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物流標準化的推進路徑、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
雖然很多人都知道標準與標準化的概念不同,但在實際工作中也常常混淆二者的區別,把標準等同于標準化,把編制標準作為標準化的核心工作。
一、物流標準與物流標準化
雖然很多人都知道標準與標準化的概念不同,但在實際工作中也常常混淆二者的區別,把標準等同于標準化,把編制標準作為標準化的核心工作。即使國家權威機構在獎勵有突出貢獻的標準化先進人物時,其核心的評價往往都是看編制了多少標準,而不是看在促進標準的推廣應用上做了什么貢獻。
推進物流標準化的工作不僅僅是制定物流標準,其重點應該體現在物流標準的“化”上。“化”這個字是人部首的邊上有一個匕首,標志著這是一種規范和強制性的行為。物流標準化重在標準的推廣應用,必要時甚至需要帶有一定強制性,絕不是編制很多標準就達到物流標準化目標了!
物流標準化的重點在企業,企業是標準化核心,是推動標準化的主導力量。物流標準化工作中企業標準也是推廣應用的主體,企業實施的物流標準體系中,往往企業自身制定的標準與規范占70%以上。
國家層面推動物流標準化工作,最重要的關注三點,即:安全性、強制性、基礎性,其中安全性和強制性標準,往往有專門的國家管理機構監督與執行。國家層面的物流業務管理與指導部門推動物流標準化的關注重點應該是物流基礎性標準。
關于如何評價標準的水平,在實際工作中,往往是企業標準要求最高,尤其是一些具有技術指標要求的標準,好的企業執行的往往是高于國家標準的企業標準;到了行業的標準層面,由于行業標準需要全行業都應該能夠達到要求,標準指標就會有一定妥協,其要求就差一些了;到了國家層面,標準指標應該全國企業都應該達到的要求,其要求甚至可以低于行業標準要求。
這標準水平評價方面很多人認識有誤區,往往覺得國家標準水平是最高的,行業次之,企業標準水平最低,總覺得把自己的標準上升到國家標準層面才表示企業標準水平高。
二、物流標準化的推進路徑
國家物流標準體系是按照功能、對象、行業類別三個維度制定的,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2018年發布的《中國物流標準目錄手冊》,目前中國物流標準體系表中的國家、行業和地方編制的物流標準已經有1093項,已經很多了,也很完善了。
但目前物流行業普遍認為中國物流標準化水平很低,很多方面無標準可循,于是又紛紛去推動新的標準的制訂。如果調查一下物流企業,在1093個物流標準中有多少標準已經在實際中應用,估計很少,其中大部分物流標準只是放在檔案中的文件而已。這是值得關注的現象。
標準化是推動中國物流創新和規范發展的主要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汪洋主席等國家領導人都在多種場合提出要大力推進物流標準化的工作,把物流標準化放在物流工作的首位,是抓住了中國物流發展的關鍵問題。
物流標準怎么“化”?如何盡快提升中國物流標準化水平,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也開展了大量的調研,做了很多推進工作,其中最有成效的我認為是商務部等部門大力推進的中國商貿物流標準化專項行動計劃。該計劃的事實為中國物流標準化探索出了一條最好的推進路徑,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獲得了企業普遍的好評,值得總結和宣傳。
商務部在推進商貿物流標準化的時,面對一千多個物流標準,沒有胡子眉毛一把抓,更沒有以編制物流標準為主線,而是重要的基礎性標準推廣應用為主線,政府積極有為,重點解決物流標準化中市場失靈的問題,同時又讓市場起決定性作用,激活市場機制系統推進物流標準化。
具體做法是以托盤為抓手,制定商貿物流標準化專項行動計劃,從物流作業對象“物”的標準化抓起,以單元化物流為主線,以托盤標準為基礎性核心標準,重點推進物流倉、儲、配、搬、揀選過程中車廂、周轉箱、產品包裝、物流包裝、倉儲或為等物流單元尺寸規格與托盤標準協同,以托盤標準為抓手來解決物流運作中基礎性標準的統一問題,在此基礎上系統推進商貿物流標準化工作。這一工作方針體現了抓住關鍵、重點突破、以點帶面、系統推進的宗旨,非常正確。
