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
中央文件發布!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標準推動平臺經濟共享經濟標準化建設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綱要》明確,到2025年,實現標準供給由政府主導向政府與市場并重轉變,標準運用由產業與貿易為主向經濟社會全域轉變,標準化工作由國內驅動向國內國際相互促進轉變,標準化發展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標準化更加有效推動國家綜合競爭力提升,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更大作用。
國務院突施六大猛招糾正“一刀切”停產限產!交易電價上下浮動范圍擴至20%
能源供應涉及民生和產業鏈安全,始終是要解決的!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0月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進一步部署做好今冬明春電力和煤炭等供應,保障群眾基本生活和經濟平穩運行。此次會議罕見地提及“六保”這一去年疫情期間提出的重要精神,這意味著此次“能源供應”問題的站位相當高。
國際市場
美股市場:美東時間上周五,美國9月非農數據不及預期,美股三大指數集體下跌,截止收盤,道瓊斯指數跌0.03%,報34,746.25點;標普500指數跌0.19%,報4,391.36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跌0.51%,報14,579.50點。
商品市場:美東時間上周五,國際油價上漲,截止收盤,紐約11月原油期貨收漲1.05美元,漲幅1.34%,報79.35美元/桶;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市場交投最活躍的12月黃金期價8日比前一交易日下跌1.8美元,收于每盎司1757.4美元,跌幅為0.1%,周累計下跌1美元。
宏觀
1、易綱:支持民營經濟、互聯網經濟和數字經濟健康發展
央行行長易綱在國際清算銀行(BIS)監管大型科技公司國際會議上表示,我們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支持民營經濟、互聯網經濟和數字經濟健康發展。不斷增強政策透明度和可預期性,保護產權和知識產權,保護隱私,促進公平競爭。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方向,創造良好營商環境,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在數字領域強化科技創新國際合作。
2、發改委就新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征求意見將虛擬貨幣“挖礦”活動列入淘汰類
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向社會公開征求對《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1年版)》意見的公告。其中,將虛擬貨幣“挖礦”活動列入淘汰類“一、落后生產工藝裝備”。
3、本周40只股將面臨解禁合計解禁市值320.53億元
本周將有40只股面臨解禁,按最新收盤價計算,合計解禁市值320.53億元。解禁市值規模最大的是金龍魚。本周將有1.47億股上市流通,主要是首發原股東限售股份和首發戰略配售股份,解禁市值達106.15億元。一汽解放、吉電股份、江蘇索普的解禁市值居前。22股的解禁壓力較小,解禁市值均不足億元。從解禁股數量占總股本的比例來看,蠡湖股份的解禁比例居首,達37.71%;銀寶山新、宏力達、一汽解放、吉電股份等股的解禁比例居前。
4、劉鶴與美貿易代表戴琪通話
10月9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與美貿易代表戴琪舉行視頻通話。雙方進行了務實、坦誠、建設性的交流,討論了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中美經貿關系對兩國和世界都非常重要,應該加強雙邊經貿往來與合作。二是雙方就中美經貿協議的實施情況交換了意見。三是雙方表達了各自的核心關切,同意通過協商解決彼此合理關切。中方就取消加征關稅和制裁進行了交涉,就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產業政策等問題闡明了立場。雙方同意本著平等和相互尊重的態度繼續溝通,為兩國經貿關系健康發展和世界經濟復蘇創造良好條件。
5、外交部:中美雙方就兩國元首年底前舉行視頻會晤進行了討論
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0月8日說,根據中美兩國元首9月10日通話精神,當地時間10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同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在瑞士蘇黎世舉行會晤。雙方就中美關系和共同關心的國際與地區問題全面、坦誠、深入交換意見。兩國元首在9月10日通話時,同意繼續通過多種方式保持經常性聯系。為落實兩國元首通話精神,楊潔篪同沙利文在會晤時就兩國元首年底前舉行視頻會晤進行了討論。
6、國務院批復同意在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地區暫時調整實施有關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文件規定
國務院發布關于同意在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地區暫時調整實施有關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文件規定的批復,同意自即日起至2023年8月1日,在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地區暫時調整實施《旅行社條例》、《商業特許經營管理條例》、《專利代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進出口管理條例》、《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國務院關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許可事項的決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對在我國境內舉辦對外經濟技術展覽會加強管理的通知》的有關規定。
