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產品網(ID:products56)原創
作者 | 科技物語
編輯 |科技物語
圖片來源 | 網絡
618大促期間,云倉發揮著重大作用,那么,什么是云倉?與數據的關系如何?未來將如何蝶變?在此談幾點看法,不妥之處,敬請指正。
一、大促與倉儲
618考驗“剁手黨”秒殺戰斗力,也考驗著各大快遞的物流響應速度,然而今天,強調的是購物體驗,是包涵快在內的整體感受,需要的是基于后臺系統的多項全能而支撐的一體化物流服務。
從理論上說,任何一個業態下的企業都需要倉儲,都可以根據訂單需求實現最佳的倉儲存儲配置。云倉,通過數據驅動與云計算賦能,完美實現上述功能,并進而拓展到多項服務體驗。
無論商流如何變化,商品始終是從倉庫發出,隨著2022年618大促的全面啟動,眾多品牌商家在摩拳擦掌之余,也面臨著巨大的運營壓力。
過去,在618大促節上,由于缺乏倉儲管理經驗,導致庫存分布不合理,經常出現熱銷品前臺頁面缺貨卻不自知的情況,最終導致客戶和單量流失。
商家對業務經營調整也不及時,不能充分掌握行業動向,以至于銷售業績始終難以實現突破。
一些中小電商賣家缺少在倉儲配送環節的應對經驗,在售后環節中出現了很多問題,比如倉配運營成本居高不下,發貨不及時、庫存管理混亂、發貨商品遺漏等,從而導致退貨量猛增、店鋪的DSR下滑等情況。
針對于此,云倉能夠提供專業化的高效、經濟和準確的服務,解決618大促時期的痛點和難點。通過大數據的預測,在大量訂單出現時,云倉仍能保證發貨的準確性和效率,減少錯發漏發等問題,因此,云倉是電商蓬勃發展和新零售背景下的真實需求,更是618大促的重要武器。
618的宗旨是品類齊全、快速送達,簡單地說,是“又快又好”,云倉是快的典范。
云倉作業的高時效無人能比,比如京東的云倉出庫作業,從接到訂單,到揀貨,到出庫,基本只需要10分鐘,不僅速度快,而且準確率很高,可達100%。
云倉已成為縮短商品與消費者距離的鏈接點,商家跟云倉平臺企業簽訂入倉協議,在云倉平臺根據市場銷售預測數據來布局庫存,使用云倉平臺的倉庫資源,將庫存布置在離消費者最近的倉庫里,就近匹配,極大地提高了物流效率,在時間上追求極致。
云倉通過中央云系統數據的計算,整合分倉內庫存分布,進行完美調撥分配,確保了客戶訂單處理、獲得精益化管理,保證發貨及時率以及準確率,為消費者提供了一個極佳的購物體驗。
電商云倉備受商家青睞,越來越多的中小型電商賣家開始選擇將倉配工作交給電商云倉來完成。
一方面是自建云倉成本過高。云倉,需要先進的技術及管理、自動化裝備和信息化系統,導致云倉的建設成本比較高,對中小企業和商家來說,自建云倉幾乎是不可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資金。
而商家入駐第三方云倉,以輕資產物流模式減少固定資產投資額,從而讓企業將資金有效地運用于關鍵業務中,強化核心優勢。比如蘋果公司將倉儲物流外包交給嘉里物流公司,大大減少資金投入和管理投入,集中精力做好研發、生產和銷售。
借助整個云倉網,電商商家無需自建倉庫,以分倉備貨實現全國皆倉。在云倉時代,商家若能使用好這樣的社會資源,就越能搶占市場,借力在行業格局中脫穎而出。
總之,云倉開放生態,讓大到企業、小到個人都能輕松觸達商流,讓商家從倉到店和從倉到家的物流履約更加高效,享受更具性價比的商流+物流云基礎設施服務,特別是在618期間,它的優勢盡顯。
二、云倉與數據
有人說,云倉就是數字倉庫,初聽起來,難免偏頗,細品之下,卻覺得很有道理,從傳統倉庫到智能倉庫再到數字倉庫——云倉,其核心在于數據。
云倉既含有一個倉字,那它也是物流倉儲,但是不同于傳統倉、電商倉,云倉以數據為媒,以倉儲為點,是依托倉儲設施進行貨物流通的全新產品。
云倉是以互聯網為基礎的,以數據為生命線的新的倉儲模式,數據建設是搭建云倉網絡的核心環節。所謂云倉,就是要實現倉儲數據的互聯互通,整個鏈條的所有數據上云共享,利用數據云技術,依托倉儲設施實現在線交易、交割、融資、支付、結算等一站式高效倉儲服務模式,是以大數據等科技賦能物流倉庫的產物。
云倉靠的是數據支持,以數據賦能,目前云倉主要有電商平臺類、物流快遞類、互聯網化第三方倉儲云倉等類型,他們各自利用自身優勢快速進入云倉市場,但都是以數據為基礎,以數據來賦能。
云倉,不是倉儲的組合,真正要做到云的概念,還需要疊加數智化的技術與管理理念,需要數據驅動。
云倉的優勢在于數據,數字化與智能化技術等各種技術與應用的集成形成了云技術,云倉,通過數據,完成了“人貨場”的重新組合,通過數據與云計算,縮短商品與消費者的距離。
云倉,其核心不是硬件的倉庫,而是需要強大的配套數據軟件系統支持,即云功能。數據技術的發展,將進一步構建虛擬化、無邊界的互聯網倉儲網絡服務平臺,數據驅動賦能云倉發展。
