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貨代行業的明珠——中國貨代看跨境電商
中國貨代看跨境電商:在中國貨代大市場中,跨境電商是目前唯一有增長紅利的細分賽道。
大空間:2020年跨境電商進出口占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比重達到38.86%,同比提升5.57pcts,占比不斷提升。經測算,端到端跨境電商物流市場規模能夠達到9000億級別,物流賽道發展空間大。
高增長:2020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交易規模達到12.5萬億元,同比增長19.04%;據海關總署披露,2021H1,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8867億元,同比增長28.6%,其中出口6036億元,同比增長44.1%,進口2831億元,同比增長4.6%。跨境電商市場保持高速增長。
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占比不斷提升圖
端到端跨境電商物流市場規模能達到9000億級別
2、跨境電商物流的雙重紅利
①品牌出海帶來的增長紅利:
品牌出海的時代背景:品牌出海的基礎是產能,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早在產業規模上名列前茅。品牌出海的催化劑是政策,對外貿易“十三五”規劃催化“中國制造”邁向“中國品牌”,推動出口轉型高附加值。品牌出海的時代機遇是疫情,中國是恢復最早的經濟體,海外線上消費需求的爆發加上國內電商品牌多年的能力積累,跨境電商行業乘風而起。
電商品牌出海的代表——SHEIN:2014年創建的快時尚品牌SHEIN,2020年的營收規模已超過100億美元,連續八年實現翻倍,超強的品牌力使得SHEIN作為海外獨立站在安卓、蘋果購物APP下載榜單中分列第一、第二。作為跨境電商品牌的代表,SHEIN也為下游跨境物流企業帶來巨大的增長紅利。
世界工廠中國在產業規模上已處于領先
②商業模式升級紅利:
傳統EXW、FOB、CIF、DDU等模式:傳統國際貿易業務模式分為四組——“E”組(賣方僅在指定地點備貨)、“F”組(賣方需將貨物交至買方指定承運人)、“C”組(賣方簽訂運輸合同但責任在裝船啟運后終止)與“D”組(賣方承擔貨物運至目的國的所有費用與風險)。傳統的跨境運輸模式下,貨代公司所負責環節都很少(比如FOB只負責國內的“倉”到“關”的流程;CIF在FOB的基礎上多了“干”以及貨物的保險),較少的環節意味著較低的附加值,只能賺一部分的錢。
跨境電商物流模式:跨境電商物流獨特的業務模式使得公司能夠負責全流程的服務,包括頭程的攬件、倉儲以及尾程的中轉、配送,更加復雜的環節以及多元化的需求為跨境電商物流帶來更大的附加值。
跨境電商物流涉及環節多于傳統國際貿易業務模式
商業模式向跨境電商物流模式升級,能夠帶來巨大的盈利空間。僅僅是傳統貿易模式的不同,貨代企業的盈利空間就大不相同。由于中國早先在世界貿易產業鏈條中扮演的是代工、加工的角色,中國貨代企業通常采用FOB提供運輸服務,而國際貨代則更多采用“C”組或“D”組提供服務;這導致國際貨代巨頭在空、海運業務上的單位營收要大幅高于國內貨代(以DSV與中外運為例,2020年DSV空、海運貨代單價分別是中外運的2.7倍和4倍)。傳統貿易業務模式下,國際貨代憑借運輸、保險、關務等環節的增加就可實現數倍的加價,而跨境電商物流模式提供端到端的全流程服務,其巨大的盈利空間是可預期的。
3、中國跨境電商物流的三種組織形式
中國跨境電商物流行業隨著2014年海關57號文(“1210”保稅電商監管方式)的推出而正式起步,區域集中使跨境電商物流企業發展出了特征鮮明的組織形式,但行業直至今日仍處于發展早期,企業與商業模式仍不夠成熟。
從企業的組織形式和業務模式來看,跨境電商物流企業可劃分為“點、線、面”三類企業。
“點、線、面”——中國跨境電商物流企業圖譜
國內跨境電商物流需求主要集中在廣東省(廣州、深圳,2019全省跨境電商進出口總值占全國59.5%)、浙江省(寧波、杭州)、河南省(鄭州)、上海與天津。需求端的區域集中性為資源型企業創造了優渥的成長土壤,“點”型企業只需在核心監管區、港口或機場掌握倉庫資源,就可享受行業需求不斷釋放所帶來的紅利。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