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淄博市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走在前 開新局”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五場,淄博市打造數字農業農村中心城市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溯易發布淄博市第二批數字農業農村典型應用場景案例。
2020年7月,淄博市委、市政府印發了《關于打造數字農業農村中心城市的行動方案(2020-2025年)》,提出打造農業3.0時代在全省乃至全國具有顯著影響力的數字農業中心城市。2022年1月,淄博市農業農村局發布了首批數字農業農村典型應用場景案例10個。
今年上半年,經區縣申報、市級評審,確定了淄博市第二批數字農業農村典型應用場景案例10個。分別為:
1.阿里巴巴數字農業產業中心
數智化構建農產品流通新體系。該中心位于淄博市周村區大學城園區,由山東紐瀾地數字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建設,占地約800畝,總投資30億元。該中心作為全國首個阿里數字農業農村示范城市(盒馬市)的重要建設內容,通過利用生物、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實現生產加工自動化、運用模式數字化、冷鏈物流智慧化,致力于打造一個以淄博市為軸心的現代化農產品流通樞紐,形成立足淄博、帶動山東、輻射全國的數智化農產品流通大格局。阿里巴巴數字農業產業中心年產值200億,年稅收約3至5億,帶動高端人才500人、技術人才5000人、普通工人5000人就業。
2.麥吉邦生態農業
打造數字農業一體化田園綜合體。麥吉邦生態農業位于淄博市桓臺縣唐山鎮,是集數字農業生產加工、倉儲、冷鏈、旅游觀光、休閑娛樂、采摘體驗等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擁有運用物聯網數字化技術的智能日光溫室大棚40座,建成從網上訂單至生產、檢測、配送一條龍服務的中央廚房,其中無菌化生產車間3000平方米,擁有自動化凈菜生產線三條、肉類生產線兩條,凈菜年產量可達7000噸,提供從田間到餐桌的一站式服務。建設占地15畝的中小學生科普教育展廳及占地50畝的森林萌寵樂園,累計接待游客超3萬人次。大力發展農旅融合新業態,搭建線下體驗店,蔬菜年銷售額超4000萬元,形成農產品營銷“線上+線下”雙輪驅動模式。
3.梨花面業
數字化轉型實現糧食加工數智化新發展。梨花面業是一家集“產購儲加銷”全產業鏈為一體的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全國面粉五十強加工企業。實施優質小麥深加工提升改造及智能配送項目,新建數控化生產設備1000余臺,實現了自動控制、安全防范、智能監控、智能出入庫等全過程多個環節的自動融合,實現了定制化、高品質的面粉生產,日產量提升了1500噸,年加工小麥達50萬噸,實現了從原糧收購到產品銷售全程自動化追溯、全程智能化管控,走上了集小麥生產、收購、加工于一體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生產之路,為糧食行業智能化轉型提供實踐路徑和成功案例。
4.沂源縣魯村鎮華盛科沃云果業
打造蘋果數字化全鏈條。沂源華盛科沃云數字果園位于淄博市沂源縣魯村鎮劉家坡村,占地238畝,總投資3100萬元,基于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的全產業鏈信息化產品和解決方案,構建起包括數據采集、種植指導、病蟲害防治、農業資訊、農場管家、智能管控、價格走勢、營銷推廣、質量溯源、人力資源管理等十大系統,推行各階段生產環境“傳感器監測+芯片網絡”管理技術,對果樹進行定期信息獲取、可視化遠程診斷、遠程控制、災變預警等智能管理,形成集智慧化標準種植、智能化后處理、全程冷鏈物流于一體的蘋果全產業鏈數字信息服務體系。
5.新潤農業