云倉的未來在數據開放,從1.0到2.0版,數據開放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數據是云倉的核心,但如果數據不開放,那么,云倉的發展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數據開放是實現云倉強大功能的前提,是實現云倉預測和合理調配的先決條件。
目前,共享經濟常被人提起,云倉,則是在倉儲領域里共享倉儲資源與倉儲數據,從而完成統一調配,其前提是數據開放與共享,物流鏈條相關方所有的數據上云并共享。
物流倉儲領域的數據開放已跨入進行式,多個大型云倉平臺,向社會開放了他們的云倉服務,同時也是數據的開放。所有企業開始公開數據,真正的云倉終將落地開花。
三、效率與效益
倉儲的模式一直在創新,用戶的關注點也正從“效率”向“效益”轉變,云倉正是順應了這一潮流。
在云倉的范疇里,倉儲,不再是倉儲,而是新型商業模式和運營模式。在零售形態多樣化演變的時代,云倉將實現“在倉貨品”向“在倉商品”的技術化轉變。
云倉成為解決效率問題的關鍵方法,云倉可以根據客戶訂單到不同倉庫取貨,甚至是異地就近匹配;云倉利用大數據整合、運籌和管理實體倉庫系統,實現優化倉庫資源配置和實時進行全國倉庫系統的網絡化運營與共享管理,節省物流費用,提高配送效率。
傳統的倉儲是貨物品類單一存放,配送則是單一制的集中配送式,而云倉則是利用大數據實現就近倉儲下訂單、揀選配送,節省物流費用,提高配送效率,因此,云倉成為助力商家降本增效的利器。
云倉助力商家降本增效,為商家帶來省心、貼心、放心的數智化全托管運營服務。
然而,更重要的是云倉為中小商家提供了全新的供應鏈服務。過去談到供應鏈管理,往往是大型集團企業考慮的問題,如今隨著新技術、新業態的迭進,中小企業也遇到了相應的瓶頸,中小電商企業,在運營中遇到同樣的供應鏈難題。
企業對供應鏈成本管控也越來越精細化,僅流通環節的成本控制已無法滿足要求,智能化、托管式供應鏈解決方案正逐漸成為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剛需。
面對銷售渠道增加、業務增長與SKU增多的趨勢,商家供應鏈管理難度越來越高。隨著市場競爭的全面升級以及市場專業度的不斷提升,更加高效、智能的供應鏈管理能力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在供應鏈的服務鏈條里,倉儲已成為整體運營必不可少的一環。云倉本身不是一項服務,而是一個從采購到銷售的鏈路,云倉系統不再是一個倉內系統,而是供應鏈整體運營的核心產品,云倉的優勢是在核心供應鏈和物流業務之間創造更多的協同效應。
云倉利用先進技術科學布局倉庫,深入客戶的零售體系乃至供應鏈體系,并提供綜合物流服務解決方案,倉儲信息系統與配送信息系統直接對接,將運輸、倉儲、裝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機結合、形成完整的供應鏈。
云倉通過云倉數據,以實現需求預測,通過大數據發掘不同地區不同品類的消費者的消費情況,進而更好地進行預測,云倉接入到商家的運營中,為倉配體系裝上了智能精細化運營管理的大腦,商家的庫存結構和成本管控均有了明顯改善,且在銷量上得以大幅度提升。
云倉作為物流技術驅動的一體化供應鏈服務的重要組成,通過軟硬件物流技術的對外輸出,實現供應鏈能力從大中企業向小微企業的下沉,幫助客戶降本增效。
云倉絕對不只是局限于目前的“倉配一體化”,而最終是要從“倉配物流執行”到“數字化供應鏈運營”的角色轉變,利用先進的云倉技術,借助數據開放的東風,深入供應鏈體系,提供綜合解決方案。
云倉作為全新的智慧倉儲管理模式,處于不斷變革和創新中,最終將實現云倉模式的大覆蓋、大普及。數據驅動下的云倉,將逐步發展為市場需求方的標配選擇,成為社會經濟的基礎服務。云倉將使電商營銷、物流基礎經營環境發生很大變化,從效率走向效益。
云倉的商業模式也不再是靠倉儲租金和作業費用獲取利潤,會逐漸由新的商業模式替代,例如提供供應鏈的增值、金融、大數據服務等,潛力無限。
云倉,可以說是一場物流革命,也是一場新零售革命,更可以說是效益的革命,減少交付節點,縮短溝通鏈條,幫助客戶提高供應鏈管理效率,降低管理復雜度。
云倉,作為倉配一體化江湖的一種新模式,作為供應鏈里的核心環節,面對復雜的市場環境,需要轉變思維,更新迭代。
結語:云倉時代,離我們并不遙遠,云倉的機遇與挑戰并存,先行者在實踐中完善,后入者也根據自己的特點,加入自己的特色。不同公司基因不同,發展策略也并不相同,但都在孜孜不倦追逐云倉帶來的或流量或速度或效益的好處。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