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倉儲管理而言,倉儲的規劃對于多數人而言可能是一個陌生的話題。倉儲規劃是物流規劃中的一個子模塊,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不同的倉儲可以有很多種分類方式,再根據不同的行業環境、設施環境等,又會有不同規劃結果。倉儲規劃要求相關人員具備多方面的知識,同時要對供應鏈有較為清晰的認知。在倉儲規劃中既要關注細節,也要更注意頂層設計,這些無疑對于設計者是不小的考驗。本文我們將分五個步驟系統講述倉儲規劃的內容。第一步:系統性看待供應鏈與倉儲之間的關系
在這一步,我們要將供應鏈當成觀察倉儲的一個視角,充分理解我們的倉儲在整個供應鏈當中是怎樣的一個情況。
首先,這樣有助于更加清晰的理解當前所規劃的節點在當前應該解決什么問題,可能出現什么風險,在未來可能會發生什么樣的演變,更具前瞻性。其次,不同的倉儲節點功能下的規劃,所規劃的要素參數一定不同,簡單說,原料倉和成品倉中,流程要素大多一樣,但是作業方式和效果可能完全不同,所以從全局的角度把倉儲定位搞清楚,規避可能出現的偏差。最后,物流活動是由供應鏈觸發,那么在對當前倉儲規劃時,必然需要了解觸發的原因,用技術化的語言的來說,就是要做好接口,將倉儲模塊化,當上游發生變化的時候,倉儲這個模塊,或者倉儲里的子模塊可以很好的去調整內部結構和過程。第二步,分析存儲對象特征深刻理解倉儲中的對象,核心對象主要是以存儲的物料為主,倉庫中的物料很多,有的會有數萬種SKU,那么就得進行分類。分類方式有很多,可以按大小、也可以按品類、也可以按管理方式。總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最終在于是理解倉儲中的對象特征,才能進行最合理的規劃。對于分析存儲對象,通常有以下幾種方法:
從物理屬性角度分析
分析物料的物理屬性是對存儲對象最基礎性的認識,分析所要規劃對象的外形特征,長、寬、高,便于容器和貨位尺寸的規劃,梳理存儲對象所需要的存放條件的要求,比如溫度要求、通風要求、消防要求、擺放要求等。從不同的行業看,零售、化工、汽車零部件、醫藥、裝備零部件等,無窮無盡的物料在某個倉庫里存儲和分揀,因此對于物料物理屬性的分析是首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這個過程我們也可以看成是對一個靜態環境的分析。從數據角度分析
對倉儲對象進行數據分析是另一個重要的分析環節,最通用的分析方式就是EIQ,基于前面的物料分類,然后對其按訂單、物料(商品)等多維度進行分析,找出分類對象在一個動態環境中的特征。物料的進出作業可能存在季節性,存在高頻次和低頻次,每一天也存在多個波次。對于數據特征分析的方法,根據倉儲規劃的需要,可以大致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對數據做一些簡單的處理來尋找特征,比如找到出入庫數據的峰值、谷值、平均值或是一些表現頻次的數據等。另一種是,需要用于仿真模型輸入的分布函數,通常是通過概率統計得出,找到其發生的概率來進行模擬,評估所設計的方案是否可行。總之,通過相對詳細的數據分析能幫助我們選址采用不同的倉儲運作策略來進行操作。從運作流程分析在倉儲規劃中,對流程分析或配置是串連整個倉儲活動最重要的步驟之一,為了對倉儲流程分析得更清晰,我們可以構造一個流程的模型,分為多層級,第一層級是最主要的幾個活動,比如入庫、理貨、上架、分揀等,第二層級就可以按對象進行細分,不同的物料對象分類下可能會用到不同的流程或活動,比如有的物料只用一次分揀,有的需要二次分揀,有的甚至是越庫操作,所以要按具體活動分清楚,越是到精細化的倉儲生產力評估就越要進行細分,因為每一個活動都會用到“資源”,產生成本。