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
我國城鎮化已逐步形成,城市的發展對物流提出了新的要求,優化城市空間組織,促進城市物流可持續發展,助力新時期城市高質量發展,成為主要課題,本文就此談幾點思考,不妥之處,敬請指正。
一、城市化進程中的物流挑戰
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都是以城市為中心的,全球的城市化率超過60%,我國的城市化率已達到55%。“十四五”規劃末,我國的城鎮化率將達到65%左右,到2035年將超過70%,屆時將有超過10億人生活在城市中。
不僅如此,城市規模也在擴大:2019年,我國超過10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群占比為28.5%,到2025年超過10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群將達到32.5%,2035年接近40%,城市群、都市圈和中心城市等重要經濟增長極的引領作用將會更加強化。我國城市將不可避免地遭遇到環境與發展的巨大挑戰,其中物流是重要一項。一方面,大城市,特大城市的貨運需求正在隨著重工業和制造業的外遷和服務業不斷增加而逐漸降低。另一方,電商的崛起,生活質量的提高,對城市配送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傳統的物流模式已無法滿足當今社會城市物流發展的需要,亟須探索新型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物流模式。城市物流的環境影響不僅包括污染物、噪音,也包括對生態系統和城市形態的負面作用。既有短期的、快速響應的影響,也有長期的、緩慢變化的影響。理解城市痛點主要影響因素,結合紐約、東京、巴黎和其他對標城市物流效率提升的最佳實踐案例為參考,優化物流解決方案和思路。要注意的是城市物流必須重視物流層次和尺度,物流品類和內容等,從而更好地解決問題。隨著城市發展和產業升級,人們逐漸認識到,物流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產業,而是維持城市生活的重要基礎設施,是支撐城市正常運轉必不可少的基礎條件,城市物流體系應該成為城市中的公共事業。物流早已經成為城市發展中的核心基礎設施,創新是城市物流體系變化的核心動力,從需求變化到業態變化,從技術變化到模式轉型,要求我們在建構城市物流體系中保持對前瞻技術的應用、隨著城市社會生態體系的變化,城市居民生活的變遷,城市物流規劃和建設必須與時俱進,在眾多的城市發展過程中,其物流體系的建設都是隨著城市的發展不斷變化和升級的,其中要點是理解當下現實中城市居民對物流的需求,居民消費模式的升級以及不斷迭代創新的商業場景推動著物流組織模式的變化。在我國很多區域正在進行城市新區甚至新的城市的規劃建設,例如雄安新區,這些新城或新區猶如一張白紙,給了規劃者和建設者一個巨大的機遇。城市新的物流需求的產生是隨著新商業模式和新技術手段的出現而產生的,城市物流服務的對象主體(門店、末端配送點等)大多處于城市商業區和居民小區,往往道路復雜交錯,人流密集,基礎物流設施缺失,很容易造成交通堵塞問題。
我國最初的城市規劃設計方案都是圍繞以產業(工業)為核心來規劃的;隨后的城市物流規劃突出的是城市商業生活,圍繞商業運作;未來的城市物流規劃要以人民生活為中心,其特點是窄路密網,利于人民生活生產。同時,供應鏈全方位地改變了城市物流,這要求城市加快建設更具適應性的新型物流基建設施,營造安全、穩定、暢通的城市供應鏈環境。城市物流發展需要保持開放的心態,城市物流的發展模式,正在由政府主導、園區模式”再到“市場主導、靈活配置”轉變。由政府負責主導交通空間,倉儲空間交給市場。從企業、政府兩個維度來主導城市物流,更好地符合當前城市物流社會的發展態勢。我國作為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的東方制造中心,一帶一路的倡導者和推進者,需要為數不少的全球物流樞紐,更需要眾多的城市物流樞紐,物流樞紐與城市的關系,可以概括為兩句話:“產業培育物流、物流反哺產業”。
二、物流智慧化落地進行式
2008年11月,IBM首次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從此以后,智慧地球、智慧國家、智慧城市成了全世界炒作的熱點。智慧化城市這個概念越來越具體化,勢必帶來新一輪的大變革,其中就包括城市智慧物流,目前,智慧物流正在城市的發展中落地。
我國大中城市都已提出了建設智慧城市的目標,以改變目前普遍存在的城市問題,所謂“智慧城市”,就是用信息技術使裝備與控制智能化,從而改變城市的發展模式與運作模式,達到提高效率與效益的目的。城市的生產與建設,城市居民的生活,每時每刻都離不開物流,城市物流要自覺向環保、智慧、集約方向變革,現代城市物流業作為一種朝陽產業,其內涵是智慧化。智慧物流是解決城市交通擁堵、減少環境污染、提高城市貨物運輸通達性和質量的重要有效途徑。智慧物流對一個城市來講,應當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超大型城市,人口密集、交通繁忙,推動智慧無人物流發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都非常高。智慧物流是智慧城市的一個組成部分,其融入智慧城市發展,推動智慧城市的建設,著眼于公共利益。城市智慧物流解決方案,包括核心技術和應用場景,因此信息技術的研發與運用是最關鍵的。大城市的科技實力和信息化水平一般都比較高,這為智慧物流的技術應用提供了較好的支持。許多物流企業把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和區塊鏈應用到物流和配送領域,開發出城市物流“大腦”,進而形成城市智慧物流系統,完善了智慧物流基礎設施。智慧物流在智慧城市的運作中應有三個突破,一是交通管理,二是共同配送,三是運輸裝備。大城市發展智慧物流的關鍵在于整合資源、提升技術水平和優化服務質量。物流是供應鏈的一部分,供應鏈管理是物流發展的必然趨勢,智慧物流一定要向“智慧供應鏈”延伸。無人化是智慧物流重要內容,掌握智慧物流無人化發展能力,才是大型城市物流發展的“核心科技”。無人配送等新興產業展現出強大的成長潛力,成為未來城市物流解決方案的主要方向。智慧無人物流系統的普及可以大大降低物流車輛對道路交通的占用,減輕城市交通壓力,大幅降低物流成本,無人駕駛、自動配送無疑是未來智慧城市的主要場景。當然,在城市復雜的情況下推廣無人配送需要注意需求前景,通行規則,以及定位等問題,并探索該如何和諧融入城市生活。
