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創新進行時:新基建重構新時代
近年來,新名詞紛至沓來,讓人眼花繚亂。新零售、新技術、新制造、新能源、新物流、新時代 新金融、新物流、新通路、新經濟、新時代……。最近又提出了新基建,到底新在何處?
為什么現在把產業、企業、社會形態等各類要素,都統一以“新”冠之?是無聊之舉?是喜歡整新名詞?是才盡詞窮?還是確有必要?
本專題的上一篇文章:【物流】王繼祥:什么是新基建本質?物流是如何成為新基礎設施的?中我們講到,新基建本質是“智慧基建”,新基建讓基礎設施升維,增加了“智慧的維度”。隨著新的智慧基礎設施的建設,經濟社會已經更換了新的底盤支撐,社會形態都需要在新的基礎設施上重構,這個重構的過程是推動創新物種大爆發的過程。
在新的基礎設施上重構經濟、社會、行業、企業、個人……,推動了大變革與大創新,催生了新零售、新制造、新能源、新技術、新金融等等無數個“新”。其實,其實如果能夠準確地用概念概括當前的變革帶來的各類現象,我是反對用“新XX”來概括的。因為新是相對概念,比如二十年后再看今天稱之為的新零售,二十年后再看還是新零售嗎?
但是,由于“新”是社會形態重構中呈現的基本特征,目前這些“新”的特征正在重構中、變動中、創新中,重構出來的零售、技術、制造、流通、金融等到底是什么模式?是什么樣子?大家都看不清楚,也不可能有相對完整的概括與描述,雖然有很多人致力于對各類“新”進行定義,但由于創新正在進行時,任何定義與描述都是盲人摸象,有的定義可能描述了象尾巴,有的定義可能描述了大象身體,有的定義可能描述了象牙,與其盲人摸象的去概括定義,不如一“新”了之。
創新進行時具有不確定性,一新了之確有必要。比如:當提出新零售的阿里巴巴致力于線上與線下融合,將新零售聚焦點放在線下,以盒馬鮮生作為新零售范本大力推進的時候。沒想到的是拼多多黃崢,借助阿里巴巴搭建的物流基礎設施(三通一達)和騰訊搭建的信息基礎設施(社交流量),重構了拼多多的新零售業態,實現快速發展和迅速崛起,能說拼多多不是新零售嗎?
在拼多多之前,各位大佬都意識到C2B(消費者到企業)將是未來零售發展新趨勢,提出了“個性化定制”等商業模式,但是個性化小批量需求到企業層面,一定難以通過大生產提升效率,市場需求難以放大,總是小眾。而中國制造業高速發展,產品生產加工能力世界第一,我們能生產出質量很好的產品,但沒有品牌,只能為世界大品牌代工。如何讓社會大眾也享受到中國生產制造能力帶來的紅利?拼多多利用信息基礎設施的社交流量聚集整合C端需求,把小需求變大需求,對接中國眾多為品牌商加工制造品形成的生產能力,實現了“拼工廠”的批量化生產;同時利用三通一達等物流基礎設施,實現企業售出的產品配送到消費者的連接(P2C),這就是在新基建上重構的新零售業態啊。今后還可以拼物流、拼供應鏈吧。
再以最近殺入電商領域的美團為例,利用自己即時配送體系的新基礎設施,服務本地商業門店,實現本地門店與消費者的直接連接,發展實物電商,實現網購的半小時配送到家。這樣就把本地所有商品門店都做為了自己的前置倉,把本地門店都搬到了自己的電商平臺,這種在新基礎設施基礎上重構電商新模式,實現本地電商的創新,不也是新的零售業態嗎?在這個業態上,不僅可以實現門店到消費者連接,還可以實現門店到門店連接,發展門店調撥業務。這種電商,把傳統的連鎖、超市、商場傳統的零售體系都作為自己本地電商的后臺,如果這個創新進展順利,會不會今后從本地延伸,借助本地消費大數據,為各門店提供供應鏈整合等服務?
總之,在新基礎設施上重構新業態的創新正在進行時,一切都有可能,新事物將層出不窮。
二、什么是傳統基礎設施,驅動新基礎設施變革的動力是什么?
