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工程機械的產品質量在競爭中得到提升,無論是外觀造型和表面質量、技術配置、產品可靠性,都縮短了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目前,我國工程機械銷售量和銷售額雙雙超越美國、日本、德國位居世界第一位。
一、受益于行業的快速發展
目前,全行業規模以上生產企業有1400多家,其中主機企業710多家,職工33.85萬人,固定資產原值668億元,凈值485億元,資產總額達到2210億元,2009年平均利潤率為7.51%。
我國工程機械銷售量和銷售額雙雙超越美國、日本、德國位居世界第一位。我國工程機械自給率從“十五”期間的70%左右,提高到目前的80%以上,逐步實現從制造到創造的跨越。包括裝載機、挖掘機、汽車起重機、壓路機、叉車、推土機、混凝土機械等一大批工程機械產品產量躍居世界首位,我國成為了真正的世界工程機械制造大國。另外,因地鐵城軌建設、高速鐵路建設、風電建設等特殊工程作業需要,盾構機、旋挖鉆機、大型工程起重機、大型混凝土箱梁運吊設備等超出了常規發展速度,成為新的增長點。
生產集中度顯著提高,銷售額10億元以上的企業銷售收入占全行業總額達85%,而2005年只有22家,占行業銷售總額的比重為40%。
大型工程機械集團增長高于行業的平均水平,2010年銷售收入同比增長52.39%,利潤同比增長86.98%,100億元以上的企業突破10家(徐工、中聯、三一、柳工、山推、龍工、廈工、小松中國、斗山中國、日立建機、神戶制鋼)。
二、受益于企業的科技進步、自主創新
三、受益于工程機械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
我國工程機械產品技術水平按質量、控制技術、節能、環保、安全及作業效率等方面,大體可分為高、中、低端三個檔次的產品。高端產品,動力配置選用國際先進的發動機;關鍵液壓及部份傳動部件采用進口件,或在國內優秀配套;信息化控制元件包括電子元件、液壓元件、傳感元件等也都選用國際品牌產品。這樣開發出來的整機產品技術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近。中端產品,這類產品國產化率一般達到85%以上,產品開發主要選用國內的配套零部件和原材料,整機可靠性與國際先進水平比較,差距較大,是目前國內市場上的主打產品,生產企業多,產品同質化和相互模仿比較嚴重。低端產品,主要是以低價成本為目標,產品技術配置較低,故障率高,能耗高,排放指標都在國Ⅰ標準以下,存在安全隱患圓盤造粒機。這類產品包括簡易農用工程機械在內,國內銷售量達到40多萬臺。按產業政策,在“十二五”調結構中,這類產品應屬于待改造或逐步納入淘汰之列。
四、受益于工程機械產品質量的明顯提高
工程機械產品質量在競爭中得到提升,無論是外觀造型和表面質量、技術配置、產品可靠性縮短了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特別是產品可靠性明顯提高,如今中、高端產品的可靠性指標平均提高了100多小時。根據國家工程機械質量監督中心的檢驗報告,平地機平均無故障時間達到711小時,內燃叉車達到418.5小時稀土礦烘干機,機重10噸以下的液壓挖掘機達到782小時,都比以前有較大幅度提高。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