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園區是指在物流作業集中的地區,在幾種運輸方式銜接地,將多種物流設施和不同類型的物流企業在空間上集中布局的場所,也是一個有一定規模的和具有多種服務功能的物流企業的集結點。
中國物流園區行業市場規模 物流園區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相關資料圖)
物流園區,也稱物流基地,是多種物流設施和不同類型物流企業在空間上集中布局的場所,是具有一定規模和綜合服務功能的特定區域。隨著物流產業迅猛發展,作為物流產業發展的基礎平臺——物流園區,其發展建設也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物流園區行業市場深度分析與發展趨勢報告》顯示:
物流園區是物流產業規模化和集約化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必然產物,是為了實現物流運作的共同化,按照城市空間合理布局的要求,集中建設并由統一主體管理,為眾多物流企業提供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物流產業聚集區。
目前,中國的物流園區有很多的類型,發展也呈多元化的態勢。按功能劃分,有運輸型的物流園區、倉儲型的物流園區、快遞型的物流園區等。按服務對象劃分,有生產型的物流園區,商貿流動型的物流園區等。還有一些物流園區的功能是疊加的,運輸、倉儲、快遞、生產、流通、農業、工業、服務業,就形成綜合型的物流園區。
近5年來,我國社會物流總額年均增長率超6.5%,物流業總收入超10萬億元。據介紹,截至目前,我國物流園總費用占GDP比重降到15%以下,貨物運輸量、快遞業務量多年來位居世界第一,全國A級物流企業近7000家,國家物流樞紐、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物流園等一批重點物流基礎設施加快建設。
國家郵政局快遞大數據平臺實時監測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已達1000億件,標志著我國郵政快遞業發展又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國家郵政局副局長陳凱在新聞發布會上指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郵政快遞業將不斷豐富發展的內涵和核心要義,堅持穩中求進、進中求優,全力踐行行業的擔當使命,努力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2021年,物流需求規模再創新高,社會物流總額增速恢復至正常年份平均水平。全年社會物流總額335.2萬億元,是“十三五”初期的1.5倍。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2%,兩年年均增長6.2%。從年內走勢看,由于受下半年散發疫情和上年同期基數較高等因素影響,走勢前高后低。一季度同比增長24.2%,上半年增長15.7%,前三季度增長10.5%。
2021年底,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做好“十四五”首批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工作的通知》(發改經貿﹝2021﹞1697號),將25個樞紐納入“十四五”首批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其中,東部地區8個,中部地區6個,西部地區8個,東北地區3個。目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已牽頭布局建設了70個國家物流樞紐,樞紐網絡覆蓋全國29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為加快建設“通道+樞紐+網絡”的現代物流運行體系,支撐構建新發展格局奠定了堅實基礎。
“新基建”等利好政策出臺、新一代技術革命以及新零售業務模式變革等因素的積極影響下,物流園區智慧化升級已然駛入快車道。通過科技手段提升物流作業效率和運營管理能力,成為建設智慧物流園區的主要目的之一。
最近幾年物流園區的智能化已經在發生改變,物流園區不僅僅是一個存放貨物場所,而是在整個供應鏈鏈條中承擔著非常重要的運營的環節。
智慧物流園區指以物流園區為載體,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手段,以智能化應用系統平臺為支撐,將人、車、貨、物等全面感知、數字連接并深度融合,聚焦科技化運營、品質化服務、數字化物流, 重配整合園區資源并達到各方利益最大化,實現綠色高效、業務增值、鏈式效益、協同生態,最終達成可持續發展。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