打造智慧化物流城市需要提前布局規劃,搶占先機,而且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政府要發揮引導和支持作用,提供政策和資源保障;企業要積極轉型升級,加強技術研發和人才培養;社會各界要關注物流服務質量,提出建設性意見和建議,推動城市智慧物流的健康發展。以雄安新區、珠三角、長三角、津京冀等區域創新城市群為對象,發展智慧物流,做前瞻性布局,將帶動整個城市智慧物流的快速高效發展。
三,城市物流地下化趨勢
地下物流系統因其前瞻性和創新性吸引了全世界物流人的目光,它將是一場顛覆性的物流改革,也是一個世界課題。
城市地下物流系統( Underground Logistics System,ULS)作為一種具有廣闊應用前景的新型城市物流系統,具有速度快、成本低、全自動化、準確性高等優勢。進入本世紀,國外就開始了對地下物流系統的研究,日本、荷蘭、德國、英國一度取得了不小的成果:瑞士于2017年提出的Cargo Sous Terrain地下物流系統;英國皇家郵政從20世紀初就建成一條37公里長的專門用于傳輸信件和郵包的軌道,現在正計劃利用該系統向牛津街上大超市和商店配送貨物。早在2000年,我國就有專家發表了國內第一部關于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專著,倡導建設地下物流體系;政府也非常重視,在深圳大學建立了未來地下城市研究院,專門研究如何利用地下空間,尤其是地下物流。2018年,我國提出基于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進行的地下貨運系統,被認為是最有可能廣泛應用的系統。總體來說,目前國際上多數還處于地下物流管道運輸系統建設初級階段。地下物流系統,其實就是在地下建造一套物流運輸網,與地面上的前端倉儲和終端配送環節打通,將物流運輸系統由地面轉到地下。從廣義上說,城市地下物流系統,包括地鐵,而地鐵正在城市人流交通運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已有相當成熟的技術和落地方案。從狹義上說,城市地下物流系統,運用自動導向車(AGV)和兩用卡車(DMT)等承載工具,通過大直徑地下管道、隧道等運輸通道,對固體貨物實行輸送的一種全新概念的運輸和供應系統。地下物流的建設,在專家的腦海里,實現方式有下列二種:一是直接在地下進行物流系統的規劃和建設,將包括站內倉儲、分揀、裝卸等區域在內的物流系統在地下重新構建,這對新城市,特別是平地而起的城市很適用,如雄安新區;二是把地上的貨運網絡和地下的貨運網絡結合起來,從成本上來說,具有可行性,對現有城市以這種方式最經濟;更為簡便的是基于地鐵的地下貨運系統,這種模式最大的優勢是減少建設投資。對現有大中城市來說,地上地下結合的模式是一種安全性較高、運輸成本較低的典型方式,有著被廣泛認可的實現場景,無人車或物流膠囊穿梭于地下隧道或大直徑管道,連接起城市物流中心及市內商超、倉庫、工業園、末端站點。
地下物流的優勢可想而知,很好地解決城市物流配送的瓶頸問題,智能化、無中斷的運輸方式,可以使運輸有效銜接,保障運輸的時效性和高效性,采用先進磁懸浮管道技術,整個過程或許只需要個把小時甚至是精簡到分鐘。地下物流系統釋放運能,緩解道路資源矛盾,減少地面配送車輛,城市的交通擁堵問題將大大緩解,尾氣排放少了,更高效,更環保,也是一種安全性更高的物流方式。我國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地下基礎設施工程一直是我國投資的重點領域,當前我國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規模已高居世界前列,這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這為我國地下物流系統的研發與落地帶來利好。目前,我國對地下物流系統的探索正步入一個關鍵時期,以京東物流為代表的國內物流企業已經開始研發自有品牌技術,從某種意義上說擁有構建地下運輸系統的能力。京東物流曾受雄安新區管委會委托,率先對具體區域展開實際的地下物流研究工作。早在2019年,京東嘗試研發地下管道物流,其流程是快遞被裝進一個個連接5G的智能膠囊盒子,通過管道運輸到地下,成群結隊地在城市地下管道里穿梭,這種“膠囊”物流系統是通過把電能轉換為磁動力,既環保又快速。如果京東的嘗試大面積落地,這將是快遞物流業的顛覆性革命,給我們構建了符合中國國情,未來物流的新理念。
地下物流正在得到世界越來越多的關注,但其發展模式還不明確,需要更多理論性知識與實用性技術來支持。我們的地方政府,我們的物流企業,應擁抱這場顛覆性的物流革命,地下物流一旦落地,我們將翻開一個新的篇章,進入一個物流運營新時代。結語:這個時代每天都在日新月異地快速變化,未來會發展成什么樣子我們誰也不敢打包票。城市物流在智慧化,綠色化,地下化的趨勢下高歌猛進,我們需要做的是與當地的發展需求相匹配,進行相關城市的長遠規劃。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