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盤作為物流集裝單元器具,廣泛應用于生產和流通領域。在物流大系統中,托盤標準要與卡車、鐵路貨車、倉儲貨架與叉車貨叉相協調,主要目的是以能順利裝入運載設備并且有較高的容積利用率。因此,推廣應用標準托盤、發展單元化物流,可以有效降低搬運裝卸作業和包裝成本以及勞動力成本,加快產品的流通速度,幫助企業降本增效,使企業的產品更具有市場競爭力。
托盤尺寸規格有哪些?
國際標準(ISO)原來有4種托盤標準規格,即1200×800,1200×1000,1219×1016,1140×1140。現在ISO規格又通過了新方案,增加了1100×1100和1067×1067兩種規格(單位均為mm),變為6種標準規格。其中,1200×1000是適用于未來市場主推的標準化尺寸。
托盤尺寸規格的確定基本遵循兩個條件:適應集裝箱尺寸;適應主流產品包裝模數。
適合集裝箱尺寸:集裝箱主要用于海洋運輸,大部分島國主要用于產品出口,因此托盤標準規格往往以正方形的1100mmX1100mm為主,這種尺寸的托盤叉車裝卸時可以單向進叉,因此托盤底部形狀結構簡單,托盤質量和強度較好,也便于集裝箱裝卸作業。但是這類托盤尺寸與大部分主流產品包裝模數不相容,產品在托盤上難以碼放整齊,是這類托盤的最大問題。
適應產品包裝模數:市面上的主流產品的包裝模數標準是600mmX400mm,因此,在國際上,內陸國家如歐洲等國托盤標準的主流規格是1200mmX800mm,但是這一尺寸規格完全與集裝箱尺寸不協調,在產品出口時還需要使用適應集裝箱尺寸的1200mmX1000mm標準規格的托盤。
由此可見,托盤標準化是商貿物流標準化的重要抓手,基于托盤標準化促進叉車、貨架、月臺及運輸車輛等物流設備設施的標準化改造,可以更高效地促進物流標準化的發展。同時,托盤標準化還是托盤循環共用模式的基礎,托盤在供應鏈不同主體之間移動和流轉,提升不同主體供應鏈效率的同時,能夠更有效地解決供應鏈銜接環節的效率提升問題,以實現全供應鏈效率提升和社會整體物流成本的降低。
集保中國從國家政策推動和供應鏈與企業實際需求出發,深耕供應鏈上的物流載具單元化與標準化服務。通過標準化托盤租賃服務、托盤使用過程中的現場維修與退還服務、托盤數字化管理服務,構建了較為完善的第三方載具單元化與標準化服務體系。集保中國的單元化載具服務體系可顯著提升倉儲與運輸效率,降低運作成本,減少能耗與森林資源消耗。
集保中國的托盤服務體系為供應鏈上的載具標準化與單元化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未來,企業將持續加大投資,擴大標準化物流載具循環共用池規模,升級打造服務網絡,促進帶板運輸發展,助力實現商貿物流標準化水平提高。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