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工商局對北京食品流通領域抽檢中發現不合格食品18個,思念三鮮水餃確定被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問題批次為20110628106A,上黑榜的“思念”水餃由鄭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生產。據了解,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一種重要病原菌,可引起多種嚴重感染。
目前該公司給出的說法是水餃出廠時每批都會進行檢測,沒有發現問題,“有可能是流通環節出現了問題。”同時也已經在全國下架該批水餃,消費者可以到購買商處退貨。如果消費者因吃了水餃發生問題,思念方面會進行賠償。工商部門方面已對思念方面罰款5萬元。
從思念方面的對這次“問題水餃”事件的善后處理來看似乎是做的“天衣無縫”了,但一句“有可能是流通環節出現了問題”,卻和前不久家樂福出售的“含糞大米”廠家給出的說法卻如出一轍,該廠家的說法也是“可能是運輸途中儲存不當導致大米變質。”那到底事實的真像是不是這樣的呢,目前我們還不得而知,但我們可以知道的是,生產商既然知道自己產品對運輸的要求會比較高,很有可能在運輸途中“變質”,那么一開始為什么不做好萬全的準備呢?就算是在運輸途中有疏忽,未來的及檢查,而后商品上架時什么還沒有發現問題呢?為什么還要等到工商局抽檢時才發現在運輸過程中就已經出現的問題呢?等于就是說,產品從出庫到消費者手里,生產商和超市方面都沒有進行過相應的檢查,甚至可以說就算是知道產品有問題也不下架,存僥幸心理以為能賣出去就是好的。在此,只能說消費者真的傷不起了,同時還想說你們賣掉的是自己苦心經營起來的企業的信譽,而不是“問題水餃”本身了。作為常常被指出問題的,夾在這中間的物流到底還要為多少企業背多少次的黑鍋呢?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