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5中國物流高層論壇,到2010年、2011年第一、第二屆中國-東盟物流合作論壇,不少物流專家都提出要積極發展中國-東盟第三、第四方物流。
何為第三第四方物流
第一方物流是指生產企業自己做倉儲、貨運。第二方物流是指生產企業聘請相關車隊、租用倉庫等來做倉儲、貨運。第三方物流是指由物流的供方和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務的物流運作方式。目前所發展的就是這種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是在第三方物流之外的物流功能整合,是一個物流供應鏈的集成系統。一般情況下,第四方物流主要由政府搭建物流平臺,目的是為促進地區物流產業發展,為供需雙方及第三方物流提供信息等服務,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和有效整合資源,并依靠第三方物流供應商、技術供應商、管理咨詢及其他增值服務商,為客戶提供獨特而廣泛的供應鏈方案。
經濟全球化的當今世界,物流供應鏈管理日益復雜,單靠第三方物流來組織已經遠遠不能保持物流的高效運作,必須采用合作而不是直接控制的方法來獲得更好的物流能力。第三方物流能夠為客戶提供相對于第一、第二方物流企業更優的服務,卻不能提供相對于行業或供應鏈的全局最優解決方案,因此第四方物流需要對現有資源和物流運作流程進行整合和再造,從而達到解決方案所預期的更優目標。
同時,與第三方物流相比,第四方物流服務的內容更多,覆蓋的地區更廣,對從事物流服務的公司要求更高,這些物流服務公司必須不斷開拓新的服務領域,保證產品更快、更好、更廉地送到需求者手中。
中國-東盟物流具有
第三第四方物流特點
與經濟快速發展相比,中國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后,與第四方物流的發展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在第二屆中國-東盟物流合作論壇上,有專家披露,2010年中國社會物流總額和物流業增加值分別達約125萬億元和2.7萬億元,與2005年相比雙雙實現了總量翻番,年均增長21%和16.7%。
然而,中國國內規模化、網絡化、集約化、專業化、多層次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尚未形成。2010年,中國物流費用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約為17.8%,高出發達國家1倍左右。國內領先物流企業與跨國物流企業相比,無論是規模、品牌、盈利能力、國際市場份額,還是物流提供能力、服務創新能力、運作模式、供應鏈管理能力等,均有很大差距。這實際上對發展我國第三、第四物流提出了新要求。
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全面啟動,及“零關稅”政策的普遍推行,中國和東盟之間的物流日趨頻繁。在中國與東盟物流合作中,當然不排除第一、第二方物流的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性,然而中國-東盟物流更多是區域性跨國物流,因而具有第三、第四方物流特點。面對自貿區發展的競爭,第一、第二方物流已經難于滿足中國與東盟物流合作發展的要求,應逐漸以發展雙方第三、第四方物流為主。
2010年首屆中國-東盟物流合作論壇形成的《中國-東盟物流聯盟宣言》,實際上就是強調發展中國與東盟的第三、第四方物流。其內容包括充分發揮中國-東盟各國政府在物流發展中的作用,在政策上扶持物流產業的發展;建立中國與東盟物流合作長效機制、協調機制,以便更有效地開展相關合作,促進中國與東盟區域經濟發展,加強國際間的協作配合;整合中國-東盟物流資源,建立社會化、專業化的物流系統和物流公共信息平臺,資源共享等等。
在2010年和2011年舉行的兩屆中國-東盟物流合作論壇上,與會代表都提出要推動中國與東盟物流的標準化、現代化和便利化,采取多種合作方式推動中國-東盟物流業的快速、健康發展,以及設立中國-東盟物流合作基金,包括政府投資、國際金融組織和優惠貸款以及其他金融機構的資金支持等。這些也體現了中國-東盟發展第三、第四方物流的特點。
積極發展中國-東盟
第三第四方物流
在2005舉行的中國物流高層論壇上,與會物流專家提出了加快發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的不少建議。北方交通大學物流研究院王耀球認為,要推進物流網絡化戰略、一體化戰略和全球化戰略,尤其要努力實現中國物流業與世界物流業的共同成長,構建中國的全球物流和供應鏈網絡,構筑全球物流服務能力和全球物流服務體系,使中國物流業有效地支撐中國制造業和貿易由大向強的轉變。
在第二屆中國-東盟物流合作發展論壇上,廣西物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張福利認為,為了加快發展具有跨國特點的中國-東盟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中國與東盟各國政府需要協調一致,在土地、稅收、政策、資金等方面給予物流企業相應扶持,便于各物流企業在區域內布局、成長,完善區域供應鏈管理系統,共同促進區域社會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建立由中國與東盟各國政府牽頭的區域物流合作協調機制,消除物流業發展的行政、區域壁壘,努力營造現代物流發展的宏觀環境。
作為中國-東盟物流合作重要橋梁的廣西,正在依托鋼鐵、有色金屬、糧油食品、裝備制造等特色產業集群,加快建設一批大型物流園區,重點完善商貿物流、工業物流、煤炭礦石物流、農產品冷鏈物流等專業化物流體系。這些舉措將為發展廣西與東盟的第三、第四方物流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防城港市市長莫恭明說,大力發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及國際物流、保稅物流,要出臺扶持物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營造一流的物流軟環境,積極引進知名物流企業,加快經濟腹地“無水港”的網絡布局,構建立足北部灣、輻射中國內陸、面向東南亞的中國-東盟區域物流中心。
發展中國-東盟第三、第四方物流涉及行業多,范圍廣闊。對于中國與東盟物流來說,由于諸多存在問題的影響,使得物流作為促進中國和東盟各國經貿發展的功能未能完全發揮。因此,發展中國與東盟的第三、第四方物流,推進中國-東盟物流一體化進程,更需要中國與東盟各國建立一系列物流基礎性保障體系。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