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中國智慧物流賽道上的頂級賽事,但賽手不是物流企業,而是兩家云科技企業——阿里云與亞馬遜云。
10月13,線上召開的亞馬遜云科技中國峰會上,亞馬遜以現身案例向中國智慧物流與供應鏈人講述《自動駕駛:亞馬遜的供應鏈優化》。已占據中國物流與供應鏈市場云服務約90%份額的阿里云是否感受競爭壓力?
而上月即9月5日,亞馬遜云與央企招商局集團旗下中集集團宣布完成了中集集團SAP系統在亞馬遜云科技上的部署,并將80多個企業級系統遷移至亞馬遜云科技,打造領先的企業信息化基礎架構。
中集集團,2021年以1636.96億元收入居世界500強,在中國500強位居第84名。作為全球最大的集裝箱生產商,占全球市場達45%。中集旗下中集世聯達也居中國物流50強企業第14位。
能在中國市場拿下這樣的物流裝備和物流服務大客戶,作為中國及亞洲最大云服務商,阿里云是否視若無睹?不過,8月底,阿里云的張北超級智算中心啟動,這也是全球最大的智算中心,阿里云算力由此超越谷歌、微軟、蘋果位居全球第一。
這是一場物流大變革時代的關鍵賽事,掌鏈·第一物流網《智在中國》帶你了解阿里云又將如何與亞馬遜云賽跑?
中國物流云需求有多大?
“要大力發展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推動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與交通行業深度融合,使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習總主席在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上發出這樣的倡議。
而云計算及服務是中國邁向智慧物流的底層支撐,算力中心更是中國智慧物流、智慧供應鏈發展的新基建。智慧物流之所以智慧,在于對海量數據的智能化處理,而云技術是這種海量數據處理實現的底層支撐。
據《中國物流發展報告(2021-2022年)》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智慧物流市場規模6000億元,2021年中國智慧物流市場規模6477億元。智慧物流發展尤其AGV應用及滿幫、貨拉拉等代表數字物流平臺,為物流云市場帶來巨大空間。
1.從消費品物流向產業物流進化需物流云
這個層面快遞和同城生活物流(即時配送等)首當其沖,需求巨大,這一波需求基本被阿里云主導。中國8家快遞上市公司多數屬于阿里生態圈,申通、圓通、中通、韻達、百世(雖然國內快遞賣給極兔,仍保留國際快遞)多采用阿里云。
“雙十一”和“618”等購物節期間,電商平臺面臨大規模流量沖擊,井噴數據需要物流云提供高效精準支持,更對電商物流云服務提出更大需求。
2.從企業物流向產業物流需要物流云
這一波是大型制造企業的紛紛進軍數字物流,也是需求規模最大的市場。比如寶武鋼鐵進軍歐冶云商及歐冶物流、鞍山鋼鐵旗下進軍德鄰陸港、中化集團的六六云鏈、上汽集團的安吉物流、東風集團的東風物流、中鋁集團的中鋁物流等,加速深層數字化,這個過程中,數據安全成為關鍵要素。
3.從物流服務企業邁向供應鏈服務企業需供應鏈云
這一波需要云科技助力數字化轉型發展,和服務資源集成化發展。無論是AWS背后的亞馬遜,還是阿里云背后的阿里巴巴集團,都是首屈一指的電商龍頭。前者是全球最大的跨境電商平臺,而后者則是全球商品種類最多的網上零售商和全球最大的電商平臺。
隨著菜鳥物流、京東物流已經從服務自身電商平臺向服務消費及制造供應鏈延展,對供應鏈大數據及云服務需求更是成倍增長。
亞馬遜云發力中國市場
近年來,亞馬遜在中國智慧物流、供應鏈市場持續發力。
1.抓住頭部物流企業
2022年9月5日,亞馬遜云與中集集團完成了中集集團SAP系統在亞馬遜云科技上的部署,并將80多個企業級系統遷移至亞馬遜云科技,打造領先的企業信息化基礎架構。
這一舉措使得中集集團不僅每年用云成本下降20%,而且推動中集集團產品服務向數字化、智能化方向轉型升級。
2.推進政府級業務合作
2022年9月,在第九屆服貿會上,亞馬遜云科技宣布與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合作,在天津設立智能制造數字化負能中心,天津作為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與亞馬遜云合作或將影響經開區物流集群與亞馬遜云的合作。
