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研究涉及以下企業/案例:順豐速運,京東物流,德邦快遞,極兔速遞,聯邦快遞,UPS快遞
— 1—核心觀點
市場規模:
中國快遞業務量踏入千億級別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5-2022年中國快遞服務行業業務量保持穩定上升的趨勢。2021年由于疫情的反復,中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以29.9%的增速增長至1083.1億件。截至2022年6月30日,全國快遞業務量已突破512.2億件,同比增長率為3.7%。中國快遞業務累計收入達到4982.2億元,同比增長2.9%。
發展現狀:
同城配送是未來重點發展方向
調研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消費者使用同城配送品類第一的是商超零售,占比55.4%;其次是鮮花蛋糕和生鮮果蔬,占比51.8%和50.3%。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隨著美團、餓了么等加入同城配送行列,競爭將會越來越大。
未來趨勢:
快遞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構筑生產經營核心資產
未來,快遞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將進一步加速。快遞服務制造業的成熟模式將進入復制推廣期;國際供應鏈服務能力初顯,龍頭企業在國際領域的競合將開啟新端;制造業企業對第三方快遞物流服務的需求大幅提升;快遞服務制造業新模式加快推廣。
— 2—報告內容節選
中國快遞物流行業發展背景分析:物流業務指數
2021年,全國快遞業務收入完成10332億元,同比增長17.5%。市場規模擴大的同時,競爭仍然激烈。截至2022年第二季度,共達4982億元。
中國快遞物流行業發展背景分析:投融資規模
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中國物流行業投融資規模在2月份達到最高金額,為132.16億,投融資數量最多的是6月份,數量為21個。
中國社會物流總額數據分析
數據顯示,1-5月份,全國物流總額128.8萬億元,同比增長3.0%;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物流需求總體保持擴張態勢,5月當月物流增速止跌回升,物流運行的積極變化增加,保通保暢成效顯現。
中國消費者經常使用快遞物流品牌十強
數據顯示,順豐和中通快遞是消費者郵寄快遞的首選,為53.8%和52.5%;其次是圓通、申通和韻達,分別為47.3%、44.1%和42.4%。而美團的占比最低,僅有9.2%消費者使用。
中國消費者選擇快遞物流時考慮因素
數據顯示,在選擇快遞物流時,超過7成的用戶首先考慮方便和速度,其次才是安全性、服務態度、品牌信譽和價格等因素。而考慮公司規模僅占14.4%。
中國消費者偏好快遞接收方式
數據顯示,64.5%的受訪者會更偏向于選擇將快遞放在智能快遞柜;其次,選擇放在便利店代收處和快遞驛站的用戶分別占52.0%和42.9%。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這表明更多的用戶偏向于讓快遞被“代簽收”,這種代簽收的方式更能節省時間、提高效率。隨著電商及網絡購物的發展,快遞代簽收的方式在未來將被長期使用,智能快遞柜是重點發展方向。
中國快遞物流最需要改進問題
數據顯示,有54.9%的消費者認為中國快遞物流的服務態度需要改善;其次是提高郵寄件的速度,占比為52.8%。而保障貨物安全和增加服務網點占比分別為42.5%和35.2%。降低服務費用反而出乎意料的未進前5,僅位居第6。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許多快遞公司一味強調供應鏈的完善,卻忽視了員工的素質培訓,這也導致“改善服務態度”成為中國快遞物流需要改進的問題。
中國消費者使用快遞頻率和快遞完整性分析
數據顯示,2022年每天使用快遞服務的中國消費者占比為44.6%;而經常使用快遞服務的消費者占比為34.6%;很少使用快遞服務的消費者僅占6.3%。中國消費者收到快遞包裹很完整的占比僅有56.6%,不足6成。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中國快遞物流行業過于注重時效性,而忽視對工作質量的要求。
中國消費者最看重快遞員品質Top10
數據顯示,守時是消費者最看重快遞員應該具備的品質,占比為55.5%;其次是工作態度認真和有責任心,占比分別為53.1%和52.4%。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雖然現在中國物流體系很發達,但是準時準點的問題還是困擾許多消費者。
中國消費者希望智能物流改進部分
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消費者希望智能物流能夠提高物流系統網絡化程度,占比為71.4%。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中國物流網絡化程度時效性程度依舊較低,不能精準反饋給客戶快遞物流所在地點與到達時間。其次是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占比為70.1%。
中國消費者最常使用快遞物流方式
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消費者最常使用快遞物流方式是普通快遞,占比為53.3%;其次是同城配送和時效快遞,占比為48.1%和40.3%。