我們知道,物流的作業對象是“物”,物流作業對象“物”千奇百怪,如果不對物流作業對象“物”通過物流包裝進行規范和分類,物流作業將紛繁復雜,物流系統難以互聯互通,物流效率難以提升。但是,如何規范物流作業對象,面對不可預知的千奇百怪的物,顯然統一包裝規格標準強制執行是不可行的,因為市場中總有例外;但放任自流,純任市場自我調節,大部分能夠規范的物流品類也難以統一產品包裝模數,物流作業對象規格混亂,難以碼垛、儲存、搬運、配送;最后形成多種規格體系,物流系統之間難以銜接,物流作業效率永遠難以提升。這就是市場失靈的關鍵,是物流提升效率的關鍵,因此,物流中“物”的標準是物流最基礎性標準,需要政府積極有為,解決這一問題。根據這一思路,考慮到物流系統間接口交換的物流單元一般都是托盤,因此以托盤標準化為抓手就抓住了關鍵。
商貿物流標準化的推進路徑如下:
1、物的標準化:以托盤標準化為抓手,推動托盤、物流周轉箱、貨架、車輛車廂、集裝箱、產品包裝模數等系列標準協同規范和標準統一,大幅度提升物流效率;
2、流的標準化:在物的單元標準化基礎上,通過把物流單元作為計量單元、信息單元、訂貨單元,推動帶托運輸、帶托配送;推動物流作業流程、服務流程、商業流程標準化。
3、鏈的標準化:在“物”和“流”的標準化基礎上,通過對“物”的單元統一標碼標準,解決萬“碼”奔騰帶來的物流信息領域物品編碼雜亂無章和信息孤島等問題,推動供應鏈上下游的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與互聯互通,在此基礎上推動供應鏈的標準化;
4、網的標準化:物流是鏈接制造業與客戶終端的基礎網絡,在物的標準化、流的標準化、鏈的標準化基礎上,物流標準與物的生產標準、流通標準對接,實現物流業與制造業、商貿流通業信息融合,系統推動智慧物流網的標準化。
三、物流標準化發展現狀
自2014年底商務部、財政部、國家標準委開始全面推進商貿物流標準化行動計劃以來,商務部等部門從物的標準化起步,向流的標準化、鏈的標準化逐步深入,實現了一年一個腳印,一年一個進步,逐步發展,系統推進,受到了企業和地方管理部門的積極響應和大力支持,取得了巨大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物流基礎標準的推進真正成為了百年大計和千年大計,其對未來的影響不可估量。
在商務部等部門全面推進下,目前全國不僅標準托盤的比例大幅上升,很多商貿物流企業的上下游的物流系統標準開始銜接與統一,帶動了一些制造企業產品包裝模數的改進,以適應物流托盤運輸、儲存與搬運;隨著商貿物流標準化發展,也帶動了郵政等部門行業標準與托盤標準相銜接與協同;促進了國家運輸車輛內外廓尺寸標準的修訂,實現了與托盤標準銜接;帶動了中國陸運集裝箱標準尺寸與托盤運輸標準的協同與統一;推動了鐵路系統單元化物流與物流標準化的發展;等等。
當然,我們知道,基礎性標準應用非常難,涉及不同部門和領域,涉及上下游企業,涉及不同的利益主體,涉及企業物流系統的改造等等。目前商貿物流標準化剛剛起步,標準托盤應用比例還很低,帶托運輸的比例更低,物流標準化工作任重道遠。
物流基礎性標準涉及物流上下游企業,是一個系統工程,企業自身無法推進,市場自發調節必將帶來基礎性標準不一和混亂,帶來物流系統難以互聯互通,物流效率難以提升,一旦形成難以改變的利益格局,就像鐵路軌道標準不統一一樣,將成為物流運作中永遠的痛點而無法解決,這一工作必須由政府來組織推進。隨著物流標準化基礎工作的不斷深入,當社會上物流各環節物流標準逐步協同統一之后,市場的力量才能發揮作用。例如:當企業包裝模數與托盤標準協同時,會降低制造企業產品流通的物流成本降低,就會推動企業產品包裝模數的標準化;當車輛車廂內外廓尺寸都適合帶托運輸,能大幅提升物流效率后,就會推動帶托運輸發展;
經過幾年的商貿物流標準化的推進,中國物流標準化發展到了什么程度?從國家推動的角度,已經從物的單元化標準、流的互聯互通標準、正在向鏈的三流合一與企業供應鏈高效協同標準發展,單元化物流與托盤標準化已經深入人心,流的互聯互通的標準正在打通,商貿領域供應鏈體系正在物流標準化基礎上建立,物流標準化已經取得了實實在在的重大成就。下面分別論述:
