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產品網(ID:products56)原創
作者 | 物流絮語
中國郵政,國字號快遞企業,在人們的心目中,早已成為慢的代名詞,既使最包容的人,對郵政的評價也是“慢雖然慢,但網點多,安全、穩妥”。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郵政近日官網高調宣布全面提速。不早不晚,為什么郵政選擇近日啟動提速?對行業將產生那些影響?能否彎道超車?
一、郵政提速,好消息
宣布成立奶茶店后,風頭正勁的中國郵政又主動放出大招。6月28日,中國郵政啟動新一輪大提速,主要城市郵件“次日達”,六成以上特快專遞實現“次晨達”,無死角覆蓋全國1000多個城市。
一向給大眾留下“慢”印象的中國郵政開始提速了,立刻引發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繼上個月的“成立奶茶店”之后,中國郵政再次登上熱搜榜。
放眼全國,敢承諾運郵次日達的只有一個京東物流,連一向以服務快準狠著稱的順豐速運都沒有夸下這個海口。
提速消息一出,許多人持懷疑態度,比蝸牛還慢的中國郵政能快得了嗎?有人質疑中國郵政選擇在此時“提速”,是否又是為重啟上市做準備。
的確,民營快遞集體上市后,郵政“躺平”的態度讓人無奈,郵政的慢,遭到行業的輕視,消費者的詬病,很多人選擇郵政時都抱著“隨緣”收的心態。
然而,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何況是惟一國家隊身份的快遞公司。中國郵政是不打無準備之仗的,此時宣布提速,既使不成竹在胸,也有七分把握吧。
官宣提速,決不是心血來潮,而是有一定準備的,董事長劉愛力到任中國郵政后不久,就提出全面提速的要求。實際上,近年來中國郵政一直默默地在提速,只是每個地方的進度不一樣罷了。2021年初,郵政特快專遞與快遞包裹整體時限均超2019年最佳水平,其中特快專遞時限與競爭者基本持平,快遞包裹時限與競爭者差距由8小時縮至4小時,六大重點區域快包時限連續5個月趕超競爭者。
此次“郵政大提速”,可以說是全方位的提速,主要內容涵蓋寄遞全面提速、全網郵路優化、航空高鐵運力支撐和自有干線車輛的規模不斷擴大等等。
為了提速,中國郵政已優化了現有郵路400多條,增加了300多條下行郵路,完全具備覆蓋全國2000多縣域,并且實現1000+城市間提速的條件,這就是全面提速的底氣。
無論如何,提速后的中國郵政,對廣大消費者來說,是個好消息。對快遞行業來說,也是一個好消息,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整個市場向服務品質競爭傾斜,這對快遞市場集約化將有積極意義。中國郵政,應該名如其“企”,充分擔負起快遞一哥的重任。
二、逆勢爭雄,敢作為
這次郵政宣告全面提速,意味著對提速進程,要下狠心了。
從競爭方式來看,去年以來,快遞企業一直在打價格戰,競爭白熱化,價格戰如火如荼,就是下沉市場,也采取低價競爭策略,可以說深陷價格戰泥潭。極兔進軍快遞業給行業帶來了“鯰魚效應”進一步加劇行業價格競爭。
價格戰的激烈,使監管部門不得不出手,今年4月份,浙江省通過《快遞業促進條例(草案)》,規定快遞經營者不得以低于成本的價格提供快遞服務,中國快遞業已進入系統化競爭格局,單一的價格戰不可持續,快遞企業已經走到變革的十字路口。
從市場份額上來看,近年來,中國郵政的頹勢越發明顯。2020年快遞行業CR6市場率達83.15%。這意味著,中國郵政與京東、極兔、宅急送、天天等“分食”僅16.85%的市場份額。
在一片紅海之中,中國郵政主動撕下“慢”標簽,轉型“變快”,面臨的挑戰是空前的,也是敢作為的表現。
敢作為,首先來源于一個有擔當的好“當家人”,中國郵政集團董事長劉愛力,先后擔任過中國移動副總裁、中國鐵塔董事長、中國電信總經理,做事大刀闊斧、雷厲風行,業績輝煌。
接任之后,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可以這樣說,最近這兩年,中國郵政一直在突破,在此基礎上,打響了全面提速的槍聲,能否再創輝煌,時間會告訴我們。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長期習慣了慢生活的中國郵政,突然喊出了運郵次日達的口號,與劉愛力這個鐵腕人物不無關系。
其實,目前,中國郵政面臨多方挑戰,不進則退。危機感在倒逼郵政發展提速,“十四五”期間將是中國快遞升級發展的關鍵時期,更快速、更精準是快遞市場競爭的兩大方向,但在高時效快遞市場,公眾普遍對郵政快遞缺乏消費感知。
中國郵政作為名副其實的“國家隊”,應有國家隊的水平。可在快速黃金十年中,中國郵政卻是乏善可陳。今天,到了該改變的時候了,中國郵政,要向行業與社會霸氣地說,我回來了。今天,中國郵政將再次成為中國快遞的主角。
敢作為還要善作為。
承認自身與民營快遞的差距,直面操作層面上的問題。中國郵政致力于代表中國快遞物流業參與國際競爭,最近幾年雖然發展增速不錯,但當前的快遞業市場形勢和節奏都已發生很大變化,中國郵政還需付出更大的努力。
