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快遞柜行業風云突變!
心事浩茫連廣宇,于無聲處聽驚雷。
今年五一假期的最后一天,風平浪靜的智能快遞柜市場突然風雷滾動:豐巢和中郵智遞完成了一次史詩級的股權重組后,中郵智遞成為豐巢全資子公司。
在此之前,國內智能快遞柜市場有三個主要玩家:依托順豐的豐巢、脫胎于中國郵政的中郵智遞及背靠阿里的菜鳥,這次重組完成后,豐巢的市場占比大大提升:目前全國已建成的40.6萬組智能快件柜中,豐巢一家獨占了17萬組,中郵速遞易占了9.4萬組,二者加起來占據了智能快遞柜市場的65%以上,完全可以不考慮其他人的感受。
接這種形勢發展下去,曾經作為智能快遞柜市場重要一級的菜鳥,很可能在下一次的市場統計中歸入“others”一類中去!
但是,江湖一夜風云起,美人如玉劍如虹:最近,申通、中通、韻達旗下的自有品牌的智能快遞柜紛紛兇狠來襲!
這意味著什么?智能快遞柜的市場力量對比很快就發生根本性的逆轉!
原因也很簡單:智能快遞柜的市場規模從根本上取決于快遞單量的多寡。
目前,中通的快遞單量市場占有率近20%,韻達快遞的快遞單量市場占有率近16%,申通快遞的快件單量市場占有率約12%,而順豐的快件單量占比不到8%,“兩通一達”以后都用自有快遞柜品牌后,豐巢的使用率將大幅降低。
誰能想得到,為了占穩智能快遞柜市場,這些年順豐等合作企業先后對豐巢投資數十億,在今年五月份和中郵速遞易的重組中,豐巢還讓出了部分股權,但是現在看來,豐巢在智能快遞柜的市場地位還是有可能削弱?
◆ “兩通一達” 自有快遞柜兇狠來襲!
過去,“通達系”只是第三方快遞公司的合作方,他們承運的快件可以放在豐巢,也可以放在菜鳥。
但是,申通旗下自有快遞柜品牌喵柜、韻達的蜜罐、中通的兔喜不約而同地浮出水面后,第一選擇當然是使用自有品牌的智能快遞柜了。
“兩通一達”中,最早布局智能快遞柜的是中通。2017年,中通在全國啟動了兔喜超市的項目加盟,為了配合兔喜超市的商品存放,推出了兔喜快遞柜,隨后,兔喜快遞柜逐步對外開放。
2018年雙11期間,韻達推出了自有智能柜品牌蜜罐,目前已積累了一年多的運營經驗。今年年初,為了解決旅客在火車上的物品存放問題,蜜罐就已經在部分火車站投放了一批小型智能柜。今年疫情發生后,在無接觸配送服務的推動下,蜜罐在4月上線了外賣自提柜。
2019年7月,申通以3000萬元注冊了上海喵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為喵柜的主體。目前,喵柜的進展神速,第一批喵柜已經出現在河南農村。
和豐巢一樣,兔喜、蜜罐、喵柜也是開放智能柜平臺,直接奔著盈利而來的,所以,這些智能柜平臺上線后,當然會承擔起“兩通一達”甚至“兩通一達”以外的快遞公司的快件存放業務。
而以“兩通一達”當前在民營快遞市場中壓倒性優勢的體量,智能快遞柜市場的最后王者,也只能從他們之間產生。
◆ 那些年,智能快遞柜市場的“合縱”和“連橫”
中國民營快遞公司之間的關系,一直是剪不斷,理還亂,特別是在智能快遞柜這方面。
2013年5月,阿里、順豐、申通、圓通、中通、韻達等共同組建了菜鳥網絡。
一年后的2015年6月,順豐、申通、中通、韻達、普洛斯公司共同投資5億元,用于研發和運營“豐巢”智能快遞柜,其中順豐持股35%,是豐巢的最大股東。
商業戰場上人與人的關系,就是這么微妙,“通達系”一開始加入了菜鳥,后來又和順豐“另起爐灶”,但是又想兩邊都照顧到,原因也很簡單: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隨后,豐巢和菜鳥的業務競爭加劇,雙方的矛盾開始激化,特別是在阿里不斷投資“通達系”的情況下,“通達系”最后也不得不靠邊站隊了。
于是,2018年6月,在韻達與申通第三次增資豐巢半年后,兩家企業同時發公告稱,將其所持有的豐巢股份轉讓給深圳瑋榮,申通、韻達不再持有豐巢的股份。
與此同時,“四通一達”宣布增資菜鳥旗下的浙江驛棧,菜鳥驛站版智能快遞柜于2018年8月公開亮相。
而在和豐巢完成股權上的切割后,因為自我品牌的運營經驗不足,這些年“通達系”的快件存放業務還是和豐巢合作,這意味著“通達系”每年還得向豐巢上交一定管理費。
“通達系”的收派和派件成本本來就低,還得因為智能柜向第三方上交管理費,這種局面,遲早是要打破的。
所以,這時兔喜、蜜罐、喵柜的加速推進,也就可以理解了。
◆ 變局已經開始!
“通達系”此時加快開拓快遞柜市場,分析起來,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自己的末端大數據不能受制于別人。
其實,不管是快件放到豐巢還是菜鳥,“通達”系都擺不了自己的末端大數據由別人掌握的局面,在企業大數據成為核心要素的今天,這對于企業的長期發展顯然是有風險的。
其次,經過前一段時間“豐巢快遞柜收費”的普及教育,“通達系”也認識到,智能快遞柜是可以通過運營實現盈利的,而自己有這么高的市場占有率,為什么還要讓別人切走自己的蛋糕?
第三,普及智能快遞柜有國家政策支持。
最近,國家和地方政府明確發出了普及智能快遞柜的信號。比如說,北京規定,符合標準的智能快件箱每組補助金額不超過1萬元,符合規定的快遞分揀中心單個網點補助金額不超過30萬元,這樣,快遞公司對智能快遞柜的投入大大降低,此時不入局,更待何時?
◆ 最后,以智能快遞柜為點,可以撬動更大的市場。
今年3月的國務院會議上,已釋放出快遞進村的信號。雖然目前農村市場的消費力比城市市場弱,但是,隨著政策的明確,電商平臺布局下沉市場的力度也會加大,隱秘而龐大的農村市場是所有人都不想放棄的。
可以肯定的是,隨著“通達系”自有快遞柜品牌的陸續入場,國內智能快遞柜市場很快將迎來風云震蕩,這注定會是繼2018年豐巢和菜鳥“吻別”后,最讓人期待的一次深刻變局了。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