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正處在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歷史時期。特別今年開始研究制定“十二五”規劃,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作為 “十二五”規劃的重要內容,將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內涵極其豐富,不僅僅包括產業結構、需求結構和要素投入結構的調整,而且也包括市場發展格局、流通格局、企業經營模式的調整與轉型。對于我國鋼鐵流通業發展格局也將不可避免地出現重大歷史性變革。
一、市場發展格局將由快速擴張期步入后擴張期
“十二五”時期,我國鋼鐵產業將進入后擴張期。在這個階段其產業發展的特征是擴張與轉型并存。在我國加快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條件下,我國鋼鐵市場仍處在擴張階段,但市場擴張的速度開始放緩。這是因為,在我國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新形勢下,我國將逐步實現三大轉變:一是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二是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三是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這“三大轉變”,將使我國經濟發展由外延式擴張轉向內涵式提升的基本軌道,對鋼鐵等主要基礎性原材料需求強度將逐漸轉弱。我們預計我國鋼鐵市場消費的峰值(飽和量)在7-8億噸之間,這一峰值很可能在“十二五”末期就會達到。因此對于我國鋼鐵市場發展格局的變化,我們要有充分的準備,要適應市場發展變化,加快企業經營方式轉型。
二、市場流通格局將在生產與流通的博弈中凸顯流通的先導作用
市場進入后擴張期以后,流通行業將成為我國鋼鐵產業鏈上的重要支撐力量,其先導性地位和作用將日益突出。可以預見,“十二五”期間,我國鋼鐵流通行業整體發展水平將成為影響我國鋼鐵市場發展和平穩運行的主導因素。
在市場快速擴張期,需求呈現加速增長,產品不愁銷路,鋼鐵生產企業,作為資源供給方,掌握著較多主動權、話語權。既使如此,由于流通行業貼近市場,擁有一定的資本規模、專用的交易技術和成熟的流通網絡,可以大大降低市場交易成本、提高整個社會的交換效率,這期間流通行業的主渠道作用仍然較為明顯。從我們掌握的材料來看,最近幾年,流通企業銷售的市場份額,一直保持在65%以上。市場進入后擴張期以后,需求增長相對平緩,加之鋼鐵需求又具有較為明顯的分散性和差異性,市場對專業化服務要求越來越高,流通行業的主渠道作用將會進一步鞏固和增強,對引導生產、銜接產需、提高社會化大生產效率和質量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將會日益突出。
三、流通企業格局分化明顯,做大做強做優將成為企業發展的生命線
近幾年來,我國鋼鐵流通企業經營規模整體擴大,同時企業分化也十分明顯。當前來看,我國生產資料流通企業規模,包括鋼鐵流通企業的規模已經形成四個層次:
第一層次是銷售收入超過千億元的企業,以中國五礦、中國中鋼、中鐵物資集團、浙江物產、天津物產等企業為代表,這些企業將成為我國生產資料和鋼鐵流通行業的“首領”;
第二層次是銷售收入超過300億元以上的企業。包括中國誠通、上海百聯生產資料事務部、廣東物產、徽商集團等企業,這些企業是我國鋼鐵流通行業的骨干力量;
第三層次是銷售收入100億元以上的企業。包括幾十家國有及民營企業。這些企業是我國鋼鐵流通行業的主力,具有較大后發優勢和成長潛力。
第四層次是銷售收入100億元以下的多數企業,這批企業穩定性較差,市場步入后擴張期以后,將會進一步加快分化、調整、重組步伐。一些企業在市場中將加快成長,一些企業由于經營模式單一,缺乏市場支撐力量,則會被市場所淘汰。
在流通行業加快分化、重組的過程中,企業一定要把做大做強做優作為企業發展的詹羅目標。做大是基礎。流通企業必須做大。流通企業不做大就沒有市場,就沒有規模效益,就沒有較強的資源配置能力,就缺乏發展的基礎;做強是關鍵。任何一個企業,無論規模有多大,效益有多好,其背后一定有一個具有競爭力的支撐體系,也就是企業的經營模式。面對市場發展格局變化,企業只有通過不斷創新經營模式,才能不斷提高競爭力,才能不斷發展;做優是目標。要在做大、做強的基礎上,持續提高企業的效益和效率,逐步形成企業的品牌和文化,打造出“我有人無”的核心競爭力,使本企業走向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做大做強做優,是經濟學中“黑洞效應”。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實踐和應用。所謂“黑洞效應”,就是一種自我強化效應,當一個企業達到一定的規模之后,就會像一個黑洞一樣產生非常強的吞噬和自我復制能力,把它勢力所及的大量資源吸引過去,而這些資源使得企業更加強大,形成一個正向加速循環的旋渦。
