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
2021年中國春節期間郵政快遞業務量超過6億件,同比增長260%
數據顯示,春節期間全國郵政快遞業累計攬收和投遞快遞包裹6.6億件 ,同比增長260%,全網攬收量是去年同期的3 倍左右,投遞量達到3-4倍。中國目前快遞物流行業發展規模日益擴大,常態水平下快遞量達到每天3億件,春節期間規模進一步爆發,彰顯著中國快遞物流行業正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而蓬勃發展。
超5成受訪網民使用過同城配送,超4成使用時效快遞產品
數據顯示,近7成中國受訪網民使用的最高快遞形式是經濟快遞,此外,同城配送、時效快遞的發展潛力也在突顯,使用率分別在53.0%和41.0%,同時小眾使用場景的冷鏈物流也在慢慢崛起。艾媒數據分析師認為,隨著現代電商行業的發展,消費者對物流速度的追求越來越高,同城配送或時效快遞發展潛力巨大。
快遞物流行業競爭愈發激烈,頭部企業出海成趨勢
中國快遞物流行業業務量及收入都在穩定增長,行業發展良好態勢持續延伸,但行業格局演變加速,領先企業優勢繼續擴大,二三線企業加快出清,新主體新模式不斷涌現,快遞行業競爭越發激烈。為了應對激烈的競爭,頭部企業一邊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提高科技賦能經濟的競爭力,一邊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尋求營收新增量。
報告節選內容
中國快遞物流行業發展背景分析:網絡零售
近年來,中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穩步增長。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97590億元,增長14.5%,占社會零售總額的24.9%。中國的快遞行業與電子商務行業并駕齊驅,既是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的推動者,也是其直接受益者。隨著線下消費向線上轉移,網上零售額占社會零售總額比重持續提升,在線零售的滲透率因此進一步提升,電子商務行業的加速發展推動了快遞行業的發展。
中國快遞物流行業發展背景分析:懶人經濟
近年來,宅經濟、懶人經濟隨著互聯網企業興起、物流體系持續完善而發展,受短期疫情刺激逐步走向成熟。數據顯示,在2016年至2020年間,本地生活O2O市場規模不斷保持平穩增長,生鮮電商、外賣行業的市場規模在2020年分別達到2638億元及6646億元。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宅經濟離不開物流體系,同時也在反哺物流發展,懶人經濟的需求加上其商業模式的成熟,必將帶動快遞物流行業加速發展。
2011-2021年2月中國社會物流總額數據分析
數據顯示,2011-2020年中國社會物流總額持續增長,即使受疫情影響,2020年的社會物流總額仍增長3.5%。2021年1-2月,中國快遞物流總額44.7萬億元,同比增長32.4%,物流運行逆勢回升、平穩增長,令物流規模進一步擴大。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2021年1-2月增速較高,主要是因為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基數較低。隨著支撐經濟穩定恢復的因素增多,物流運行開局良好,物流需求恢復態勢明顯。
2015-2021年3月中國快遞業務量數據分析
2015-2020年中國快遞服務行業業務量保持穩定上升的趨勢。2020年受益于宅經濟的發展,中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以31.2%的增速增長至833.6億件,較上年上升5.4個百分點。此外,截至2021年3月24日,全國快遞業務量已突破200億件,日均業務量超過2.4億件,日均服務用戶接近5億人次。2021年快遞業務量突破200億件用時僅83天,比2015年12月25日快遞業務量首次超過200億件提前了9個月,比2020年提前了45天。
2020-2021年1月中國快遞業務量結構分析
數據顯示,相較于2020年,2021年1月中國快遞不同專業業務量均有所增加。具體從不同專業快遞業務來看,八成快遞業務量由異地快遞所貢獻,不同專業快遞業務收入占比中,異地快遞占比近一半。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相較于去年1月,快遞物流行業受疫情的嚴重沖擊,今年的快遞物流較去年同期實現顯著增長。在“就地過年”政策的影響下,“2021年網上年貨節”成為快遞物流增長的主要動力。年貨節期間,在直播、拼購、線上線下融合的疊加帶動下,網絡商品銷售增速明顯,快遞物流業務量實現高速增長。
快遞行業典型企業京東物流:外部客戶