2022年中國消費者最常用快遞下單方式
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消費者最常用快遞下單方式,占比最多的是微信小程序,占比分別為25%;其次是快遞APP和支付寶,占比均為23%。直接去快遞服務站下單的占比最少,僅為11%。
中國消費者希望增加智能快遞柜新功能
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消費者希望增加智能快遞柜的廣告宣傳功能,占比為61.1%;其次是自動售賣產品和信息查詢功能,分別占比為45.8%和43.6%。
— 3—2022-2023中國快遞物流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1. 搭建智慧供應鏈,推動產業升級
快遞運營由市場驅動轉向科技賦能。伴隨 5G、 云計算、工業互聯網和物聯網等科技更多應用于快遞物流領域,行業發展質效不斷提升。數字科技讓我們更加高效對抗疫情,冷鏈溯源讓食品寄遞更加安全,供應鏈走向柔性化、定制化、數字化,零售全渠道、需求碎片化,寄遞邁向智能化自動化、服務愈發精準化。快遞物流為科技創新提供了豐富的應用場景,科技創新讓快遞運營更加智慧、高效,從而激發更多市場需求。
2. 快遞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構筑生產經營核心資產
快遞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將進一步加速。一是快遞服務制造業的成熟模式將進入復制推廣期,收入規??焖偬嵘欢菄H供應鏈服務能力初顯,尤其是郵政、順豐、中通等龍頭企業在國際領域的競合將開啟新端;三是制造業企業對第三方快遞物流服務的需求大幅提升;四是快遞服務制造業新模式加快推廣,如F2C、C2M等倉配模式,預售下沉+前置倉發貨模式,產業園區拓客模式等均將快速普及。
3. 跨境電商引領中國快遞物流國際化
隨著RCEP正式生效,跨境電商發展再提速。2022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相關產品將會享受大幅關稅減讓等優惠待遇,降低跨境電商賣家出海成本。電子商務制度性框架建立,加強成員國之間電子商務的使用與合作,幫助中小企業克服使用電子商務的障礙。除此之外,市場的需求也會帶動東南亞地區包括物流及倉儲在內的電商基礎設施建設,拉動中國賣家的大幅增長。
4. 新零售引領快遞業變革
直播電商將強化賦能供應鏈。一是縮短供應鏈環節。直播電商跳過中間商,直連工廠與消費者。環節的減少可以幫助品牌發掘并覆蓋潛在消費群體。同時直播結果可以迅速反饋到生產端,提高供應鏈定制能力。此外直播倒逼供應鏈提高了響應速度,提高了上新頻次與數量;二是倉配一體化需求增加。直播電商的出貨特征是集中爆發的碎片化訂單,為高效的倉配一體化模式提供了適用場景。
5. 同城配送需求興起
疫情加速居民消費線上化,線上下單、線下送達成為后疫情。新冠疫情期間,大量線下業態陷入停擺狀態,促使各行各業的商戶積極擁抱線上化。同時,由于全國多地小區的封閉化管理措施,居民即時消費行為逐漸由線下切換為線 上。供需雙方的共同推動,同城即時消費在疫情期間迎來爆發。即使進入疫情常態化防控階段,線下活動日漸恢復,供給端的結構性變化與需求端習慣的養成使得線上下單、線下送達模式已然成為新常態。
6. “快遞物流”市場下沉
三四線城市及農村等下沉市場的快速成長,在讓消費者享受到經濟網購服務的同時,也令快遞市場獲得了新的規模擴張。2021上半年我國鄉(鎮)網點覆蓋率達98%。目前寄遞網絡由下鄉向進村邁進,通過郵快合作、快商合作等多種合作模式推進快遞下鄉,現在已實現了10萬個行政村的郵快合作,2022年力爭實現行政村全覆蓋。
7. 從價格戰轉價值戰
隨著快遞大幅提速,通過規?;档统杀荆詨旱蛦纹眱r換取更大市場份額,成了快遞業普遍的競爭方式。由于市場的失調,監管部門出手使得全網上調派費,釋放出不打價格戰。而打價值戰的明確信號。新的派費標準落實到位后,快遞員的收入也將得到提高。
8. 行業集中度保持高位,上下游滲透經營
未來我國快遞行業將逐漸形成以少數大型快遞企業為主導、眾多中小快遞企業進行區域性補充的競爭格局??爝f行業資本密集的特征,將導致大型快遞企業的資本優勢更為突出,可調配的資源更加充足,可覆蓋的范圍更加廣泛,可提供的服務更加多元,可依賴的技術和經驗更加先進,從而對市場具備更多的話語權,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導地位,未來快遞行業將以少數大型快遞企業為主導,并保持較高的市場集中度。
9. 行業整合繼續加劇
快遞行業的整體高增長將繼續吸引資本方的關注,資本將助推行業的并購整合。許多外部產業和機構將繼續通過杠桿化資本參與進來,而行業本身也將有更多的同行、同區域一體化。
10. 多式聯運推動運輸結構調整
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是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的主要舉措,也是推動國際貿易便利化的基礎工程。同時,多式聯運也是提高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我國多式聯運貨運量在貨運總量中占比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貨物損耗和貨運效率低下等問題。為改變這一現狀,自2016年起交通運輸部和國家發改委開展了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到2020年第四批示范工程基本投入建設,2022年國家將繼續加強貨運物流行業融合多式聯運深入發展。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