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片里,機器人“叮咚”一聲門鈴,主人開門取走包裹或者寄送包裹,是不是很神奇?其實這樣的場景,在現實生活中早已實現。
▋ 餐廳
餐廳內,餐品的傳遞不再是依靠服務員,而是后臺備好餐后,發出指令,配送機器人根據指令自主定位導航至餐桌送餐,服務員從旁協助。
▋ 酒店
酒店內,洗漱小件、礦泉水、飲料等物品的配送也不再是依靠人工配送,而是工作人員備貨之后,通過信息傳輸,讓配送機器人配送至房間門口,住客自行領取。
▋ 智慧樓宇
智慧樓宇內,大廈內的員工再也不需要下樓接收快遞、文件、外賣,只需要等待配送機器人“送貨上門”即可。
室外園區
封閉園區內,配送機器人正在積極解決“最后一公里”、“末端配送”等問題,把東西真正送到用戶手中,而不是“自提”、“代收”。
以上,便是配送機器人活躍的各類場景,主要分為三大類:室內無人配送、室外封閉園區配送以及室外物流配送。這三類場景是一個遞進的過程,而他們的實現,需要克服一系列的技術和應用難題。
來源:36Kr研究院
思嵐科技作為配送環節中的重要一環 —— 自主定位導航方案的提供商,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讓機器人更實用,解決用戶的問題,面對更多的使用場景。
以室內為例,配送機器人在運動過程中,如果遇到玻璃、鏡子等高透材質物體、黑色物體、環境光等干擾因素時,可能會出現定位導航不精準,對機器人來說,是一種巨大的挑戰。
從技術上來說,首先可以使用測量半徑大、室內外均可使用的傳感器來提升配送機器人應對黑色物體、環境光干擾等問題的能力;其次,可以利用SLAM算法讓機器人在面對大場景、閉環等問題時更加得心應手,提升配送效率和實用性。
室外建圖雷達應用效果
同時,思嵐科技還在積極布局激光+視覺SLAM技術,多傳感器融合導航,讓搭載的機器人擁有強大的識別、感知、理解、判斷及行動能力,實現動態智能路徑規劃。
從開發工具上來說,在最新更新的RoboStudio軟件中,還新增了電梯管理、多樓層地圖編輯等插件,幫助解決機器人單一樓層工作的痛點。幫助服務員從重復性高的工作中解放出來,提升服務質量,提升客戶體驗。
所以,配送機器人的應用優勢正在日益凸顯,“末端配送”、“最后一公里”問題的解決只是一個開始。隨著人工智能、5G等技術的加速應用,配送機器人產業將會進入黃金期,通過機器人的自主移動能力實現更多場景的服務需求,取代快遞員、外賣員的位置,成為日常生活的新標配。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