事實上,中國郵政的網點以及運力并不遜色于民營快遞順豐、京東物流、“通達系”。,要在體制上進行改革,就會煥發活力。對快遞企業來說,“快”無疑是其核心競爭力之一,郵政快遞全面提速是其主動適應市場競爭的重要體現,有利于增強市場競爭優勢。
郵政及各省(區、市)分公司務必確保時限標準質量,確保有標必達,確保總體時限與競爭對手旗鼓相當。也就是說,中國郵政只需要做好一件事,那就是扎實做好自己的渠道和服務。
中國郵政提速,顯然希望在中高端市場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若能與電商巨頭更深的綁定,就可與通達系進行電商單量競爭。對于電商市場的收件價格,在很多地區郵政基本與通達系相差無幾,郵政還能為客戶提供倉儲、運輸等配套服務,優勢明顯。
一個日益有競爭活力的郵政物流企業,也會刺激整個市場邁向品質競爭。從行業發展的角度來看,這也是中國郵政存在的意義。中國郵政提速對行業最大的影響,是制止現在盛行的“價格戰”,讓重心轉為服務,促進了行業的轉型升級。
往大了說,中國郵政提速是基建事業的延伸,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中國郵政的提速,就是充分利用這些年中國基建的成果,把運力轉化為生產力,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
快遞行業在助力生產發展、推動流通方式轉型和促進消費升級中發揮著基礎性、先導性作用。中國郵政,作為國家隊,理應有更多的擔當。
《郵政強國建設行動綱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郵政強國,中國快遞業正在實現從快遞大國向快遞強國的躍升,中國郵政應該扮演其應當扮演的角色。
中國郵政是中國物流的底線, 所以,不要覺得中國郵政提速只是為了競爭,更有其深謀遠慮。新的局面在等待著郵政去開拓。
三、彎道超車,大概率
在人心目中,中國郵政意味著穩妥、安全,放心,如果加上快捷,試想誰能與其爭鋒?這就是中國郵政作為“國家隊”的底氣和能力。可以這樣說,中國郵政的官宣提速,不僅是提速,更是要彎道超車。
能不能超車,大概率行,我們有如下的理由。
一是郵政服務滿意度并不低。很多人不知道,公眾對中國郵政的滿意度并不低,國家郵政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5月郵政EMS的申訴處理工作綜合指數為96.45,高于圓通、韻達、申通等快遞公司。如果中國郵政能彌補速度慢這一硬傷,將在快遞競爭中脫穎而出。
因為中國郵政太慢,才給了順豐、京東物流等民營快遞企業可乘之機,得以撿起郵政漏下來的市場。有人斷言,中國郵政有順豐、京東物流一半速度,他們就基本上沒有飯碗了。
二是家底厚,中國郵政的運力和網絡布局并不遜色于其他快遞企業,甚至更具優勢。在航空運力方面,中國郵政擁有以B757、B737機型為主的全貨運飛機33架。
在高鐵運力方面,中國郵政與國鐵集團戰略合作,現已開通運行省際高鐵運郵郵路近90條,讓郵件“次日達”和“次晨達”成為可能。此外,今年中國郵政將繼續擴大自有干線車輛規模,更新、加購甩掛車、分體廂式車、場內牽引車等多種車輛。
三是歷史長,1984年,中國郵政開辦國內特快專遞業務,開創中國快遞業之先河,國內第一次有了快遞概念,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直到1994年至2002年間,申通、順豐、圓通、韻達和中通等一批民營快遞企業如才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早在20年前,由于成立最早、中國郵政具有先發優勢,曾在快遞市場一家獨大,市場份額曾高達90%以上,然而,中國郵政錯失了民營快遞的黃金10年。讓人扼腕。
四是網點多。網友調侃稱,只有傳統快遞不到的地方,才會想到中國郵政。這是詬病,也是贊嘆,充分顯示了中國郵政的網點多。截至目前,中國郵政擁有覆蓋全國城鄉的物流網絡,在全國有5.4萬個郵政網點和4.3萬處投遞服務點。
中國郵政,其主要優勢在終端,中國郵政的網點數量為全國之冠,網點密集能夠助其較快推廣以輻射更多人群,有利于其“次日達”形成用戶心智,在短時間內迅速積累單量。
快遞進村,是一項公共基礎事業,需要國家隊的支持。在這方面,中國郵政能迅速補上通達百世網點出清的空缺,極具現實意義。目前,中國郵政在下沉市場(鄉鎮)網點最為密集。
五是中國郵政不差錢。這是真正可怕的,是它在提速的前提下,依舊能保持低廉的價格。不要以為中國郵政只是個送快遞的,它真正賺錢的是銀行和保險業務,也就是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和中郵人壽保險。中國郵政集團2019年財報顯示,其郵政銀行和保險的利潤為627億元,最后總利潤卻只有538億元,也就是說有一部分利潤用來補貼快遞業務了。
另外,在民營快遞無法觸及的公文、稅務、車管、公檢法等寄遞領域,中國郵政處于沒有競爭對手的境地。
站在行業發展的逆風口,中國郵政能否彎道超車,成為快遞行業的“帶頭大哥”,最大的敵人不是他的對手,不是順豐、京東、“四通一達”們,畢竟這些民營公司從絕對實力上和郵政根本就沒有可比性。中國郵政最大敵人是自已。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