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2022年貨車司機從業狀況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正式發布?!秷蟾妗分刑岬?,70.39%的貨車司機反映2022年運價相比上年總體降低。運價低迷正困擾著貨車司機們。
據分析,運價走低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貨車司機們角色的轉變——他們的身份從稀缺資源變成了基本資源。
上世紀90年代,中國經濟進入快車道,公路貨運需求增多。那個時代國內貨車很少,會開車的人也不多,貨多車少,不愁找貨。貨車車主和貨車司機成為行業中的“香餑餑”,是妥妥的稀缺資源。
“那時候,根本就不愁沒活,很多貨主也對我們非??蜌??!痹鴰煾嫡f,他20年前跑貨車,自己雇傭的司機都是高薪,福利待遇也很好。最主要的原因是,當時市場好,貨車少,對貨車的需求量也大。
“那時候,一輛貨車要比一套房都值錢?!迸芰?0年貨運的江西某物流公司負責人陸先生表示,他的第一輛貨車購置于1992年,因當時國內市場貨車的保有量比較低,因此貨車業務不斷,利潤也高。
之后的很多年里,貨運市場在不斷發生變化:物流園進場要收費;貨源逐漸被信息部把控,司機想拉貨要交信息費;聽說干貨運挺掙錢,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這個群體,大家開始“搶單”了,想要拉一單好貨源還要給信息部“塞紅包”。
稀缺資源變成了基本資源,這種反差引起不少貨車司機心理上的落差,職業認同感和自豪感不斷減弱,這個階段的司機群體風光不再。
近些年,國家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衡量經濟發展的指標從“快速”轉變到“質量”,推動國民經濟“軟著陸”,產業結構不斷升級,過剩產能被取締,隨之背后的物流運輸業也在不斷發生變化。
隨著市場上金融方案的不斷完善,大貨車購車門檻降低,原本因資金不夠沒進入物流行業的群體,可以很方便的從金融機構借錢買車,物流行業準入門檻進一步降低,舉債入行、盲目入行,貨車司機群體越來越龐大,供需關系就此打破,從貨多車少,變成了車多貨少,以至于發展成“運力過剩”的局面,運價走低自此不可避免。
直到貨運平臺出現后,讓整個貨運市場更透明化,貨主發貨,司機接貨,信息透明更平等,提升了貨車司機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運價走低對司機的影響。有些人說貨運平臺把運價搞低了。事實上,這是因為信息透明之后,以前可暗箱操作的灰色空間沒有了,運價看起來也就低了。但是大家想過沒有,正因為信息透明了,暗箱操作沒有了,所有人才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貨源是公開的,選擇對自己有利、高匹配的貨源,利用好平臺提供的各種工具,完全可以提高貨運效率,降低空駛率,比起以前來實際上要“真香”得多。
“馬達一響,黃金萬兩,轱轆一轉,金錢成串”的時代早已遠去,這是社會不斷發展的結果,貨車司機們必須擺正心態,以更積極的態度面對未來的挑戰。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