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城市物流用地供需結構性問題可能找到一條解決路徑。9月14日,自然資源部近日印發《關于開展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點擊查看全文),決定在北京等15個省(市)的43個城市開展為期4年的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低效用地再開發過程中,考慮將其轉變為物流用地是一個可行的選擇。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司主要負責人表示,長期以來,在一些城鎮和鄉村地區,包括城中村和老舊廠區,普遍存在存量建設用地布局散亂、利用粗放、用途不合理等問題。有的城中村人居環境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不足,有的產業用地容積率較低,投入和產出水平不高。
再開發滿足物流用地需求
低效用地是指在當前的土地利用中,沒有得到充分利用或者利用效率較低的土地。這些土地可能由于地理位置不佳、土地條件不適合或者規劃限制等原因,無法實現其最大潛力。低效用地通常指的是城市中的廢棄工廠、廢棄倉庫、空置土地等,這些土地可以通過重新規劃和開發,轉變為更有價值的用途,例如商業用地、住宅用地或者公共設施用地等。低效用地再開發是將未充分利用或利用效率低下的土地重新規劃和開發,轉變為更有價值的用途。物流用地的要求包括靠近交通樞紐、良好的交通連接性和充足的倉儲和停車設施等。因此,在低效用地再開發中,可以考慮將其規劃為物流園區或物流中心,以滿足物流業務的需求。
低效用地再開發與物流用地可以相互結合,實現土地的最大化利用和提高物流效率的目標。在城市規劃和土地利用中,低效用地的重新開發可以將其轉變為物流用地,從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經濟價值。通過合理規劃和布局,將物流用地與其他相關設施(如工業園區、商業中心等)相結合,可以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促進城市的經濟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再開發為物流用地的優勢
低效用地再開發為物流用地帶來了以下優勢:地理位置優勢:通過選擇合適的低效用地進行再開發,可以選擇靠近交通樞紐和主要運輸路線的地點,從而提高物流的效率和便利性。基礎設施建設:在低效用地再開發過程中,可以建設適合物流需求的基礎設施,如貨物倉儲設施、配送中心、停車場等,以提高物流運作的效率和便利性。經濟效益:通過將低效用地轉變為物流用地,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價值,增加投資回報率,并促進物流業務的發展,從而帶來經濟效益。可持續發展:通過合理規劃和布局,將低效用地再開發為物流用地,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減少土地浪費,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因此,低效用地再開發與物流用地的結合可以實現土地資源的最大化利用,提高物流效率,促進經濟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四方面任務
《通知》部署在聚焦盤活利用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為此提出了健全節約集約用地制度等目標,并在規劃統籌、收儲支撐、政策激勵、基礎保障等4個方面提出多項任務。按照此次《通知》部署,相關試點城市要增加建設用地有效供給,大幅提高利用存量用地的比重和新上工業項目的容積率,推廣應用節地技術和節地模式,明顯降低單位GDP建設用地使用面積;建立可復制推廣的低效用地再開發政策體系和制度機制,為促進城鄉內涵式、集約型、綠色化高質量發展提供土地制度保障。主要原則方面,此次相關試點工作除要求嚴守耕地不減少、建設用地總量不突破、生態保護紅線保持穩定等紅線底線外,還明確要在堅持“局部試點、全面探索、封閉運行、結果可控”的前提下,探索創新盤活利用存量土地的政策機制。政策激勵方面,此次《通知》也圍繞存量土地盤活提出要探索資源資產組合供應、完善土地供應方式、優化地價政策工具、健全存量資源轉換利用機制等主要任務。其中,為完善土地供應方式,《通知》明確鼓勵原土地使用權人改造開發,除法律規定不可改變土地用途或改變用途應當由政府收回外,完善原土地使用權人申請改變土地用途、簽訂變更協議的程序和辦法;鼓勵集中連片改造開發,在權屬清晰無爭議、過程公開透明、充分競爭參與、產業導向優先的前提下,探索不同用途地塊混合供應,探索“工改工”與“工改商”“工改住”聯動改造的條件和程序;依據國土空間規劃確定規劃指標,堅持“凈地”供應,按照公開擇優原則,建立競爭性準入機制,探索依法實施綜合評價出讓或帶設計方案出讓等。此外,在優化地價政策工具方面,此次《通知》還提出要探索完善低效工業用地再開發不再增繳土地價款的細分用途和條件,完善低效用地再開發地價計收補繳標準,探索以市場評估價為基礎按程序確定地價款等。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