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乳業風波不斷,越來越多的中國媽媽將目光投向“洋奶粉”,而風波背后的中國本土奶粉是否真的與洋奶粉相差甚遠?中國乳業抑或嬰幼兒奶粉行業真的沒有可以讓人信賴的企業?記憶中“小時候的味道”真的一去不復返了?作為“新聞學子走基層”暑期實踐團的一員,我們帶著這些疑問,走訪了知名嬰幼兒奶粉企業飛鶴乳業,希望能夠在這家 50 年來一直保持著零安全事故的優秀企業找到答案,尋回“小時候的味道”。
身為非業內人士,我也略知“得奶源者得天下”的道理。回看中國乳業的大小風波,多次皆是“禍起奶源”,而據飛鶴克東牧場副總經理羅清華的介紹,奶源也確實是影響奶粉質量的一大關鍵因素。對于飛鶴而言,能夠保持 50 年的安全生產紀錄也得益于企業對“奶源”的精益求精,特別是花費了飛鶴人多年心血打造的全產業鏈。羅總坦言,這條嬰幼兒奶粉領域的唯一一條全產業鏈為飛鶴的優質奶源打造了有力的保障。
好奶源從牛“飲食”抓起
飛鶴認為,提升奶源質量,不僅要通過牧場解決牛的品種和管理問題,更要解決牛吃什么的問題,因此飛鶴將產業鏈上游延伸至農場,即飼草種植和飼料加工,從奶源的源頭做到自主掌控,確保供給給牧場奶牛的每一份伙食都健康且營養。
飛鶴牧場奶牛的飲食都來自于綠色農場專供。飛鶴攜手專業的農業公司從事著飼草種植及飼料加工的工作,所有作物均嚴格執行綠色標準。目前,農場所種的青貯及玉米完全能夠自給自足,紫花苜蓿的粗蛋白含量高達 21% ,達到國際特級苜蓿標準。
好奶源由科技作支持
為更好把控奶源安全,飛鶴借鑒歐美先進的牧場模式,通過打造原生態牧場孕育優質奶源,為一貫好奶粉把好奶源關。
首先,飛鶴從國外引進品種純正、產奶量高的荷斯坦奶牛,采用 TMR (全混合日糧)飼養方式,以有“蛋白質之王”美稱的紫花苜蓿和蒸汽壓片玉米等飼草飼料喂食奶牛,幫助其全面吸收營養元素;其次,牧場對奶牛進行嚴格的跟蹤管理,通過每頭奶牛的電子身份識別系統( RFID ),記錄每頭奶牛的詳細信息;在擠奶環節,飛鶴引進了世界最先進的擠奶設備,進行全封閉真空擠奶;而在擠奶過程中,工作人員會藥浴乳頭以避免污染,舍棄擠出的頭三把奶更是為奶源的安全又搭起了一道堅固防線。
好奶源用速度作保障
有專家稱,鮮奶細菌的大量滋生多出現在加工之前的儲存環節,因此,縮短儲存時間將有效地避免可能出現的菌落超標、變質等問題。飛鶴全產業鏈下形成的獨特 “ 2 小時生態圈”優勢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生態牧場剛擠出的鮮奶 10 分鐘內降至 4 °暫存,通過全封閉低溫安全運輸車, 2 小時即可運至工廠,沒有儲奶罐這一中間環節,減少了二次污染。據了解,目前這個時間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走訪飛鶴的最后,羅經理還邀請我們品嘗了剛擠下來的牧場鮮奶,剛入口就感受到一股淡淡的香味,相信如此負責任企業產出的如此好奶源,一定能夠帶我們找回“小時候的味道”。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