為提高規模效應,增加收入,京東物流全面對外開放。數據顯示,2018-2020年9月,京東物流外部客戶收入占比持續提升,2018年這一占比為29.9%,至2020年1-9月,京東物流外部客戶收入占比已增長至43.8%。同時,得益于外部客戶收入的增長,京東物流應收第三方貿易款項也有顯著的增長。2019年,京東物流第三方貿易款項翻番增長至32億元,到2020年9月,這一數字已達50億元。
快遞行業典型企業德邦:公司營收
數據顯示,2020年9月,德邦股份累計營收為190億元,同比增長2.74%,環比增長63.7%,凈利潤同比增長36.42%至2.96億元,環比增長率為90.9%。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在行業整體下行、貨量萎縮、疫情管控的大環境之下,德邦股份在保持傳統快運主業競爭力的同時,積極拓展大件快遞,集中精力管控成本和精細化運營,從而實現了業績的增長。
2021H1中國受訪網民對快遞柜收費的看法
數據顯示,完全接受當前的快遞柜收費制度的受訪者在4成以下。其中華北、華中、華東三地的受訪者接受度相對較高,在3成以上,但西北、華南地區接受度相對較低,并普遍認為當前的收費制度仍需要調整。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雖然快遞柜具有一定的便利性,但是消費者為快遞柜付費習慣尚未養成,貿然向用戶收費可能會造成用戶流失,因而快遞柜既向快遞員收費又向用戶收費的舉措應慎重決定。
2021H1中國受訪網民對快遞物流行業發展期待
調查顯示,目前中國網友對快遞物流未來的發展期待集中在提高速度、提高服務態度上,快遞網點密度提高、糾紛投訴渠道的完善也成為了重要訴求。相比于以上的發展期待而言,僅有38.9%的受訪網友認為未來快遞物流行業應降低價格。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未來的快遞物流是高度重視用戶體驗的行業,也是依托于大數據信息系統的行業,可以利用大數據信息規劃配送安排、規劃網點選址、完善投訴渠道等,提高用戶體驗滿意度。
2021H1中國受訪網民在快遞物流行業未來消費
數據顯示,近3成的網友希望未來在快遞物流行業上的消費支出保持不變,而26.0%的受訪網友表示未來愿意在快遞物流上消費支出增加10%以下,總體來說表示愿意增加快遞物流消費的占比為64.6%,而表示在未來快遞物流消費支出減少的受訪者僅占比7.5%。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快遞物流行業的本質是滿足了消費者方便、快捷、節省時間的需求,在未來用戶更愿意為了這些原因增加其在快遞物流行業的消費比例。
2021年上半年中國網民使用快遞物流類型分析
數據顯示,中國受訪網民使用的最高快遞形式是經濟快遞,占比69.2%,如平時寄送快遞的“三通一達”等。除了經濟快遞,同城配送、時效快遞的發展潛力也在突顯,使用率分別在53.0%和41.0%,此外小眾使用場景的冷鏈物流也在慢慢崛起。艾媒數據分析師認為,隨著現代電商行業的發展,消費者對物流速度的追求越來越高,同城配送或時效快遞發展潛力巨大。
2014-2020年中國即時配送用戶規模數據分析
數據顯示,中國即時配送用戶規模從2014年的1.24億人增長至2020年的5.06億人,增長了近5倍。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隨著即時配送服務覆蓋商品類型不斷豐富,加上疫情推動非餐類即時配送服務需求上升,中國即時配送用戶規模不斷擴大。但一二線城市的即時零售配送行業已經趨漸飽和,三四線等低線城市的即時配送行業還存在明顯的上升空間,低線城市是即時配送商家下一步需要攻占的對象,下沉市場的布局顯得尤為重要。
2014-2020年中國冷鏈物流行業市場規模分析
數據顯示,中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自2014年的1500億元增長2020年的4850億元,增速自2017年開始逐年加快,2020年增速為28.3%。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隨著城市居民對生鮮食品的需求以及市場對溫度敏感藥物的需求不斷增加,尤其是在當前疫情的影響下,醫藥行業的冷鏈物流市場需求大幅增長,這都將推動冷鏈物流行業的持續壯大。
中國快遞物流行業發展現狀總結(三)
企業近年來都在增加研發投入以提升科技能力應對愈發激烈的市場競爭。2020年,各快遞企業在科技方面的投入持續增長,2020年,順豐研發費用增長46.1%,百世在自動化上投入近20億元,申通也將繼續加大對數字化方向的投入和發展,2019-2021年將投入10億元研發經費。
中國快遞物流行業發展趨勢分析(一)
電商市場發展將拉動快遞物流需求。數據顯示,2013-2019年,中國移動電商和跨境電商市場規模穩步增長;而2020年受疫情影響,跨境電商規模小幅下降,移動電商交易規模卻逆勢增長,預計2021年電商市場將持續向好。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電商市場的發展會帶動海內外的B端物流需求,因而未來隨著電商市場的發展,電商快遞物流,特別是跨境電商物流將會迎來發展良機。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