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將從以下幾方面展開分享:
互聯網經濟下零售商超業態演變
供應鏈物流補貨模式
倉儲設施運作能力建設方向及新技術應用
零售商超供應鏈物流發展方向
一、互聯網經濟下零售商超業態演變
我們從早期傳統商超業態(圖左)與互聯網經濟下的商超業態(圖右)的對比很容易看出,互聯網經濟下商業結構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是,業態變化。傳統商超業態有大賣場、標超、便利店三大業態,并且大賣場為主要業態;電商興起和互聯網經濟的發展對傳統商超業務帶來了沖擊,尤其是傳統商超大賣場有一段時間逐步衰落,但同時,社區店強勢發展。
二是,隨著業態變化,商品品類出現深度調整。傳統大賣場的經營商品種類十分全面,包括家電、百貨、服裝、居家日用等等;互聯網經濟下,社區店以生鮮為王,通過賣生鮮蔬菜、水果、魚肉這些居民生活必需用品消費反過來帶動日用品消費。
三是,消費渠道逐步豐富,從線上線下到全渠道拓展。
四是,門店功能變化。門店不再僅是銷售功能,還兼具了倉儲與配送功能。當線上渠道接到消費者訂單之后,通過門店給周圍社區進行配送上門,服務功能更具靈活優勢。與新零售企業相比,傳統商超企業在社區配送方面更具優勢,因為網點布局相對更完善,更容易滿足消費者需求。
二、供應鏈物流補貨模式
1. 供應鏈物流模式的變化趨勢
上面這張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傳統商超供應鏈結構中更強調采購,是由門店預測補貨商品及數量,再由門店下單給物流中心,物流中心再給門店補貨;大賣場業態下會存在倉庫,便利店業態下沒有倉庫,更強調立即配送。
這種結構下,要求商超門店具備極強的補貨預測能力、計劃能力,而往往門店補貨這方面的能力相對較弱,就會造成一系列的供應鏈缺失;另外,物流配送以在庫配送模式為主,根據門店訂單,從物流中心倉庫中進行揀選,整托盤、整箱、大量拆零等揀選作業,尤其拆零能力被看重。
隨著傳統商超門店數量增多,庫存高企,物流中心需要越來越大的倉庫面積。當時的沃爾瑪早已采用了越庫配送體系,物流中心只有20%的庫存,其余大部分商品都采用越庫作業模式,這樣傳統商超看到了更高效的供應鏈體系,供應鏈結構開始發生變化。
新型供應鏈結構中不在是通過大量囤積庫存來滿足門店訂單,最大的特征就是不斷地加大物流越庫作業比例體系。
2.新趨勢下的新要求
未來,這個趨勢還會不斷強化,這就要求商超企業必須建立強大的供應鏈中心與訂單運營中心。
想象一下,大型商超企業如上海聯華具有2000多家門店,3000多個SKU,如何才能做出更精準的補貨計劃?就必須是智能化供應鏈體系,數字化、智能化是必須要建立的基礎能力。
如何保障訂單履行能力,補貨是否到位,補貨到了哪個環節,越庫作業還特別強調及時性,即使100家供應商中就1家貨沒到,也發不了貨。因此,越庫作業模式下必須要有訂單可視化功能,訂單履行中心監控管理履行效率。訂單履行中心建設也重供應鏈中心和訂單履行中心對商超的發展變得十分重要。
例如,三江購物日用品越庫50%以上;三湖時尚有1000多家門店,每天給1000多家門店做配送賣淘品、服裝、還有飾品等,商品非常豐富,一年供應4億多件商品,每件商品價值才20多元,營業額做到100億,這家的企業的越庫占比70%以上。
三、倉儲設施運作能力建設方向及新技術應用
1.倉儲設施運作能力部署
對于現在的商超來講,“生鮮物流變成了重中之重,生鮮物流生鮮是集配/共同配送,必須采用越庫作業,大多是一兩小時內到,兩三個小時快速地集配到幾百個門店,需要大場地,快進快出。
日用品很大比例的是集配分撥,有少比例(最多一半)的是在庫作業,在庫作業適合采用自動分揀機。
越庫作業傳統流程是,自動貼標之后的箱子被放到輸送線上被識別,然后被自動分撥至對應道口,再由人工完成集貨搬運。但是很多新的技術手段已經大量應用。
2.越庫作業中的物流新技術應用
第一種方案,傳輸送分揀設備,比如,滑塊分揀機,分到各個道口,然后由人工集貨到托盤或者物流車。
第二種方案,自動滑塊分揀機+AGV, AGV自動搬運到滑塊分揀機,再滑到末端,再由AGV搬運自動分配到集貨區。在越庫作業中,托盤式AGV非常高效。
如果物流中心SKU很少,門店很多,可能是第一種技術方案具有這個有優勢;如果SKU很多,第二種技術方案更具優勢。
這是我們正在規劃的項目,用AGV對接滑塊分揀機減少人的搬運:
除了整箱揀貨,還有拆零作業,可以通過訂單到人(這個AGV上裝載的都是一個門店的訂單),車到達指定揀貨區后,揀貨人員揀貨放置車輛,可以幫助大幅減少揀貨員行走時間。
AGV背著貨架揀貨,取箱機器人的應用,使揀貨效率變得越來越高了,但這些技術應用在補貨作業還面臨很多困難,例如,這些技術設備應用目前要求的都是塑料箱,所以需要把紙箱的東西倒到塑料箱,從另一個層面加大了補貨工作量。對此,我開發了一種模式:
如圖,把A類商品分開,交給傳統電子標簽,自動輸送線來解決,由人來分揀;B類、C類交給機器人,訂單到人,面積大,出貨速度快一半。
四、供應鏈物流發展方向總結
總結一下,商超供應鏈物流發展方向:
一是,業務結構上有傳統門店、B2B、B2C,我們要強調整個設施、人力的資源共享,不要分割開;
第二,門店補貨計劃從傳統門店下單轉向供應鏈中心集中計劃,集中執行。因此,我認為,未來前沿的技術很多要攻克不是物流設備,而是如何來實現集中計劃、補貨,以及執行;
第三,增加越庫作業比例,越庫比例增加有利于降低庫存量,提高周轉率。
第四,倉庫設施建設方面更強調生鮮、日用品越庫作業場地規劃。
第五,物流裝備要更具柔性,傳統輸送線空間分割嚴重,同時也要注意新技術與傳統技術的結合
最后,一定要建立供應鏈運營管理中臺,還有實現訂單履行的可視化。因為零售門店非常多,SKU多,交叉起來訂單履行是有挑戰,我們需要信息技術來幫助。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