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和美團要“分手”了?究竟有何玄機,老狐得研究一下。
騰訊發布 2022 年 Q3 財報的同時,宣布以分發特別紅利方式,將其所持有約 10 億股美團股票分發給股東,分派比例為 10:1。
按照美團 11 月 16 日收盤價每股 162.3 港元的價格,相當于騰訊派送了 1500 億作為“分手費”。
2014 年首次入股美團起,騰訊與美團曾保持著密切的合作,后者補齊了騰訊在本地生活業務布局上的缺位。
而這一次的持股比例降低,也宣告著二者的關系或將弱化。
實際上,今年 8 月便已傳出“騰訊將減持美團”的風聲,只不過騰訊否認了傳聞。
僅僅過了三個月,傳聞就變成了現實,騰訊和美團的這次分手,各方說法不一。
有人認為,這是“好心分手”,“騰訊此番操作水平很高,避免了現金分紅,為過冬留足了糧草。”
經濟寒冬,就算是騰訊這樣的大地主,余糧也不夠多啊。
但也有一種說法是,騰訊是因為“雙反”(反壟斷、反資本無限擴張)的影響,才選擇這么做。
騰訊配合監管政策,不斷收縮其在互聯網平臺領域的觸角,以避免平臺與平臺之間的所謂“聯盟”關系。
不管怎么說,主動退出,總比被罰出去要好。
最近一年,騰訊就減持了 6 家上市公司,特別是去年減持京東之后,不少人都猜測下一個是美團、拼多多或 b 站。
話音剛落,騰訊和美團的分手,就此到來。
目前,騰訊還是 sea、唯品會、新東方、華誼兄弟等互聯網上市平臺的重要股東,持股比例分別為 18.70%、9.48%、1.58% 和 4.99%。
雖然份額不等,但對這些平臺,騰訊都減持了股份。
騰訊會否像對美團那樣,對拼多多、快手、b 站等騰訊系平臺進行減持,目前還不得而知。
但有分析人士認為,這樣的減持措施不會停止。
騰訊當初入股美團,目的是為了豐富微信支付的應用場景,提升微信支付的競爭力,
從最開始的京東,到后來的美團,滴滴,拼多多,騰訊的投資方向,一直沒變。
這些企業,都是屬于“有巨大潛力的成長型”,當被投企業有持續自籌資金能力時,騰訊會適時退出。
騰訊投資自 2020 年至今,一共投資了 528 家公司,行業涉及游戲、文化娛樂、新零售、人工智能、醫療健康、社區團購等多維度。
這些企業中,有 70 多家已上市,超過 150 家成為市值或估值超 10 億美金的獨角獸。
在騰訊投資的數年間,京東、美團均實現了突破性的成長,獲得了市場的大量份額。
如今兩家公司市值,合計約兩千億美元,已經是行業的絕對巨頭,不會因為騰訊的減持而發生資金變化。
另一方面,與京東、美團、拼多多等平臺的深度綁定,微信支付的競爭力也力壓支付寶,穩坐移動支付的頭把交椅。
從雙方的角度來看,騰訊的投資,基本是屬于雙贏局面,即使現在減持,短時間內也不會造成什么波動。
不管是“留余糧”還是為了配合監管,在經濟下行的今天,騰訊的投資應該會逐漸趨于保守。
大灑金錢的時代開始過去,自給自足的日子已經到來,在老狐看來,以后就是企業們各顯神通的時刻了。
參考資料:
野馬財經:分京東、發美團,“騰訊系”成為過去時
Tech 時代:騰訊與美團的“分手費”——1500億
財富 FORTUNE:騰訊減持美團,風向變了?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