一是從“物”的標準化角度看:托盤標準化已經深入人心,商務部聯合10部門已經發布了《推廣標準托盤發展單元化物流》文件,在國家各部門很多關于物流的政策文件也都將托盤標準與單元化物流相關內容納入文件要求。廣大物流企業也認識到了托盤標準化重要性,開始自發的推進托盤標準化。推動托盤標準化的巨大進展也給托盤租賃企業帶來了巨大發展機遇,招商路凱目前市場中租賃托盤池的標準托盤總量已經超過1000萬片,各地區中小托盤租賃公司紛紛創立,立足于本地市場的標準托盤租賃服務。
此外,標準化的物流周轉箱(筐)等單元化載具在市場中也獲得了大發展,各地生鮮蔬果批發零售企業通過租賃物流周轉筐大幅度提升了物流效率,降低了生鮮蔬果的損耗;很多制造企業利用循環共用的標準化周轉箱,既提升了物流與供應鏈效率,也降低了物流成本。
二是從“流”的標準化方面看:帶托運輸已經得到很多企業的認可,通過標準托盤循環共用帶動了按托訂貨,按托交貨,貨物交接免驗貨,促進了物流流程快速無縫銜接。通過物流單元作為最終追溯單元,也帶動了物流信息的互聯互通,推動了智慧物流發展。
三是從“鏈”的標準化角度看:“鏈”的標準化是供應鏈體系建設的核心內容,近兩年商務部通過大力供應鏈體系建設,大力推進物流編碼的統一與規范,通過采用GS1編碼標準,給物流標準單元賦碼,相當于給物流單元設置了一個統一規則的身份證,從而統一了物流各環節的物品編碼不統一的“萬碼奔騰”現象。在統一編碼基礎上,實現了以標準的物流單元為基礎,物流單元即物流信息單元、物流計量單元、物流訂貨單元、物流作業單元,從而實現了供應鏈上下游的四流合一與高效協同。
四、商貿物流標準化存在問題與推進措施
中國物流標準化工作雖然取得了重大成效,但還任重道遠,仍存在很多問題,推進商貿物流標準化工作永遠在路上。
1、“物”的標準化方面:
存在問題:首先,在“物”的標準化方面,標準化托盤應用比例還不高,一些試點企業標準托盤租賃僅僅局限于自我使用和靜態租賃,不利于帶動上下游物流標準化的發展。也有一些企業雖然在一定的物流區域內,通過租賃托盤和帶托運輸,實現了區域內的托盤循環共用,實現了按托盤訂貨、門店送貨,但標準托盤的循環共用仍局限在本地區域,跨區域的托盤循環共用不多。在單元化物流筐的應用方面也存在類似情況。
此外,由于物流作業對象“物”的外觀與尺寸設計,產品外包裝尺寸設計重點在制造業領域,雖然在商務部大力推進下,已經影響了一部分企業修改產品包裝設計,讓產品包裝設計模數與托盤標準協同一致,便于產品堆垛碼托,便于應用標準化托盤,但這種情況還是個別情況,如果不從源頭:產品包裝設計開始推進物流標準化,也將影響物流標準化的深入發展。
在物流標準化服務領域,目前封閉式的托盤租賃打企業發展很快,眾多區域性小租賃公司紛紛創立并獲得發展商機。但是封閉式的托盤租賃系統由企業建立,難以建立廣覆蓋的托盤租賃網絡,在二三四線城市大租賃企業考慮經濟效益不愿意設置網點,區域性小租賃企業為本地提供租賃服務時,產品帶托運輸跨區域循環時,只能使用一次性托盤,小企業缺乏跨區域托盤租賃的回收能力。
建議下一步重點推進措施:
一是大力推進多式聯運與綜合運輸的帶托運輸,大力發展鐵路運輸中的帶托運輸;鐵路運輸領域通過帶托盤運輸可以大大擴展帶托運輸的經濟距離,可以提升多式聯運與鐵路運輸裝卸效率;
二是全面落實10部委發布的《推廣標準托盤發展單元化物流》的文件精神,與工信部銜接,在發展現代制造業過程中大力推進產品包裝模數的標準化工作,從源頭推進物流標準化;同時,制造業企業內部物流標準化工作也非常重要,也是提升制造業物流效率的基礎,有很大的市場基礎與發展空間,推動制造業標準托盤和物流周轉箱應用也需要大力推廣。
三是積極推進社會化開放式的托盤與周轉箱(筐)循環系統建設,統一開放式標準托盤的質量、檢驗、交換、評估等標準,在此基礎上建立中國開放式托盤循環共用體系,提高托盤循環共用系統的網絡覆蓋。區域性中小租賃公司需要通過中國商貿物流標準化聯盟形式加入開放式托盤循環共用系統,在本地區域可以繼續推進標準托盤租賃,跨區域的帶托運輸托盤可以通過開放式系統,由異地的中小租賃公司代為回收和再租賃,利用交換形式實現異地托盤的交換,對異地交換的托盤數量差異部分,可以根據評估標準和開放式托盤循環系統運營規則,進行按二手托盤價值統一評估結算。
四是考慮到物品的差異和大小,在商貿物流標準化基礎上,在符合單元化和標準化原則基礎上,可以根據實際產品的具體情況,在符合標準化托盤尺寸模數基礎上,可以推廣半托盤、和大(雙)托盤的應用。
2、“流”的標準化方面:
