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走近京東
阿里正在試圖重構自己在電商下半場的競爭力。
在跑馬圈地的前期階段,巨頭們將快速擴張放在第一位,輕資產的平臺模式便成為了首選。
如今,當電商交易開始回歸本質,行業正在穿越周期的時刻,自營模式反而發揮出了無法比擬的優勢。
去年11月,阿里首次將“消費者購物體驗升級”寫進了財報中。這說明,阿里真正意識到了用戶滿意度和復購率的重要性。
為此,阿里打出了兩張牌,一個是自營電商,另一個是菜鳥直營物流。從去年開始,阿里自營電商和自建物流的步伐明顯加速,模式上向京東靠攏。
近幾年,阿里真正開始重視自營業務是在2021年。這一年,天貓超市和進出口事業群升級為B2C零售事業群。
其中,B2C事業群的供應鏈成立單獨部門,這意味著阿里在淘系之外,成立了規模對等的自營業務。
此后的第二年,阿里的自營業務果然開始提速。2022開年,阿里巴巴新鮮出爐的B2C零售事業群便正式上線了2021年便啟動的自營項目“貓享”。
“貓享”首先從3C品類開始推進,如今已經覆蓋食品、服飾、美妝、家具護理等各個品類,分為貓享自營和貓享自營國際。
在流量入口上,“貓享”占據天貓APP上部菜單欄的中間位置,
不過,阿里并不滿足于只有這個自營大賣場。
針對3C品類,阿里緊接著推出了喵速達電器天貓旗艦店。從分屬上來看,喵速達電器與天貓超市、天貓國際等業務是同級的。
與貓享含有少部分品牌入駐相比,喵速達店內售賣的產品全部來自官方采購,本質上物權全部屬于阿里巴巴。
這讓喵速達在處理商品售后問題時擁有更大的自主權。
可以說,貓享和喵速達主打的就是用戶體驗。
例如,貓享自營采用順豐及丹鳥來負責商品配送,盡可能避免物流配送不及時、物流信息跟進不快速等問題。
加速發展自營電商,阿里的平臺模式和自營模式開始融合。
就在喵速達上線的同一個月,阿里旗下的自有品牌“淘寶心選”升級為“喵滿分”,轉而為天貓超市提供自有商品,自營比例不斷提升。
更重要的是,菜鳥直營也在電商物流上給予阿里支持,自營與送貨上門相協同以達到最優的消費者體驗。
去年8月,消費者在天貓超市、天貓國際購物時發現,物流詳情頁之前顯示的“丹鳥”,已經變成了“菜鳥直送(丹鳥)”。
由“丹鳥”正式更名為“菜鳥直送”,意味著菜鳥自建物流正式從幕后走到臺前。布局末端配送,是菜鳥自建物流的首個大殺招。
菜鳥物流對外界放話,未來三年天貓大件電器家裝商品全部免費送裝。同時,將在未來3年投入10億元,組建一支1萬人規模的末端送裝師傅團隊。
此外,2022年雙11也是菜鳥推行送貨上門力度最大的一次。目前,菜鳥送貨上門已經覆蓋到300多個城市,并開始逐步承接淘寶天貓部分高時效商品的配送任務。
進入自營賽道,阿里與京東將近距離同臺競技。但更多的,是阿里在這個老對手身上,看到了關于未來更多的可能性。
阿里進入下半場
馬云一開始并不看好京東的模式,這在業內已經不是一個秘密。
“京東將來會成為悲劇,這個悲劇是我第一天就提醒大家的,不是我比他強,而是方向性的問題……”
在當時那個用戶瘋漲的時代,馬云的觀點得到了很多人的贊同。大家都忙著擴張地盤的時候,京東物流一虧就虧了12年。
劉強東卻對京東的路線很自信,他認為自己的商業模式絕對可以活100年,而馬云唯一的出路就是不斷學京東,不斷增加自營。
如今,這場圍繞電商的自營模式與平臺模式,以及是否要自建物流的論戰,有了結果。
電商增速放緩以后,阿里巴巴由進攻轉為防守,并選擇了加碼自營電商和物流來加強防守的力量。
日前,淘寶天貓商家后臺新增同城配送的發貨方式。雖然這只是一個小動作,卻可以折射出背后的大變化。
對用戶進行分層,阿里對消費者需求的管理越來越精細化了。從輕資產的平臺模式到越來越重,阿里巴巴也迎來了轉型的挑戰期。
阿里官方明確表示,2023財年的首要任務之一就是升級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從目前淘寶天貓的動作來看,也符合戴珊提出的“從交易到消費”戰略。
現在,大淘寶的主要關注指標從AAC(年活躍買家數),變成了DAU(日活躍用戶數)。
也就是說,拿下10億消費者后,阿里轉而開始關注高質量客群的轉化,提高用戶滿意度和留存率。
但另一方面,阿里做自營電商,有機遇也有挑戰,不可能一蹴而就。
培養用戶心智,是阿里自營電商的一大障礙。從用戶層面來講,大家對阿里自營甚至包括菜鳥送貨上門服務的感知,都并不深。
菜鳥直送是菜鳥送貨上門的核心力量,但覆蓋場景有限、人員不足、配送力量有限,導致實際體驗受到限制。
引用劉強東的說法,即便給你1000億,錢足夠多,你想建成一個覆蓋全國500個城市的物流體系,也至少需要5年的時間。
再加上阿里自營電商在SKU、價格的等方面還無法復刻京東的優勢。
因此,阿里想要走通平臺和自營的融合模式,還需要多費點時間。
電商的壟斷格局被打破
電商躺著賺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無論是消失的流量紅利還是崛起的競爭對手,無一不在訴說著這個事實。
放在兩年前,誰也沒有想到抖音、快手竟然可以松動電商保持已久的競爭格局。抖音快手平臺搶食傳統電商的蛋糕,電商流量開始變得分散。
差異化競爭下,抖快更適合電商行業現下的直播增量市場。
與抖音、快手相比,淘寶、京東、拼多多在直播電商都沒有明顯的優勢。雖然淘寶是直播電商的鼻祖,也在去年短暫失利。
(圖源:星圖數據)
內容化的趨勢席卷了整個電商行業,帶來的變化讓傳統電商們略顯措手不及。
用戶行為和用戶時長開始往直播和短視頻變遷,三巨頭也不得不改變商品的圖文展示方式。
此外,直播電商對美妝、3C等傳統電商的優勢品類造成了很大的沖擊。倘若放任下去,可能會被切走更多的市場份額。
但是,抖音快手的缺點也很明顯。在供應鏈、產品質量、物流售后等方面,都還是一個初出茅廬的“菜鳥”。
趁著對手還沒有建立自己的供應鏈能力,傳統電商必須做出改變,在敵人的薄弱環節加大優勢。
就像京東物流是京東和阿里差異化競爭的產物。同樣,在留住用戶上優勢一騎絕塵的自營電商,可以幫助淘寶們加固護城河。
告別流量紅利,巨頭們沒有必要再固守單一的商業模式,互相學習和融合才能應對越來越復雜的競爭形勢。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