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商務部條約法律司表示,《不正當低價出口行為調查和處罰規定(暫行)》(以下簡稱新《規定》)最快有望在今年10月份出臺。
盡管早在今年5月10日,商務部就將《不正當低價出口行為調查和處罰規定(暫行)》(修訂草案)公布在其網站上公開征求意見,然而,時至今日,新《規定》仍未出臺。商務部表示,“因為牽涉的方面太多了,我們還在和有關商會、協會,企業以及律師事務所進行最后的協商。”
出臺前后
其實,1996年當時的外經貿部就已經出臺了《關于處罰低價出口行為的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舊《規定》)。然而,促使商務部下決心再出臺類似法規的原因也是源自這部舊規定,因為它不具備什么操作性。
而直接的導火索是商務部去年接到的一個申訴。
2006年8、9月份的時候,美國惠而浦公司的一紙訴狀送到了商務部條法司。作為一家家電生產商,惠而浦認為中國天津的一家合資企業銷往美國市場的窗式空調價格過于低廉,影響了該公司在美國的窗式空調銷量。因此惠而浦試圖通過舊《規定》,要求取消這家公司的外貿經營權。
雖然在舊《規定》中,最嚴厲的懲罰措施便是取消企業的外貿經營權。然而,當2003年商務部成立以后,已經沒有資格去取締任何企業的外貿經營權。這部已經和時代脫節、同時缺乏操作性的法律引起了條約法律司的注意,也直接加速了新《規定》的立法進程。
同時,對于商務部來說,出臺新《規定》還有另外一份考慮。
“政府有責任、也有義務維護公平的對外貿易秩序。”商務部條約法律司的榮處長表示,少數企業為了進一步增強出口競爭力,采取降低產品出口價格的方式進行銷售的不正當低價出口,這種行為不僅直接導致對外貿易秩序的混亂,也危害了企業自身的長遠發展和整個行業秩序。
事實上,低價出口給中國企業已經帶來了嚴重的危害,中國產品自1979年首次遭遇外國傾銷指控,2005年全球對我國發起的反傾銷訴訟有663起,位居全球之首。也是在2005年,中國對外貿易有1000億美元的順差規模,使得人民幣升值面臨空前的壓力。
出臺難度
去年11月,新《規定》就已經完成了第一稿。然而,新規的出臺并不像人們想像的那么順利。“我們擔心結果和設想的不一樣。”商務部表示。
最直接的擔心是原本打算規范對外貿易秩序,結果反而成為國外反傾銷的直接證據。
新《規定》出臺以后,商務部會進行主動調查,裁決某些有不正當低價出口行為的企業;然而另外一方面,商務部所進行的低價處罰,卻有可能成為國外機構對中國產品反傾銷的直接證據。
更加復雜的是,也許商務部處罰的只是部分企業,但是國外機構可能會將低價出口的行為擴展到整個行業,“他們甚至可能對全行業提出反傾銷訴訟,只是在測算時給予不同的反傾銷稅率。”
商務部研究員梅新育也有這個擔心,“新《規定》是為了降低遭到國外反傾銷的風險,因為出口國政府本來并無這種義務,出臺這樣一個條例,我們自己要承擔額外的成本,如果不是為了減少國外的反傾銷,那就沒有出臺的必要了。”
如何認定低價也是新《規定》必須面對的難題。
在實際的調查取證過程中,“商務部考慮也許有的企業生產成本就是很低,才能把出口價格壓得那么低。”按照草案規定,被調查產品以低于該產品單位平均生產成本與平均管理、銷售和一般費用總和的價格對外出口的行為被認為是不正當低價出口行為。然而讓商務部感到為難的是,在界定低價出口方面,到底是以某一個企業的歷史價格情況為準,還是以某一個行業的價格情況為準。
此外,低價出口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還牽涉到就業問題。
條約法司在去企業進行調研的時候,發現特別是一些民營中小企業,低價出口的情況很普遍,“對他們來說,機器運轉,工廠開工就很滿足了。”然而,一旦這些企業被界定為低價出口,就立刻面臨倒閉問題。而企業倒閉隨之帶來的失業問題也是商務部不愿意看到的。
企業反應漠然
對于不正當的低價出口行為,許多企業都深有體會。
北京大華天壇有限公司的李經理稱,前一段時間,有一家德國公司在網上發貼說要進口針織成品,當時就引來了上百家企業報價。“因為我們公司和這家公司有長期的貿易往來,所以我報了一個很合理的價格:每件5.1美元,可是不久后他們拿著另一企業的樣本過來要求降價,我看了這家企業的樣本,覺得質量不錯,但是4美元多一點的報價,讓我嚇了一跳,這可是零利潤啊,弄不好要虧很多的。”李經理無奈地說,最終因為另外一家企業的報價過低,在反復交涉以后,大華天壇不得不降到4.95美元出售。
然而,對于新《規定》的出臺,大部分企業卻并沒有那么熱情。
“我們會考慮通過行業協會內部解決,如果要訴諸法律手段,就不必要了吧。”安徽一家叉車公司的總經理說。目前,這家公司的產品出口量位居國內前茅,而他也很清楚國內某些叉車公司采用低價出口的行為進行不正當競爭,但是這位老總依然不愿意利用新《規定》進行舉報。
還有一些企業對于新《規定》的出臺不甚感冒。奧康集團新聞發言人許兆凱表示,“我們企業走的是高端路線,那些企圖用超低價格出口的企業和我們根本不構成競爭。”
對于企業心態,商務部有關人士分析認為,首先,低價出口在中國出口企業是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其次一些企業走高端路線,不愿意也覺得沒必要做行業內的出頭鳥。“他們只是不知道,對別人的不正當低價出口行為進行處罰后,會給自己帶來什么好處。”
值此新春佳節之際,中國物流產品網全體成員給物流界同仁拜年,祝大家新春愉快,合家歡樂!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