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近日印發《城鄉冷鏈和國家物流樞紐建設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管理辦法》提出,重點支持服務于肉類屠宰加工及流通的冷鏈物流設施項目,公共冷庫新建、改擴建、智能化改造及相關配套設施項目。
單個項目支持標準原則上不超過該項目符合專項支持方向的核定投資的30%,最高不超過5000萬元。
浙商證券指出,2013-2019年我國冷鏈物流總額由2.10萬億元增長至6.11萬億元,CAGR19.5%;冷鏈物流需求總量由0.77億噸增長至2.33億噸,CAGR 20.3%。按場景分,目前我國食品冷鏈占比9成,其余則主要為醫療冷鏈。消費升級持續+醫療冷鏈未來可期,行業短期及長期均具有較高景氣度。
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冷鏈企業產業鏈覆蓋度及科技投入高,保障了冷鏈高質高效,而我國與發達國家在基礎設施、產品流通率和損耗率等方面的差距說明中國冷鏈行業尚存可觀的發展空間:
(1)2018年中國城市居民人均冷庫容量僅為0.13立方米,低于全球平均的0.15立方米,并遠低于美國的0.49立方米;
(2)2015-2018年,中國果蔬、肉類、水產品冷鏈流通率分別由22%、34%、41%提升至25%、39%、63%,腐損率則分別控制在15%、8%、10%以下,但仍與發達國家80%-100%的平均冷鏈流通率、5%以下的腐損率存在差距。
冷鏈上、中、下游分別對應材料設備、運輸倉儲和行業應用三個環節。
其中,上游材料供應市場格局穩定,主流制冷劑R22、R32、R125和R134a的CR4均達到40%以上,設備制造也正由分散走向集中,產生了多個細分領域龍頭。
中游運輸環節結構優化和倉儲環節規模擴張則帶動了整個冷鏈行業的快速發展,2019年占比89.7%的公路冷鏈主要貨物運輸量達20880萬噸,倉儲市場規模也于2018年達到5275萬噸。
冷鏈終端設備同樣受益消費升級實現了快速發展,2012-2018年我國商用展示柜銷量由170萬臺增長至386萬臺,CAGR 14.6%,且2020年預計達510萬臺,市場規模達112.6億元。
本文圖源于網絡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