基礎設施是現代經濟社會的底層支撐系統,現代社會經濟體系架構在基礎設施之上。了解基礎設施變革,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傳統的基礎設施,新基礎設施有了那些新變革。
傳統的基礎設施是為社會生產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務的物質工程設施,是用于保證國家或地區社會經濟活動正常進行的公共服務系統。它是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一般物質條件,是國民經濟各項事業發展的基礎。根據定義,傳統概念的基礎設施指的是水利、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管道、電網等物質工程設施。
我們知道,隨著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信息技術高速發展,基礎設施開始軟硬結合、虛實一體,向智能化、網絡化方向發展,推動了互聯網與物流成為了新時代經濟社會的基礎支撐,成了新的基礎設施。關于智慧物流如何成為新的基礎設施上篇文章(【物流】王繼祥:什么是新基建本質?物流是如何成為新基礎設施的?)已有詳細分析,今天重點分析以互聯網為基礎的信息網絡是如何成為基礎設施的。
互聯網成為基礎設施經歷了如下幾個發展階段:
1、信息互聯網時代:以互聯網為特征的信息網絡一開始是信息傳輸的技術手段,局限于信息產業范疇,傳統行業借助互聯網促進信息溝通,推動信息化建設。
2、銷售互聯網時代:互聯網進入商貿流通領域,推動了商流與信息流融合,產生了電子商務變革,進入了銷售互聯網時代。
電子商務的變革影響巨大,促進了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在商貿領域應用和發展,但銷售互聯網變革仍處于虛擬數據空間。
3、物流互聯網發展:電子商務交易的完成需要進入實體世界,通過物流完成實物交易。物聯網技術推動了互聯網與物流網實現虛實融合,推動了物流互聯網發展;
4、產業互聯網發展:互聯網的邊界通過物流向下游延伸,鏈接了門店、商超、社區,推動了線上與線下銷售融合,出現新零售變革;互聯網邊界向上游制造業延伸,出現產業互聯網變革,推動新制造變革,推動全球智能制造發展;
5、信息網絡成為基礎設施:互聯網落地,推動了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在互聯網中集成應用,互聯網成為經濟社會底層的操作系統,推動了新時代虛實結合的智慧基礎設施網絡化發展。
根據上述分析,我們知道,驅動基礎設施的變革核心動力是連接。萬物互聯互通,讓互聯網由技術手段變成基礎設施,并集成了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等新技術,推動社會形態在互聯網上重構,腸胃新時代創新的基本動力。
三、多角度觀察新時代,為什么基礎設施變革才是新時代本質?
考察我們所處的時代,可以從發展角度、技術驅動角度、生產消與流通度、基礎設施角度等多個角度來考察。具體如下:
1、從發展背景角度:中國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主要特征:消費升級與分層、懶人經濟、綠色發展等等
2、從技術驅動角度: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自動化、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物種大爆發,驅動著新零售與新物流創新發展;主要特征:數字賦能、互聯互通、跨界創新等
3、從生產與流通角度:智能制造、產業互聯網、服務互聯網、重構人、貨、場,無人零售、物流先行、即時物流、新通路變革等創新層出不窮;
4、從基礎設施角度:透過現象看本質:到底哪個角度才是時代“新”本質?我們知道經濟社會是架構在基礎設施上的,社會發展大背景帶來了新的需求;技術驅動給基礎設施變革創造了條件;生產流通的創新讓互聯網與物流網落地;互聯網與物流網落地成為經濟社會基礎支撐推動了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創新與變革帶來了經濟社會在新的基礎設施上重構,出現創新物種大爆發,創新層出不窮,這才是“新”時代本質。
四、為什么新基礎設施理念比新基建投資還重要?
目前,探討新基建文章都聚焦在新基建投資,把新基建投資當做新機遇。但是我們知道,新基建投資不能普惠所有企業。一是能夠拿到國家新基建投資的企業一般是大企業。二是新基建投資能夠帶來的需求也不能普惠所有企業,絕大多數企業將與新基建投資無緣。
那么是不是絕大多數企業都與新基建無關呢?絕不是!我認為,新基建是建設新的基礎設施,基礎設施既然是現代經濟社會的底層支撐系統,現代社會經濟體系既然都架構在基礎設施之上。如果隨著新基建的發展,企業新的基礎設施底盤支撐升維,企業如果沒有新基礎設施理念,推動企業發展創新,讓企業在新基礎設施上重構,必將脫離時代,被歷史淘汰。
