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TikTok Shop 發布消息,確認 " 全托管模式 " 的上線,賣家負責供貨,平臺來解決流量和運營的問題。全托管模式下,極度散亂的跨境電商行業是否會被平臺推著走向高度集中?
所謂全托管,簡單來講就是平臺脫離了字面上的 " 平臺 " 屬性,不再是居中協調的角色,而是 " 親自下場 ",作為事實上的賣家直面消費者。全托管模式下,平臺作為流量入口,將傳統意義上的賣家、平臺之間的業務邊界及其價值空間,進一步下沉和重新分配。
總的來說,平臺憑借其流量霸權,以及給到賣家的未來增長預期,占領了原本屬于賣家的操刀空間。兩者之間的關系,簡化為了供貨方與 " 大賣家 "、話語權差異更加懸殊的上下游關系。
全托管是平臺擴張版圖的必由之路
無論是起手就押注全托管的 TEMU,還是新近開始全托管嘗試的 Aliexpress、TikTok、Shopee、Lazada 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時代背景。那就是,全球疫情消退,生產生活節奏逐步恢復。
增量的獲取和可持續增長動能的識別及抓取,顯得更加急迫。抓取增量最簡單粗暴的手段,就是擴大自己的價值獲取范圍,從廣度和深度上,拿到更多的變現節點和主業掌控控制點。而全托管模式,恰好契合了電商平臺們獲取跨境電商業務增量的核心訴求。
我們認為,這場價值鏈重構的爭奪戰中,基于供應鏈管控能力的跨境電商物流交付能力,和選品、店鋪運營等垂直能力,二者其實是有著本質的不同。
平臺作為流量入口,本能上具有最大化變現渠道的意識和欲望。這種情況下,全托管模式的推出可以說是順理成章的結果。但對于物流交付來說,平臺本身的物流交付水平缺失或不足的現實情況之下,全托管模式在物流職能上的實際落地姿勢,還是要切分清楚,完全自營和部分或全部外包合作,以及分階段采取不同的物流能力建設策略,本質上是有差異的。
網絡效應缺失是分散競爭根本原因
觀察跨境電商物流的產業鏈結構,我們會清晰地看到其上下游的參與主體以及參與主體的市場集中度,進而了解跨境電商物流服務商在整個產業鏈中的話語權強弱。一個初步結論是,跨境電商物流服務商是在夾縫中生存,這直接造成了跨境電商物流市場的散亂。
行業弱勢地位直接表現為持續的同質化競爭。這進一步導致了同條線路上,大家互相賣貨、賣柜子,形成 " 你中有我 "" 我中有你 " 的現象。而彼此間業務競合的并存,進一步決定了大家不會出現數量級上的營收規模差異,更不會出現一家獨大或幾家獨大的競爭格局。
跨境電商物流行業分散的競爭格局,根源于企業不具備產生網絡效應的基因。首先,對于支撐跨境電商物流企業在特定走貨線路的核心資源來說,其在不同路向上天然具備專用屬性,談不上有什么復用。
其次,即便在同一路向國,跨境電商物流企業在不同口岸的資源積累,也天然具備屬地化的專用屬性,互相之間無法高度鏈接,也就無法實現成本的快速攤薄。
全托管對物流行業的影響,也需要分階段看。初期和局部階段,也許會直接形成以平臺和主營市場為單位的體量巨大 ( 與平臺流量相匹配 ) 的物流訂單承接者。但長遠來看,全局上依然很難促成跨境電商物流行業的高度集中。
全托管無力改變行業散亂競爭的基本格局
一是,全托管無法改變跨境電商物流行業在上下游夾縫中生存的產業地位。該地位不會隨著外部市場的變化而產生根本性轉變。可能會有局部的、暫時的供需關系強弱勢的轉化,但話語權終究還是掌握在少數上下游主體手里。即便是平臺入局,也無力徹底重構行業資源格局。
二是,平臺的流量入口屬性,對物流服務商的強力吸附作用本身一直都在,全托管帶來的所謂整合風潮基本刮不到物流的一畝三分地。大家過去怎么干,今后繼續努力干就好。
因此,即便是在平臺貨量 ( 訂單密度 ) 足夠大的前提下,基于行業的資源底盤布局的穩固性,平臺即使是出于自建的苦心試圖對全鏈條親力親為,也無法實現理論上的在全環節全路向上的 " 無所不包 "。
但變局畢竟是變局,利益關系或多或少的調整或重構,也勢必會對物流市場帶來不同程度上的影響。在此過程中,不同屬性的跨境電商物流企業也將表現出不同的新變化。
總的來說,平臺親自下場,走全托管模式直面消費者,既是一場冒險,也是一次跨境電商生態價值鏈的重構試驗。試驗過程中,必然是幾家歡喜幾家愁。物流職能雖然是平臺全托管模式中的重中之重,但就其過往商業模式和業務屬性而言,全托管的變革不會對行業帶來結構性的深度影響。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