有很大不同,這里98%面積是山區、平原只占2%,其中山區有7個鎮和1個街道,一共有144個自然村,最遠的鄉鎮離門頭溝城區直線距離約70多公里…”經營展開后,管乾宏發現,門頭溝區山區鄉鎮派送是個老大難——距離遠、件量分散、派送難、老百姓取件更難。
“這些村子的位置非常分散,快件沒法合在一趟車里,要分好幾趟車來送,這對快遞行業來說成本很高,也很難像城里一樣挨家挨戶送到門口?!边@種費力又不掙錢的活兒,許多公司“敬而遠之”,管乾宏決定試一試。
管乾宏在門頭溝區鋪設快遞驛站,跟一些小超市和飯館合作,在居民樓附近集中設點,收寄快遞。快遞驛站完成了最基本的末端服務,但管乾宏發現,便捷度還是不夠?!白≡诖謇锏睦洗鬆?、老大媽還是離得遠,為了取一趟快遞,要走三四公里的路。”管乾宏開始琢磨,怎么才能讓那些偏遠山區的住戶能夠便捷地收寄快遞,把“最后一公里”,變成“最后一百米”。
2019年,北京市郵政管理局開始推進快遞進村項目進度。管乾宏抓住這個機會,多次與王平鎮政府溝通:“我們可以像在城區那樣,在村里安裝幾組智能快遞柜,方便居民取件。如果不放心,可以先找幾個村子試點看看效果?!?/p>
在色樹墳鋪設設備的時候,一位老大爺得知他們正在安裝的是快遞柜,面露驚喜之色,“那可真是太好了。以前我們取快遞要到鎮上去,離著還有三四公里,我得騎個自行車,或者拉個小推車,你們要是能給送到這兒來,可是給我們解決了大難題了!”老大爺的話也打消了管乾宏之前的顧慮——看來村里的老人還是歡迎快遞柜的。至于有些老人不會操作的事兒,他也想到了,請村委會的人幫忙代取或者從旁指導,老人們取件難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試點的效果不錯。很快,他們就在王平鎮的8個點位鋪設了8組智能柜,輻射到王平鎮的20多個自然村,成為門頭溝區第一個快遞進村全覆蓋的試點工程。村民們都可以足不出村,收寄快遞了?!艾F在一天能有1500票左右的快件,也就是說,智能柜一天能幫1500多戶居民便捷取件?!边@個小目標的實現,讓管乾宏很受鼓舞。
一直在門頭溝經營業務,管乾宏和公司的70多名快遞小哥跟門頭溝產生了深厚的感情,他常跟快遞小哥們說:“門頭溝的居民就是我們的衣食父母?!?/p>
7月31日,北京市遭遇了歷史罕見特大暴雨。洪水退了,滿地都是厚厚的淤泥和垃圾,一片狼藉。沒有上級部門組織,也沒人指派任務,但管乾宏自己覺得,門頭溝是大家的第二故鄉,承載著大家的夢想,也應該為門頭溝做些什么。他帶領快遞小哥們購買了鐵鍬、掃帚、小推車,自發對城區大峪路口至雙峪路口段道路進行清淤排障。
淤泥堆積了三四十公分那么厚,管乾宏帶領著快遞小哥們揮鍬鏟泥。烈日炎炎,身上的衣服猶如水洗一般,緊緊地貼在皮膚上。奮戰了一天,終于將一公里路面內的淤泥清理干凈。路通了,快遞也復工了。
這時候,一部分快遞小哥去送件,管乾宏帶領另外17名小哥配合中國紅十字會和門頭溝區商務局對抗震救災物資現場進行發放工作。出庫、盤點、裝運…一箱一箱的礦泉水、面粉、方便面、應急帳篷等物資,最后由管乾宏帶隊運往受災最嚴重的雁翅鎮、王平鎮、清水鎮。
洪水過后,快遞驛站大都被沖毀,山上的快遞柜也受損。這些日子,管乾宏正忙著對快遞柜進行檢修。他說:“現在,門頭溝正在積極開展災后重建工作,快遞運輸行業,自然也是重要力量。請相信我們快遞小哥,我們一定會不辱使命,為門頭溝災后重建貢獻應有力量!”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