所以,對絕大多數企業來講,新基礎設施理念比新基建投資機遇更重要,企業需要更新觀念,變革傳統基礎設施理念,建立新基礎設施新思維。
我們前面講過,這個新時代,一起都在重構變革中,正處在創新變革進行時,很多創新變革模式都難以把握,很多的創新模式都需要不斷試錯,誰也不知道到底哪種創新會突然爆發,迅速崛起。但是,萬變不離其宗,我們可以從新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虛實融合、智慧透明等根本特征,明確新基礎設施新思維,用新思維指導我們在新基礎設施上重構企業新生態,就可以實現迭代創新,實現超越。新基礎設施新思維就是指導我們在這個不確定的時代尋找確定的發展路徑的指路明燈。
那么新基礎設施主要有哪些新思維?我初步總結如下:
1、全面連接新思維:新基礎設施基本特征
傳統的基礎設施一般是靜態的、物理的。新的基礎設施具有流動性、數字化、服務化、網絡化新屬性。以實體網絡的基礎設施為基礎,以“互聯網+物聯網”為載體,以信息流+物流提供基礎服務,形成的經濟社會底層操作系統,具有智慧的屬性。新基礎設施的本質特征是連接,是信息的連接和物流的連接。
連接突破了行業邊界,推動了跨界創新;連接帶來了信息流、產品流、資金流、物流融合,將重建新的價值鏈和競爭格局。連接推動了企業內部組織的深度溝通,將推動企業新型的企業組織形態高效協同;
連接推動虛實世界融合,讓傳統的物理系統有了信息的感知、分析、決策、運籌、學習、提升和自動執行的功能,推動物理世界智慧的覺醒,讓我們進入智慧時代;
新的基礎設施就是連接的深化帶來的變革,把傳統基礎設施通過互聯網鏈接起來,把經濟社會中的信息、物流、金融的基礎服務連接起來,推動了新零售與新物流變革。
2、無界思維:新基礎設施帶來產業邊界變革
新的基礎設施具有網絡化與流動性,打破了傳統經濟社會的邊界,在無邊界的基礎設施上重新架構企業生態、產業格局,一定要具有無界思維,千萬不要受傳統的企業邊界或行業邊界的思維限制。目前各類跨界的顛覆式創新,都具有這一特征,羊毛出在狗身上,讓豬買單也具有了合理性。
創新方向:無界零售、生態系統、平臺經濟體
無界之界在哪里:企業核心能力是企業在新的基礎設施上重構新生態,進行創新發展的新邊界;
3、流量思維:新基礎設施運營創新路徑
新的基礎設施具有流動屬性和網絡屬性,網絡節點是新基礎設施的關鍵,是流量樞紐或流量入口,所以基礎設施節點思維又可以成為入口思維,也是重要的互聯網運營思維?,F實中有如下幾大流量入口:
互聯網平臺流量入口:互聯網平臺連接八方,可匯集廣泛信息資源,形成信息網絡的核心樞紐,建立龐大的流量池,在新的基礎設施支撐下,開展無界的服務,甚至可以形成龐大的數字經濟體。
本地生活流量入口:鏈接本地消費者,可以把控了本地生活服務流量入口,匯集本地生活的信息資源與物流資源,疊加無邊界的服務生態,通過新基礎設施網絡,全面向上游供應鏈擴張延伸相關服務;
線下門店流量入口:線下門店是零售服務的主要場景與流量入口,連通與把控線下門店網絡,聚集區域流量,對接互聯網平臺,是新零售的創新方向之一;
社交網絡流量入口:通過拼團形式可以建立社交的社群流量入口,利用新基礎設施網絡向上游供應商延伸
通用產品流量入口:利用計算機、手機這樣信息處理智能產品建立流量入后,形成新生態,如蘋果。今后產品互聯網的制造業服務化發展,也會出現很多新模式。
4、智慧進化思維:新基礎設施帶來的迭代升級
新基礎設施是虛實結合的智慧基礎設施,連接會產生智慧,智慧推動經濟社會變革與進化。進入到智慧時代,未來的進化主線將是智慧的進化,這將帶來很多顛覆式變革。
其實我們人類就是虛實結合的智慧體,幾百上千年來,人類的進化不是我們身體四肢的硬件進化,二是智慧的大腦的進化。
進入新的基礎設施時代,在新基礎設施上重構企業、產業、經濟、社會,也將會重新定義我們的社會,預計未來智慧進化將成為企業、產業、經濟、社會升級進化的主要方向,重新定義企業、產業、經濟、社會。
軟件定義物流:目前物流領域出現的智慧進化主要特征就是軟件定義物流。物流系統虛實結合,數據驅動,軟件是控制與運籌物流系統的中樞,物流系統運行在智慧的軟件系統之上,軟件的迭代升級推動物流系統的迭代升級。
軟件定義新零售:未來零售業創新變革也主要體現在智慧進化,軟件重新定義零售,出現零售大腦驅動零售供應鏈,變革產業價值鏈,推動供應鏈高效協同的創新。未來,將智慧定義新世界!
5、共享思維:新基礎設施帶來的資源配置新趨勢
互聯互通的新基礎設施,天然具有共享的基因,共享思維是新基礎設施運營的重要思,維,必將推動共享經濟發展。
共享物流資源:共享物流資源,有幾十種創新模式,是目前物流創新發展的新趨勢;
共享設施資源:便利店與物流前置倉融合共享,即使銷售場景,優勢物流云倉網絡的前置倉,貼近消費者,對接即時物流,推動融合創新;
共享數據資源:目前共享數據資源的云服務模式已經成為阿里、騰訊、亞馬遜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共享商業基礎設施:阿里、騰訊已經充分認識到基礎設施共享服務的特點,利用這一特點不斷的延伸他們智慧商業基礎設施服務,不斷整合線下零售企業,共享他們的商業基礎設施。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