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興寄遞業態的發展,毒品犯罪分子大量使用國際、國內物流快遞甚至同城跑腿等平臺走私、販運毒品,堅決不讓網絡空間成為涉毒‘法外之地’。”最高法刑五庭副庭長歐陽南平說。
6月26日,第36個國際禁毒日,最高法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2022年以來人民法院禁毒工作情況。歐陽南平在回答封面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當前,毒品犯罪網絡化、智能化特點突出,互聯網逐步成為毒品犯罪新的聯絡渠道和犯罪方法傳播平臺。
封面新聞記者提問。
會上,封面新聞記者提問,隨著信息網絡技術快速發展,“互聯網+物流寄遞+電子支付”等非接觸式犯罪手段逐漸成為毒品犯罪的新常態。請問人民法院如何應對這一新問題,如何有效打擊利用非接觸式手段實施的毒品犯罪?
歐陽南平表示,網絡涉毒犯罪突破了傳統毒品犯罪的時空限制,“互聯網+物流寄遞+電子支付”等非接觸式犯罪手段隱蔽性強,對審判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此次就公布了一起利用非接觸式手段實施走私、販運毒品犯罪的典型案例。
“人民法院高度重視互聯網禁毒工作,堅持依法嚴懲網絡涉毒犯罪。此前,最高人民法院會同有關部門聯合發布了加強互聯網禁毒工作的意見,堅決不讓網絡空間成為涉毒‘法外之地’。”歐陽南平說。
他還透露,近幾年主要舉措有:一是會同公安、檢察機關對網絡涉毒犯罪的證據收集和審查工作加以規范。
二是在印發的《全國法院毒品案件審判工作會議紀要》中,進一步規范網絡涉毒犯罪的法律適用,讓案件辦理有章可循。
三是積極參與社會治安、網絡治安綜合治理,針對審判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漏洞,及時提出司法建議,讓網絡涉毒犯罪無“立錐之地”。
對于未成年人涉毒犯罪,歐陽南平表示,在毒品案件審判中,人民法院注重加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對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以及引誘、教唆、欺騙、強迫未成年人吸毒的,均依法從重處罰,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
同時,人民法院積極參與禁毒綜合治理,通過發布典型案例、組織旁聽庭審、舉辦禁毒法治講座、參與社區幫教等方式,做好青少年禁毒宣傳教育工作。針對審判中發現的因監護人疏于管教導致未成年人涉毒的情況,發出家庭教育指導令,督促其切實履行監護職責。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