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美國媒體techspot報道,本月早些時候,美國政府禁止向中國任何出售某些特定芯片。我們認為這是政府在部署策略上的一個重要改變。美國從封鎖中國特定企業(yè),到封鎖所有企業(yè),專注特定產(chǎn)品。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并提出了一個問題——他們到底希望實現(xiàn)什么?這顯然很重要,因為它可以幫助我們預測結果,但我們越來越認為政府可能沒有完全考慮到這最終會如何發(fā)展。
在過去,美國一直在抵制中國的貿(mào)易行為,這可以追溯到奧巴馬政府時代,其繼任者明顯升級。拜登政府似乎在堅持這條道路,并對其策略進行了一些重新思考。
直到最近,美國政府還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它的“實體清單”,對于那些在國內記分的人來說,清單上有 183 家實體。這會阻止特定公司購買從美國出口或由美國公司和/或知識產(chǎn)權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
實體清單不太可能因其成功而被人們記住。2017-2018年左右,一大批中國大公司開始出現(xiàn)在這份名單上,美國公司就派出律師和說客團隊,盡可能多地戳漏洞。
從中國人的角度來看,實體清單出現(xiàn)了可怕的隨機性。誠然,華為是主要目標,但許多其他公司最終上榜的原因并不完全清楚。我們與中國公司的許多人進行了交談,他們對與美國的任何人做生意變得非常謹慎,因為他們擔心他們會以某種方式最終進入名單。這造成了高度的不確定性和對替代品的熱潮,我們將在下面回到這個話題。
上個月末,美國政府在名單上又增加了七個名字,從這些名字來看,我們不得不質疑是誰在編制這份名單。這些最新增加的成員似乎都與航空航天事務有關,雖然他們有學術聯(lián)系。
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進入這個階段六年了,這些單元是如何被添加到列表中的?從接下來發(fā)生的事情來看,我們不得不認為,將名單放在一起的人意識到他們面臨著一項無望的任務。我們的猜測是,政府中的某個人意識到這種方法是徒勞的,并決定轉而禁止特定產(chǎn)品的運輸。
最新的方法針對用于機器學習的高端芯片。這些芯片可用于為搜索算法創(chuàng)建人工智能增強功能。
據(jù)我們所知,美國政府在所有這一切中都試圖限制中國官方獲得美國最新技術的能力。烏克蘭戰(zhàn)爭凸顯了美國的軍事優(yōu)勢主要取決于其獲得最先進技術的途徑。當然,還有更多,但這是美軍非常依賴的東西。將中國視為越來越大的威脅,美國不想做任何事情來幫助中國削弱這一優(yōu)勢是有道理的。
因此,我們認為,最近轉向禁止產(chǎn)品標志著美國政府努力的有意義的擴大。這會比實體列表更好嗎?
我們持懷疑態(tài)度。
首先,如上所述,削弱過去努力的最大力量是美國公司本身。英偉達的股價因最新消息而下跌,他們警告稱禁令將導致 4 億美元的收入缺口。也許這適用于這些特定的芯片,但我們認為進一步的擴張將遇到來自沒干過國內的強烈阻力。
其次,這將如何在現(xiàn)代供應鏈中發(fā)揮作用?假設一家美國公司想要購買價值數(shù)百萬美元的被禁 Nvidia 芯片。然后誰將芯片組裝到工作系統(tǒng)中,將芯片插入主板并將其安裝在服務器機架中?今天,大部分工作是由臺灣公司在中國的工廠完成的。英偉達能把這些芯片運到中國嗎?從技術上講,我們認為答案是肯定的,但很容易看出這個過程是如何容易脫軌的。
第三,這是一個短期舉措,但會產(chǎn)生長期影響。正如我們上面提到的,每家從美國供應商那里購買零件的中國公司現(xiàn)在都在忙于尋找國內替代品。我們已經(jīng)寫了很多關于中國無晶圓廠公司能力增長的文章,其中包括許多生產(chǎn) GPU 的公司,這些公司與美國政府剛剛禁止的產(chǎn)品沒有太大的不同(不一樣,但越來越接近)。美國政府的行動直接引起了對雄心勃勃的英偉達競爭對手的興趣。對于比人這樣的公司來說,美國政府的舉措是一大推動力。
這些只是一階效應。Stratechery 最近談到了這一點,并指出 Nvidia 在 AI 芯片市場上的最大優(yōu)勢之一是其 CUDA 軟件。目前還不清楚這款軟件在中國的地位如何。這肯定會增加對 CUDA 的開源替代品的興趣。因此,英偉達不僅在直銷方面輸了,而且現(xiàn)在面臨著競爭優(yōu)勢被削弱的風險。
這也超出了 GPU/AI 半導體領域,它適用于所有美國半導體,我們稱之為三階效應。所有中國公司,即使是那些與中國軍方完全沒有聯(lián)系的公司,現(xiàn)在都必須尋找替代供應商。這不是愛國主義,只是理性的商業(yè)應急計劃。這種影響最有可能首先在工業(yè)和汽車半成品中感受到——即遠離領先的 GPU,因為這是中國有抱負的芯片公司如今最具競爭力的領域。我們將在未來幾個季度密切關注德州儀器和 On semi 等公司對中國的評論。
因此,盡管我們理解美國政府有意限制向潛在的長期對手提供高科技,但我們不得不懷疑,從長遠來看,這是否對中國有利。這個問題沒有簡單的答案。也就是說,美國政府需要在這里進行非常戰(zhàn)略性的思考。目標是限制特定的中國項目嗎?是要削弱整個中國半導體嗎?甚至有最終目標嗎?從我們現(xiàn)在所知道的情況來看,情況似乎并非如此。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zhàn)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yè)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