美國的沃爾瑪就具備這樣的特征。沃爾瑪具有遍布世界各地的銷售網絡。截至2009年5月,沃爾瑪已在全球14個國家開設了7900家商場,員工總數達210萬人,每周光臨沃爾瑪的顧客達1.76億人次。它的銷售能力異常強大。其年銷售額相當于全美所有百貨公司的總和,而且至今仍保持著強勁的發展勢頭。它的銷售能力是如此強大,強大到全球主要的供應商如果要在世界市場上擴大銷量,就避不開沃爾瑪,不得不成為它的供應商,而隨著加入企業的增加,沃爾瑪的規模更大,對零售終端的影響力和控制力更強,就會迫使更多的供應商不得不進入沃爾瑪的體系。這樣對供應商來說,沃爾瑪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其深陷其中的“沃爾瑪之繭”。沃爾瑪自1962年成立,在短短的幾十年中獲得了如此迅猛的發展,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中國的流通行業就需要這樣的“沃爾瑪”。培育中國“沃爾瑪”,根本途徑就是要做大做強做優,只有這樣流通行業的先導性作用才能真正發揮出來。
四、流通方式在創新中將形成多元化的格局,成為影響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市場進入后擴張期以后,市場擴張空間日漸縮小,這將形成倒逼機制,推動鋼鐵流通業流通方式創新與應用。從美國鋼鐵物流發展的經歷來看,其發展最快的時期就是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鋼鐵業達到飽和的時期,期間新興流通方式不斷涌現。我國鋼鐵業也正面臨這樣一個轉型期。未來鋼鐵流通業中的主體將主要是復合型企業。這類企業將承擔起鋼鐵產品從出廠后到到達客戶之前的價值鏈中分銷、物流、金融、物業、電子商務等環節的組合性增值服務。該類型鋼鐵流通企業打通了流通領域中分銷、物業、金融服務、物流服務、電子商務的各個環節,最大限度地實現了價值鏈各環節的高度協同,其市場觸角更多伸向了終端客戶,代表著現代鋼鐵流通服務企業經營模式的主方向。
在今后的發展中,預計以下模式將逐漸獲得推廣和應用。
一是貿易加物流的模式。即一些具有資金實力的大型流通企業開始探索供應鏈集成供應模式。即從原材料采購與供應為源頭,為鋼鐵產業提供原材料采購、倉儲轉運、流通加工、信息服務、集成配送的全程物流服務模式。
流通業向物流方向延伸發展的空間巨大。據統計,我國鋼鐵物流成本占整個鋼鐵產品成本的20-30%,而發達國家只占10%左右。因此,我國的鋼鐵物流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間。到目前為止,我國仍然沒有一家規模較大的專業化的鋼鐵物流公司。作為第三利潤源的物流業,在整個鋼鐵流通中,起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貿易企業積極探索向鋼鐵物流業轉型,有著巨大的現實意義。
二是貿易加物流加金融的模式。近年來,我國的鋼鐵貿易企業通過金融服務方式拓展業務,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國內多家鋼鐵貿易企業,甚至物流企業參與到整個鋼鐵流通服務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保兌倉業務。保兌倉業務是通過鋼廠,貿易商和銀行的三方參與,相互擔保,形成一條完整的利益鏈。這種方式有利于降低貿易商的融資成本。據測算,通過保兌倉業務的實施,貿易商的融資成本平均為萬分之五,這對資金密集型的鋼鐵貿易來說,極大地緩解了資金壓力,擴展了業務。
三是貿易加流通加工的模式。即一些與最終客戶聯系密切的企業開始發展流通加工與配送服務,以此增加增值服務能力。
在美國、歐洲、日本等鋼鐵生產和鋼鐵消費大國,鋼材流通已經改變了傳統貿易為主的模式,轉向了以供應鏈管理、加工增值等服務為業務重點的模式,普遍實現了經營的規模化、網絡化、社會化、信息化。如美國最大的金屬加工配送企業瑞森公司年銷售額為22億美元,在全美國各州、加拿大、墨西哥和亞洲等地都有加工網點,計達80余個;德國的蒂森克虜伯曼內克斯在全球擁有180個聯合公司,在60個國家設有600個點。
四是鋼鐵現貨與中遠期合約電子交易模式。遠期合約交易,可以規避市場風險、發現價格,對穩定市場運行具有重要作用。電子交易,以信息和網絡技術為支撐,企業通過數字化平臺可及時獲取并處理供應鏈上的各種信息,可以提高對消費企業需求的反應速度,大大降低流轉、結算、庫存等成本。現代化的鋼材流通業應實現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流通組織結構的扁平化, 在實現流通路徑最短、流通成本最低、流通效益最優的同時, 有效地滿足用戶個性化、多元化的需求。
總之,隨著我國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我國鋼鐵流通產業將迎來升級轉型的關鍵時期,其業態和盈利模式等諸多方面都將出現重大變革。未來鋼鐵流通企業之間的競爭,將由資金實力、產品品牌、資源通道等方面的競爭,逐步轉向戰略選擇上的競爭。通過選擇不同的盈利模式,構建不同的戰略性競爭優勢,改變現有的傳統要素層面的競爭,將是今后一段歷史時期,我國鋼鐵流通企業在競爭形式上的突出變化。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