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為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積淀和廣袤資源覆蓋的泱泱大國,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始終在通過不同的模式刺激、拉動經濟社會、經濟、文化增長,并不斷完成最終促進社會、經濟、文化向前高速、穩定邁進的目標。
如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都市經濟圈/帶、協同一體化等都是我國的積極嘗試。而近年來,隨著城市化的不斷深入以及城市經濟效能的逐漸飽和,逆城市化發展、或者說如何通過鄉村的發展振興從而帶動整體經濟的新一輪高速滾動,成為國家乃至各行業不斷探討的焦點。
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曾印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任務,即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
貼近鄉村、靠近產地 發揮物流效能助力鄉村發展
2020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大力發展鄉村產業,如農產品加工業,通過大力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滿足城鄉居民生活多樣化需求,從而帶動鄉村經濟發展。
而在“十四五”規劃中,更是提出要依靠大數據、云計算、5g、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運用,縮短鄉村與城市的時空距離、打破鄉村的技術孤島與隔閡,打通鄉村地區的“技術最后一公里”,用數據賦能,提振鄉村經濟,從而更好的暢通城鄉要素雙向流動、推動農村居民消費梯次升級、推進農業高水平對外開放。
其中,不難看出鄉村發展的關鍵一環在于如何打通鄉村特色要素與外界的聯系,且從近幾年火熱的鄉村發展模式中,如電商模式、文創模式,以及直播帶貨模式等,都不難看出,根本上都是將鄉村的相關特色產物打造成產品,并進而轉化為流動的經濟要素。
物流作為充分確保各種資源、經濟要素流動的支撐,對于鄉村發展,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如菜鳥科技在廣西靈山水果產業帶建成的菜鳥智能產地倉,通過分選、分級配發,提升相關農產品售價20-40%;如新疆鄉村智慧云倉的打造,為相關企業降低40%發貨成本,并實現與郵政、“四通一達”、京東、順豐等快遞企業常年穩定合作;再比如江西安遠縣打造的智運快線,更是創造性的通過低空索道+穿梭機器人打通村內農產品與全國的高效聯通。
通過貼近鄉村、靠近產地的物流及物流倉儲基地的打造,進而降低鄉村物流成本,提升鄉村各類特色產品,尤其是農產品貯藏、產銷效能,鄉村發展的出路自然而然就更加通暢了。而在物流環節內積累下的相關數據,則可以讓鄉村在發展過程中,更精準的抓住重點,并以此為方向走出特色化的鄉村發展道路。
以“農”為主、聚焦冷鏈 讓鄉村發展不再受時效限制
此外,鄉村發展的根在于“農”,農興則鄉村興,因此在鄉村發展的過程中,關注點也需要更加著重于如何推動農產品的流通加速,以及延長農產品的質保時效。中物聯冷鏈委曾有數據顯示, 在我國,冷鏈斷鏈所導致的農產品腐損率是發達國家的1~2倍。據估算,我國每年因冷鏈“斷鏈”造成約1200萬噸水果、1.3億噸蔬菜的浪費,經濟損失超千億元。未來隨著鄉村冷鏈物流建設的逐步完善,這一情況或將極大改善。
《“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要初步形成銜接產地銷地、覆蓋城市鄉村、聯通國內國際的冷鏈物流網絡,基本建成符合我國國情和產業結構特點、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冷鏈物流體系,調節農產品跨季節供需、支撐冷鏈產品跨區域流通的能力和效率。打造“321”冷鏈物流運行體系,“三級節點、兩大系統、一體化網絡”融合聯動。
2022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中,更是明確指出,要健全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提高農村物流配送效率;同時應加快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推進鮮活農產品低溫處理和產后減損;面向農產品優勢產區、重要集散地和主要銷區,完善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布局建設,整合優化存量冷鏈物流資源。
包括阿里、京東、順豐等在內的諸多物流、電商巨頭,其目光早已投向鄉村,特別是其冷鏈物流領域。阿里巴巴在云南昆明、廣西南寧、四川成都、山東淄博、陜西西安建成五個大型產地倉,一年可以支撐100萬噸農產品上行; 京東七鮮依托京東物流在全國10個主要城市建立的18個生鮮冷庫,生鮮冷鏈配送覆蓋超300個城市;順豐近日發布的《鄉村振興里的順豐路——2021年順豐生鮮助農大數據》中,2021年順豐運送超7.2億個生鮮包裹,覆蓋國內2萬多個縣鎮,投入末端鄉村網點超過9萬個。
從以上數據可以感受到,產地倉和冷鏈運輸的雙重助力,一方面將農產品儲、配壓力從鄉村轉移到更加專業的物流企業,讓鄉村可以專注于產出優質產品;另一方面則通過快速的冷鏈物流,確保農產品到達消費者手中依舊新鮮,從而提升消費者對于購買鄉村農產品的體驗,增加復購或推薦購買的可能。兩方面疊加下為鄉村發展帶來的經濟增收效能,不可估量。
且目前我國物流行業發展重點亦有從沿海向內陸轉移趨勢,如何通過完善自身物流架構,打通內陸與沿海間鄉村農產品的流通,乃至向海外的輸送,打破農產品的時效限制,或許應是未來物流企業在助力鄉村發展過程中思考的重點。
科技賦能、無人加持 路空協調或是物流助力鄉村未來模式
“打通最后或最初一公里”作為物流服務中愈發被關注的重點環節,在物流助力鄉村發展的過程中,“打通最后一公里”能夠更好的確保鄉村外的產/商品向鄉村內輸送,進而提升鄉村內生活的品質,并加速鄉村與城鎮等發達地區的融合和接軌,提振鄉村消費活力。
但與之相對,物流助力鄉村發展同樣需要注意“打通最初一公里”,我國幅員遼闊,其中不乏依山而建、依水而行、依草而遷的“桃花源”式鄉村,“打通最初一公里”,幫助鄉村農產品或其他特色商品邁出向外輸送更堅實的第一步,對于提升鄉村整體經濟水平將至關重要。
以順豐助力四川西部、云南北部部分地區松茸采挖運輸項目為例,考慮到周邊高原山區及天氣、環境復雜,順豐豐翼聯合順豐速運打造了以無人機為主導的全供應鏈解決方案,實現一天多運,助力采挖效能提升約56%,讓松茸向外運輸的更加便捷和高效。且順豐豐翼聯合順豐速運的無人機為主導的全供應鏈解決方案幫助松茸等高原名貴產品良品率提升30%。
據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表示,2022年上半年我國農產品出口3031億元,同比增長了21.7%。其中,蔬菜及食用菌出口377.9億元,增長了5.5%。相信在這份增長數據中,自然少不了曾被無人機+冷鏈運輸出原產地的優質產品支持。
而在當下無人飛行器發展越發普及、價格愈發趨近平民的趨勢下,為鄉村發展中的“打通最初一公里”注入更多無人飛行器元素,不失為替代原有先需大興土木修路、修橋模式的一劑“偏方”,通過無人飛行器搭建起鄉村農產品產地到物流集散地之間的橋梁,或許對于鄉村發展最初的一步而言,能夠節約下大量財政支出成本,為后期鄉村發展整體的提升改造,積累下更多“選擇”。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