產業
1、國家電網:強化安全管控、科學合理余缺調劑全力抓好今冬明春電力保供工作
近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黨組第一時間傳達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強調認真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企業宗旨,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更細的舉措、更實的作風,全力抓好今冬明春電力保供工作。公司系統各單位扎實落實,切實采取有力措施,全力保障電力供應。要求強化電網安全,優化配置資源,強化電網安全管控,科學合理余缺調劑,加強設備運行維護,完善應急值班管理。
2、2021年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征求意見稿重申:非公有資本不得從事新聞采編播發業務
國家發展改革委就《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1年版)》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到,禁止違規開展新聞傳媒相關業務。①非公有資本不得從事新聞采編播發業務。②非公有資本不得投資設立和經營新聞機構,包括但不限于通訊社、報刊出版單位、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廣播電視站以及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布服務機構等。③非公有資本不得經營新聞機構的版面、頻率、頻道、欄目、公眾賬號等。④非公有資本不得從事涉及政治、經濟、軍事、外交,重大社會、文化、科技、衛生、教育、體育以及其他關系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和價值取向等活動、事件的實況直播業務。⑤非公有資本不得引進境外主體發布的新聞。⑥非公有資本不得舉辦新聞輿論領域論壇峰會和評獎評選活動。
3、國家能源局:煤炭增產增供措施已經見到實效
從國家能源局獲悉,今年以來,我國加緊推進在建煤礦投產,新投產煤礦(含聯合試運轉)實現產能增加1億噸/年左右,煤炭增產增供措施已經見到實效。自8月份起,我國已有約1.2億噸左右的煤炭產能被陸續釋放。面對今冬明春較大的保供壓力,國家能源局從供需雙側發力,采取更有力措施確保電力供應。國家能源局將督促煤炭主產區增產增供,有條件的停產煤礦加快復產;擴大進口煤炭規模,督促各缺煤省份提前與鐵路部門溝通爭取運力,最大量爭取進口煤資源。
4、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順利投放第四批儲備銅鋁鋅
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關于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部署,為緩解企業原材料成本壓力,發揮儲備市場調節作用,10月9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投放第四批國家儲備銅、鋁、鋅,共計15萬噸。近期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將根據市場供需價格走勢,繼續開展后續投放工作。
5、統計局:9月下旬燒堿價格環比上漲48.5%
國家統計局披露,據對全國流通領域9大類50種重要生產資料市場價格的監測顯示,2021年9月下旬與9月中旬相比,32種產品價格上漲,15種下降,3種持平。其中,燒堿(液堿,32%)價格為1193.6元/噸,環比上漲48.5%;聚氯乙烯(SG5)價格為11439.5元/噸,環比上漲12.9%。
6、油價年內第十三漲加一箱油多花13.5元
據國家發改委通知,10月9日24時起,每噸汽油上調345元,每噸柴油上調330元。據機構測算,折合升價,89號汽油每升漲0.25元,92號汽油每升漲0.27元,95號汽油每升漲0.28元,0號柴油每升漲0.28元。本輪是2021年第十九次調價,也是年內第十三次上調。以油箱容量50L的普通私家車計算,這次調價后,車主們加滿一箱油將多花13.5元左右。
7、經濟日報:嚴防銀保資金炒作大宗商品
經濟日報刊文,近期,隨著系列保供穩價措施陸續推出,國內部分大宗商品供需形勢出現好轉,有效穩定了社會預期。在提升供給能力的同時,也要嚴防資金大規模流入商品市場投機炒作,擾亂正常秩序,影響來之不易的調控成果。
8、市場監管總局:依法對美團壟斷行為作出行政處罰罰款34.42億元
經查,2018年以來,美團濫用在中國境內網絡餐飲外賣平臺服務市場的支配地位,以實施差別費率、拖延商家上線等方式,促使平臺內商家與其簽訂獨家合作協議,根據《反壟斷法》第四十七條、第四十九條規定,2021年10月8日,市場監管總局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責令美團停止違法行為,全額退還獨家合作保證金12.89億元,并處以其2020年中國境內銷售額1147.48億元3%的罰款,計34.42億元。
9、豬肉價格大跌飼料行業又迎“漲價潮”
近期,飼料行業迎來了一波“漲價潮”。新希望、正邦科技、通威股份、正大集團、大北農等飼料企業陸續發布漲價通知,每噸價格上漲50元到100元之間,涉及濃縮料、乳豬料、雞料、魚料等多個飼料產品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能繁母豬存欄數在快速回升,由2019年9月底的1913萬頭增加到今年6月底的4564萬頭,擴增了2.3倍。能繁母豬大量增加,就意味著生豬的供給也在增加,這就造成了生豬價格大幅下跌。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