工廠化數字育苗。新潤農業位于臨淄區皇城鎮,是集蔬菜種子生產引進、試驗示范推廣、集約化育苗、設施蔬菜栽培研究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科技公司。建有8萬平方米的高標準節能型育苗專用日光溫室、智能連棟溫室,全面依托智能蔬菜種子精量播種線、智能嫁接機器人、智能運輸系統、物聯網環境智能控制系統等多項新設備與新技術,深度融合5G、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各種技術,改變了蔬菜育苗“操作靠人工、管理憑經驗”的現狀,實現人與人、人與設備、設備與設備互聯互通,年育苗能力提升至6茬,用工成本節省80%以上,綜合效益提高50%以上。
6.魯農種業
數字大田建設讓糧食產業發展更“智慧”。魯農種業建有1000平方米農業數據資源服務大廳,配齊數據收集、存儲、場景展示等硬件設施和數據管理、處理、分析等軟件工具,開發了農機作業數據管理平臺和無人機飛防數據管理平臺。購置租賃無人機40架,配套安裝大田數據收集設備,探索建立大田數據收集機制,初步形成數據歸集管理和質量保障體系。完成高青縣20萬畝大田數據測繪,后期借助VR/AR信息云處理技術,可形成高青縣糧食大田地理信息“一張圖”,全面提升數字大田建設信息服務水平。
7.彭東農業
數字田園助力設施栽培提質增效。彭東農業位于周村區王村鎮彭東村,占地1000畝,規劃建設高標準智慧農業設施大棚100個,主要圍繞綠色蔬菜、優質瓜果、精品花卉等特色產業,推廣水肥一體化、無土栽培等現代農業技術,引入國際先進的智能水肥一體化灌溉設備和物聯網作物監測設備,根據作物生長的需肥臨界期制定科學的施肥方案,利用先進的壓力灌溉系統,將肥液與灌溉水按需配比,一體化精準、均勻地輸送到作物根部,節水節肥30%~50%;同時借助遠程控制技術,實現無人值守自動灌溉,節約人工成本50%以上。
8.澳航和牛牧業
數字牧場讓養殖管理“精細化”。澳航和牛牧業數字牧場黑牛存欄量3500頭,用物聯網技術賦能養殖生產全過程,“電子項圈+電子圍欄”作為牛只專屬的電子身份證,提供牛只的實時數據信息,GPS定位技術掌握牛只的活動量,實現了精細養殖。搭建牧場管理系統平臺,對稱重機等智能化設備實現數據的實時檢測、記錄和傳遞,實現了牛只入場、飼喂、疾病防控、增重等全過程數字化管理,為生產經營提供了實時采集管理數據,提高了約15%經營管理效率,每年可降低20萬元管理成本。
9.“智慧鳳凰”
探索數字賦能鄉村振興新模式。臨淄區鳳凰鎮探索以數字化來撬動、引領鄉村治理的智慧小鎮樣板,聚焦農村垃圾治理,通過車聯網智慧平臺等數字化管理平臺,實行垃圾“就地分類—上門回收—循環利用”的全流程閉環管理,實現垃圾不落地。聚焦村莊精細管理,通過“智慧鳳凰”微信公眾號,積極探索農村基層黨建數字化管理,結合“一網三聯”,將黨支部、黨員、群眾全部匯入網格中進行管理。聚焦群眾煩心事,通過“掌上辦”,解決公章審批難題,搭建“你盯我辦”“投訴建議”等智能化場景,做到群眾哪里有痛點,數字化應用就指向哪里,實現“智”在需求時。
10.“數字燕崖”
數智治理助力高效發展。沂源縣燕崖鎮鏈接高端,與浙江大學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團隊合作,設計開發了“數字燕崖”系統平臺,建設了電腦展示和后臺管理端、手機APP、微信小程序3種互動界面,設置了“隨手拍”“我和書記啦啦呱”等模塊,啟用了包含供求信息發布、價格指數參考和疫情防控登記等功能的“數字市場”板塊,做到了“數字燕崖”系統干部群眾能用、干部群眾想用、干部群眾真用,為鎮域數字農業農村建設提供了有益探索。
“當前,數字經濟為淄博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也為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淄博特色板塊實現新躍升注入了新動能、提供了新機遇?!睏钏菀妆硎荆乱徊綄⒁試肄r村改革試驗區為引領,聚焦“緊盯前沿、打造生態”,聚力“齊農云”智慧大腦建設,緊盯數字化技術集成應用,加快重點項目、應用場景、智慧小鎮、智慧村居建設步伐,聚力推動數字賦能農業產業全鏈條、農村治理全領域、農民生活全方位,打造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數字農業農村典型案例,奮力推動數字農業農村中心城市建設走在前、開新局。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