挖掘制造業供應鏈樞紐基地。2022年9月,亞馬遜云還宣布與廣東省中山市商務局合作,在中山設立智能制造及生物醫藥數字化賦能中心。
AWS和阿里云:
數字供應鏈上的比拼
阿里云智能交通物流行業總經理肖露接受《中國物流與采購》雜志采訪時曾表示:“可以說,90%以上的物流企業都在使用阿里云,他們也基本實現了云上物流之間算力的支撐。”
AWS和阿里云有很多相似性,商流是基石,兩者生態圈內都有超級電商;物流是紐帶,兩者都進入物流市場,業務規模都較大,由此對智慧供應鏈有一定積淀。
1.云服務的發展得益于生態支持
AWS和阿里云的服務最初都衍生于企業內部服務,之后在向垂直方面和關聯方面進行整合。
亞馬遜成為全球最大跨境電商平臺的核心就是亞馬遜Prime(亞馬遜會員服務)、亞馬遜第三方面賣家和亞馬遜云服務AWS。
依靠底層龐大的Prime會員群體,吸引并帶動第三方賣家和AWS云服務的發展,在全球范圍內形成良性循環。
而阿里旗下淘寶的88VIP會員服務,平臺數千萬級第三方賣家,以及阿里云服務也是對標亞馬遜而建立起來的護城河。通過88VIP物超所值的會員服務,不斷擴大買家基數,同時吸引更多第三方賣家入駐,商品品類得到進一步豐富,從而吸引更多會員。
2.物流能力決定護城河的“穩固”
消費者體驗在亞馬遜和阿里打造的護城河中,起著加速和放大的作用,好的消費者體驗能加速成長,而物流供應鏈能力是提升消費者體驗的關鍵基礎。
據2022年6月Granter數據顯示,亞馬遜與蘋果、麥當勞、寶潔、聯合利華并列位于大師級榜單中,亞馬遜全球供應鏈網絡能力的強大不言而喻。而阿里巴巴位居25名,與亞馬遜仍具有一定差距。
長期以來,亞馬遜和阿里都將物流配送視為企業得以長期生存立足,并保持行業絕對優勢地位的關鍵因素之一。
亞馬遜在上市三年后就開始布局物流行業,在物流網絡覆蓋范圍方面占據著優勢。但是阿里同時與眾多快遞公司合作,同時在末端配送方式上,阿里也以更加多樣化的服務提升消費者的物流服務體驗。
雖然在物流體系建立的一些方面略有不同,但是兩家企業都深深的意識到一個完整的物流體系離不開“信息”、“倉儲”和“配送”這三個缺一不可的環節,只有強大的云計算提供信息數據,優化倉儲與配送模式,才能更好地發揮物流產業對于電商平臺的提升拉動作用。
3.“云計算”是技術后盾
從研發投入來看,亞馬遜與阿里云的差距依然很大。公開數據顯示,亞馬遜2021年研發支出高達560億美元(折約3700億元),營收占比約為12%。阿里巴巴2021全年技術相關成本費用超1200億,占2022財年營收比重為14.07%。盡管其研發投入規模不及亞馬遜的三分之一,但營收占比已超過亞馬遜。
亞馬遜和阿里豆漿自身在云計算和大數據運用方面的優勢,發揮在在物流體系搭建上,通過新興互聯網科技提供的數據與規劃解決方案,為不斷更新迭代倉儲和物流模式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4.“智能倉儲”是效率輔助
逐漸擴張的電商業務板塊要求更加高效的物流體系支撐。在布局物流板塊時,亞馬遜和阿里都積極引進倉儲管理系統,智能機器人等尖端科技產品,在減少出錯率提升庫存精確水平的同時,大幅提高倉儲作業效率。
亞馬遜在業內率先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云技術進行倉儲物流管理,將全球所有倉庫緊密相連,實現快速響應的同時確保精細化運營,此運營系統具備強大數據運算和分析能力,兼容性高,靈活對接能力強。
早在2015年,阿里就明確了總投資額3000億元(首期投資1000億、二期投資2000億)的智能物流網絡建設計劃。目前菜鳥網絡已建立起覆蓋東北、華北、華東、華南、華中、西南和西北的七大智能化倉儲中心,占地面積超1.2萬畝。
近年來,在新冠疫情影響下,全球科技企業通過云上進行創新,企業在云基礎設施服務上日益擴大。據8月1日,SRG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第二季度,全球企業云服務支出達到54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9%。
從國內來看,阿里云2022財年跨分部抵消前營收超過1000億元,同比增長23%,實現成立13年以來的首次年度盈利。得益于非互聯網行業的增長復蘇,阿里云在2022年Q2季云業務同比增長10%至176.85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AWS或將成為阿里云的下一站。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