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進一步優化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等有關情況,并回答媒體提問。
我國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新任務
國家衛健委發言人米鋒介紹,當前,隨著奧密克戎變異株致病性的減弱、疫苗接種的普及、防控經驗的積累,我國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新任務。
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出臺了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措施,對風險區劃定和管理、核酸檢測、隔離方式、保障群眾就醫購藥需求、老年人疫苗接種、重點人群健康管理、社會正常運轉、涉疫安全保障和學校疫情防控等工作提出了進一步的優化要求。
米鋒表示,這十條措施,是為了持續提高防控的科學精準水平。執行中要堅決糾正簡單化、“一刀切”,不搞層層加碼,比如,除養老院、福利院、醫療機構、托幼機構、中小學等特殊場所外,不再查驗核酸陰性證明,不再查驗健康碼和行程碼,對于跨地區流動人員也不再查驗,不開展落地檢。各地要按照要求精準落實。
我們以往的經驗有沒有過時?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國家疾控局局長王賀勝表示,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特別是在全國人民群眾共同理解支持參與下,面對新冠病毒這種未知、新發的傳染病,我們不斷地積累經驗。
王賀勝說,近三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有效處置了百余起聚集性疫情,有效應對了五撥全球疫情沖擊,感染率和死亡人數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鑄就了偉大抗疫精神。近三年來,我們先后印發九版防控方案和診療方案,出臺二十條優化措施和進一步優化措施,以戰略的穩定性、措施的靈活性有效應對了疫情形勢的不確定性。近三年來,我們擁有了有效的診療技術和藥物,醫療救治、病原檢測、流行病學調查等能力持續提升,疫苗研發和接種取得積極進展,全人群疫苗完全接種率超過90%,群眾的健康意識和健康素養明顯提升。近三年的抗疫實踐,極大程度保障了全體人民的生命安全,極大程度創造了生產生活條件和投資發展環境,極大程度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這些都為今天的防控工作奠定了堅強的基礎,也為進一步優化完善防控措施創造了條件。
近三年來,我們不斷調整優化防控措施,每一次優化都十分審慎,是建立在此前防控實踐的基礎上,根據實踐發現的問題,深入研究論證;每一次優化都是強調更加科學精準,聚焦病毒特性、國際國內疫情形勢和國內外防控策略變化,因時因勢調整;每一次優化都是以人民為中心,為了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更好地為老年人、嬰幼兒等重點人群提供保障。
為何在二十條措施出臺后,防疫政策再作出新的調整?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表示,疫情防控近三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因時因勢優化完善防控措施,先后印發九版防控方案和診療方案,出臺二十條優化措施,以防控戰略的穩定性、防控措施的靈活性,有效應對了疫情形勢的不穩定性。
李斌介紹,隨著大規模的疫苗接種和新冠病毒變異,病毒傳播力增強,但致病力減弱,給人群帶來的整體健康風險趨于緩和,我國的疫情防控正面臨著新形勢新任務。
此前公布的二十條優化措施,是在科學評估第九版防控方案和國慶假期方案等實施效果的基礎上提出的。實施后,我們密切跟蹤各地實施效果,結合近期各地疫情應對過程中積累的有益經驗和面臨的突出問題,提出了十條針對性優化措施。
新制定的十條優化措施,對群眾關心的核酸檢測,陽性感染者、密切接觸者管理,高風險區劃定封控,老年人疫苗接種和群眾就醫用藥保障,以及學校疫情防控和涉疫安全保障等防控工作進行了進一步優化。
概括來說,十條措施可以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聚焦優化,主要是基于病毒特點和疫情形勢,結合近期各地疫情應對實踐經驗,對第九版防控方案、二十條部分措施的進一步優化;另一類是強調精準,針對當前防控中面臨的突出問題,特別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對第九版、二十條執行不到位、不準確等問題予以糾正,強調更加科學精準。各地要一攬子、一體化統籌推進實施,優化調整的措施按照新要求執行,未調整的措施按照原方案執行,確保各項措施落實、落地、落到位。
總的來看,進一步優化措施是為了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我們將繼續邊防控、邊研究、邊總結、邊調整,走小步、不停步,不斷優化完善防控措施。
調整是主動的選擇還是被動的“放開”?