第三步 倉儲布局倉儲布局實際是對倉儲內的所有對象進行重組,只是看精細程度。如果只是到大的功能區,那么可以將功能區作為對象進行拆分,將這些功能區按一定的邏輯進行布置就可以完成簡單的倉儲布局。目前流行的看法認為簡單的應用SLP的布局方法對于倉儲布局來說是不夠的,至少還需要在上面增加邏輯結構。如果需要做精細化的倉儲布局,甚至要進行貨位詳細設計,那相對會更復雜,隨著技術的發展,更多的倉儲會通過智能化的調度來實現倉儲作業,這樣的倉儲的布局會更加靈活,完全顛覆之前的布局方法。如果倉儲布局里面對象拆分得越細,要求的效率越高,那么隨機存儲、貨到人揀選這樣的智能化方式會廣泛應用,這樣布局的方法會更多的使用啟發式的算法來去尋優解決。當然,當前大多數的布局方法還是比較粗放,但也需要理解如何進行更加精細和有效的布局。第四步 評估規劃系統性評估是倉儲規劃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這里需要從系統論的角度來看待倉儲規劃,也只有把倉儲作為一個“系統”,才能把最好的解釋倉儲規劃的所有邏輯。從排隊論的角度看倉儲系統,從作業流程的角度,把流程作業中人、設備、功能區等看成是服務臺,倉儲中需要處理的貨物形成隊列,將服務臺串聯,上一個流程完成的作業量,到下一個流程又形成了新的隊列,那么這就是系統,有輸入也有輸出。通過仿真模擬作業過程中人、設施、設備的資源利用率,也就是忙閑程度,這樣就可以從仿真的角度對所規劃的倉儲系統進行生產力評估。在進行系統評估時可以根據具體需要評估的內容選擇指標,完整的倉儲評估指標會有上百個,不一定每個規劃中都會關注所有的內容,會根據運作環境、功能需求等方面的具體情況來構建需要評估的指標體系。第五步 設備配置與信息化倉儲規劃最后肯定是需要落地實施,所以還需要考慮到操作中所需要的設備配置和信息化需求,在規劃中將流程進行細分,設備和信息化都按照流程中的操作需求進行匹配,并在系統評估的時候選出最佳方案。設備配置按倉儲規劃規劃的模型中將倉儲流程進行細分后,每一步操作都會按照流程活動進行,從系統模型的角度看,設備的操作無非是在處理“數據”,這個數據可以是“托”,也可以是“方”或是其他的物流單位。設備的配置根據規劃的需求,有的規劃有明確的預算,那把預算作為約束,來進行最優化配置,如果倉儲追求示范效應,那么可以參考智能化的標準來在合理范圍內進行配置。總之,根據作業要求、高效的運作、合理的成本來對設備的配置進行約束,追求用科學的方式來配置設備。信息化需求信息化需求也是倉儲規劃中的必備要素,現在大多數的倉儲都有信息化工具,只是工具的功能是不是更加的方便和符合現代化物流管理的要求,但隨著現在數字化供應鏈的推廣,對于倉儲的信息化要求也越來越高,不論是從上下游模塊間的對接,還是在數字化決策支持,以及可視化管理方面都在不斷迭代。因此從倉儲流程中的實際需求為出發點,考慮整個倉儲的功能定位,首先要對信息化需求做一個完整的架構,覆蓋哪些模塊,交付哪些數據,達到什么樣的管理要求。然后再對功能進行配置,與業務場景結合,這樣才實現有一個既實用又具有擴展性和戰略性考慮的信息化建設。通過上述五個步驟,我們可以較為科學的開展倉儲規劃工作,避免生搬硬套某個方案最終與實際情況不符的結果。同時,在經歷過一次系統性的倉儲規劃以后,我們還可以加深對于倉儲以及供應鏈的整體認識,豐富我們的行業經驗,提高我們在平時的管理水平。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