存在問題:在“流”的標準化方面,目前主要問題還是物流系統的銜接標準問題。實體物流的銜接與互聯互通主要問題體現在不同運輸方式之間的標準銜接,物流與商流的標準銜接,物流與制造業標準銜接等方面。
建議下一步重點推進措施:
一是結合行業與產品特點,推動結合產品特點與行業特點,建立帶托運輸中托盤堆碼垛的TIHI標準,通過TIHI標準的統一,全面推進帶托運輸發展;
二是從物流源頭制造業開始,結合商貿領域供應鏈體系建設,全面推動制造業、物流業、流通業單元化物流標準的銜接,打通實體物流流動中的“腸梗阻”。
我認為上述措施中,TIHI標準化可作為最重要推進措施。
3、“鏈”的標準化方面
根據國務院和各部委發布的文件精神,推進供應鏈體系建設的重要目標是實現供應鏈的高效協同。物流標準化是推進供應鏈高效協同的最重要基礎。經過多年物流標準化的推進工作,以標準托盤和周轉箱為單元進行訂貨、計費、收發貨標準單元,以全球統一編碼標識(GS1)為物流單元賦碼標準,推動了托盤、周轉箱由包裝單元向數據單元和數據節點發展,促進供應鏈中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融合。但是實現了三流融合之后,更重要的是實現信息數據傳輸與銜接順暢,具體體現在物流信息標準化方面。
存在問題:在物流信息標準化方面,目前電子商務領域通過電子面單和一單到底,徹底打通了電子商務物流系統的信息流互聯互通,極大提升了物流信息化與智慧化水平,但在合同物流和商貿物流領域,物流單據標準混亂,物流系統信息流難以互聯互通,成為制約商貿物流信息標準化的主要障礙。
由于傳統的ToB物流領域,各環節貨物交接訂單雜亂,不僅還沒有實現物流單據標準化,更沒有實現單據電子化,物流訂單規格不一,物流系統的數據結構也不能統一,不同的物流信息系統數據接口也不能統一,物流信息系統難以直接對接聯通,物流單據信息不能夠通過直接掃單據上二維碼自動錄入。
不解決物流單據標準化與電子化,物流信息流互聯互通和全鏈條流程數字化就難以實現。沒有數字化何談物流全鏈路的網絡化與智能化?沒有網絡化與智能化如何實現供應鏈高效協同?
建議下一步重點推進措施:
一是大力推進商貿物流單據標準化,在物流全鏈路實現標準單據一單到底,為一切流程數字化,一切數據流程化打下基礎;
二是大力推進商貿物流單據電子化,在此基礎上,完善物流與供應鏈信息系統的數據流通與系統對接,建立智慧與高效協同的數字供應鏈;
4、企業標準化建設方面
上面談了國家與政府推進物流標準化路徑,提出了一些問題與建議。但正如開篇我所指出的,物流標準化的主體在企業,國家推動物流基礎標準的統一,為物流系統互聯互通與高效協同打下基礎,真正的物流標準化發展關鍵是企業、應用是企業、創新是企業、受益的還是企業。
快遞物流流程標準化的創新推動了快遞業加盟模式的組織變革,推動了快遞物流業高速增長;零擔運輸領域等服務標準創新,推動了零擔服務業定點航班等模式發展;貨運行業的單元化運輸模式創新,推動了小集裝箱等運輸模式快速發展,推動了小集裝箱前置分揀變革等等。
在物流基礎性標準統一規范以后,企業應根據自身業務特點,結合企業實際建立企業內部全系列的物流標準體系與作業規范,提高企業物流服務水平和效率。
存在問題:目前中國物流企業自身標準化建設意識淡薄,對標準化理解有誤區,大部分企業沒有建立企業自身完善的標準體系,有的企業雖然重視自身標準建設,但在標準化方面也有誤區,認為企業標準水平不高,總覺得只有把企業標準上升到國家標準才顯得有水平。也有很多企業,雖然也制定了很多標準與規范,但并不重視企業標準的應用,企業標準與規范文檔制定完即束之高閣,缺乏企業內部標準的培訓、監督、執行與考核。
下一步建議重點推進措施:
一是企業首先要重視自身標準與規范體系建設重要性,大力推進企業標準化創新,推動企業制定、執行高于國家標準的企業內部標準,并在市場上做出公開的聲明。
二是建議企業配合國家標準化工作,將企業標準與國家標準銜接,提高企業標準化水平。
三是建議物流企業在內部標準化建設中推動物流標準可視化工作,通過現場圖片把企業內部標準展示出來,讓標準看得見。在標準宣貫中也可以通過視頻等形式生動形象的宣傳標準,應用標準推動物流企業標準化發展。
四是鼓勵企業參加ISO等國際和國內標準體系認證,通過標準化認證提高企業標準化水平。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