國家衛生健康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表示,這次的優化并不是完全放開不防,是主動的優化而不是被動的,是針對當前我國主要流行的病毒變異株特點、疫情流行特征,通過對疫情形勢動態的研判,對現行防控措施的成效評價,特別是對二十條實施以后,地方的有益經驗和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總結等因素,綜合考慮所作出的。
梁萬年還指出,優化后的防控措施將更好地適應疫情防控的新形勢和新冠病毒變異株的新特點,進一步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學性和精準性,使防控更具可操作性和針對性,更高效地利用防控資源,更好地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地保障正常的生產生活和醫療衛生需求,最大限度地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地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堅持走小步、不停步,主動優化完善防控政策,是我國疫情防控的一條重要經驗。
梁萬年稱,目前,變異株致病力和毒力明顯減弱,全人群疫苗完全接種率已超過90%,人民群眾的健康意識和健康素養明顯提升,我國疫情防控面臨著新形勢、新任務。這次的優化,正是貫徹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具體實踐,是防控政策持續優化的舉措,通過加強全人群特別是老年人群免疫接種,加強藥物和醫療資源的準備等,進一步提升防控能力,為今后繼續優化完善防控策略和措施、最終戰勝疫情提供條件和保障。
對于新冠患者有哪些治療手段?家庭是否需要儲備藥品?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療應急司司長郭燕紅指出,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傳播速度快、傳染性強、傳播也比較隱匿。但是,隨著病毒的變異,絕大多數的感染者是輕癥和無癥狀感染者,重癥的比例是比較小的。“這幾年,我們積累了大量的臨床診療經驗,對于疾病的治療,我們針對病毒的特點和臨床表現,應該說也積累了很好的治療辦法。”郭燕紅說道。
對于新冠病毒感染者,郭燕紅介紹,首先的治療就是對癥治療。有一部分患者會發熱、咽痛、咳嗽,對于這些癥狀,主要是對癥治療,比如給一些退熱藥,還有一些止咳化痰的藥物。
第二,抗病毒藥物,這幾年在抗病毒藥物的研究方面也有很多的進展,對于普通型或者有進展為重癥風險因素的患者,可以盡早地進行抗病毒治療,以減少向重癥的轉化。但抗病毒的藥物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來服用。
第三,這幾年我們有很好的中醫中藥,在疾病的治療方面,中西醫結合、中西醫并重也是非常重要的。中藥在病毒性感染治療過程當中有著獨特的優勢,所以應該說現有一些很好的中醫中藥也可以作為治療非常好的選擇。
第四,在治療過程中,特別關注的是新冠肺炎的救治與基礎性疾病的治療要同時兼顧,不能因為感染了新冠,就停止基礎性疾病的用藥,比如說糖尿病、高血壓這些患者,日常的治療是不能間斷的。因此,在治療新冠的同時,也要特別關注基礎性疾病的持續治療。
郭燕紅還提到,相關的藥物在新冠治療過程當中是不可或缺的,我們已經要求縣級以上醫療機構,要加強對這些對癥治療的藥物以及抗病毒藥物,包括中藥、西藥等藥物,包括抗原試劑,進行一定的準備。同時,通過分級分類的救治,有很多感染者會選擇居家治療的方式,所以我們要求基層的醫療機構,還有藥品零售網點等也要做相應的準備,這樣來保證藥物的可及性。我們也會通過多種方式,讓大家知道如何使用這些藥物,以及如何使用抗原試劑,來保證用藥的安全。
郭燕紅強調,大家沒有必要去囤積和搶購藥物。隨著整個工作的部署,無論是在藥品銷售網點,還是在醫療機構,這些藥物是充足的。
哪些老年人是接種疫苗的禁忌人群?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工作組組長鄭忠偉表示,中國疾控中心對我國已經開展接種的超過34億劑次、超過13億人的不良反應監測發現,我國新冠病毒疫苗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與我們常年接種的其他一些疫苗相當,而且老年人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還略低于年輕人。
鄭忠偉介紹,目前,我們國家已經累計向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了超過22億劑次的疫苗。從報道當中也可以看到,有30多個國家的元首、政府首腦、政府官員帶頭接種中國的新冠病毒疫苗。全球到目前為止,按照不完全統計,60歲以上老人接種中國的新冠病毒疫苗已超過10億劑次,都非常安全。黨和國家現職領導人都接種了新冠病毒疫苗,而且接種的都是和普通老百姓接種的一樣的國產新冠病毒疫苗。
“有的老年人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有一些擔心,我也可以明確地告訴大家,這些慢性病不是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的絕對禁忌,只要這些慢性病控制得好,處于穩定期,都可以接種新冠病毒疫苗。”鄭忠偉稱。
鄭忠偉還提到,在加快推進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的方案里,也確定了4種不能或者暫緩接種的一些情況。
第一種,老年人在既往接種疫苗有過嚴重的過敏反應時,比如出現過過敏性休克、喉頭水腫等等。
第二種,因為感染性疾病處于急性發熱期,建議暫緩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控制住以后再接種。
第三種,在慢性病的急性發作期,比如說腫瘤患者處在化療期間,或者高血壓患者處于高血壓危象當中,一些冠心病患者在心梗發作期,還有一些神經性疾病的患者處于疾病的進展期,還有癲癇處于急性發作期,建議暫緩接種新冠疫苗,病情穩定后也可以接種。
第四種,因為嚴重的疾病或者慢性疾病已經處于生命的終末期,不建議接種疫苗。
“對于老年人來講,只要滿足條件,一定要加快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做到應接盡接,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鄭忠偉表示。
恢復到疫情前生活狀態需要哪些基本條件?
梁萬年表示,對病毒和疾病認識的進一步加深、疾病危害性的下降、有效的疫苗和藥物的供給,以及應急處置能力和救治能力的提升等,都是恢復疫情前生活狀態的一些條件,或者是關鍵要素。
梁萬年表示,當前,需要特別關注的是病毒的變異、重癥和死亡的情況,要嚴防出現醫療資源擠兌等問題,這些方面我國已經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有些措施也在進一步加強。
梁萬年指出,在當前,要繼續做好一些相關的準備工作:
一是加強疫苗的接種,尤其是老年人群的疫苗接種。
二是要加強藥物的研發、生產、儲備,來滿足患者的用藥需求。
三是要關注病毒的變異,持續監測病毒的變異情況,特別要關注病毒的傳播力、致病力的變化。
四是優化完善醫療救治的方案和資源的準備。比如說分級診療方案落地的相關政策、救治設備、物資、空間、人力資源的準備等。
五是強化基層能力建設。充實基層的專業防控和救治力量,加強居民的健康監測和管理。
六是強化重點場所、重點人群的保護,對醫院、養老院、福利院、托幼機構、中小學等重點機構的人員密集情況要加強管理。老年人群等脆弱人群的抵抗力較弱,要強化對這些人群的保護。
七是加強宣傳溝通,提升個人的健康意識。疫情防控離不開每個人的參與、理解、配合,需要社會同心、同向、同行。
中國什么時候會開放入境防控措施?
米鋒表示,這次優化措施主要是針對國內各地的疫情防控,對于入境人員管理等外防輸入的措施,我們也將依法依規、逐步推進、加快推進,進一步優化完善。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