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快運、云倉、同城之后,業內就一直有個猜測:快遞江湖下一個新的市場突破點在哪里?
其中呼聲最高的,當屬冷鏈。
遠的先不提,且看最近幾年,除了順豐、京東等管控和執行力強的直營快遞,包括申通、圓通、中通等在內的加盟制巨頭在近兩年也紛紛涉足和發力。
前些天,老鬼發現一向低調的韻達先后兩次在韻達的官方宣傳中提及:
第一次是12月25日,韻達冷鏈聯合韻達快運青海省公司,在青海省天峻縣開展“韻達冷鏈助力天峻扶貧攻堅”活動,資助當地20名困難學生。其中特別提到了韻達冷鏈總經理、韻達冷鏈總經理助理、韻達冷鏈市場經理等參加活動。
第二次是在前些天,同樣是在青海,1月14日上午10點,一輛滿載牛羊肉的韻達冷藏車,從韻達青海西寧公司出發,經過30個小時的長途行駛,順利抵達韻達上海分撥中心,韻達快遞小哥當天將這些新鮮牛羊肉派送至消費者餐桌。這標志著,韻達青海牛羊肉冷鏈專線正式開通,江浙滬皖地區消費者從今天開始可以更便捷品嘗到正宗的青海牛羊肉。
事實上,韻達進軍冷鏈領域早有苗頭。
2020年11月份,有消息稱,小碼大眾獲得上市公司韻達快遞數千萬元A++輪投資,雙方未來會在相關業務領域積極拓展深度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小碼大眾定位為數字化共倉共配S2b新冷鏈物流服務商,以線下冷庫以及網格化冷鏈公交車配送為基礎,為餐飲次終端經銷商、社區團長、網紅帶貨等小微客戶推出“微倉配”標準化冷鏈服務產品。
上述的動作和布局疊加在一起,“韻達冷鏈”也就呼之欲出了。同時,也可以看出冷鏈業務已經成為韻達正在積極謀劃和推進的又一盤大棋。
1巨頭搶食,“冷鏈”不冷
快遞巨頭進軍冷鏈,可不僅僅是韻達一家。
?2014年9月,順豐早早看到了冷鏈物流的廣闊市場,正式推出“冷運”新品牌,瞄準生鮮配送市場,2018年,順豐合資并控股新夏暉,承擔起順豐的冷鏈戰略。
?2014年,京東物流開始打造冷鏈物流體系,2018年正式推出京東冷鏈。
?2016年,圓通速遞已經正式啟動了“2016大閘蟹項目”,進軍冷鏈市場,并于當時開設了7條冷鏈專線。2017年,圓通速遞推出圓通冷運。
?2016年,中通推出為生鮮、水果等產品服務的業務,推出了較為成熟的生鮮產品——優鮮送。尤其是去年,中通在冷鏈上的布局明顯加快,“星聯+冷鏈”開始雙劍合璧。
?2017年4月的時候,申通快遞成了一個了孫公司——上海申雪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簡稱“上海申雪”),主要從事食品經營及冷鏈倉儲配送業務,定位倉儲、運輸、配送(B2B、B2C)三類業務。
你方唱罷我登場,冷鏈已經成為快遞巨頭下一個必爭高地。問題來了:這出“連臺戲”的上演是偶然嗎?
在老鬼的朋友安德華看來,這一切絕非偶然,亦非一日之功。快速發展壯大的冷鏈既是“時勢造英雄”,也在“英雄造時勢”。
所謂“時勢造英雄”——
先看需求端,近年來,隨著我國城鎮化發展和居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冷鏈了。無論是生鮮蔬果,還是加工食品、冷飲、藥品、化工原料等行業都需要冷鏈運輸。特別是疫情期間,生鮮電商和社區團購消費激增,居民對于醫藥衛生的重視程度也逐漸提高,促進了冷鏈物流的進一步發展,也對冷鏈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后是政策端,相關政策也在持續加碼,給冷鏈物流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加速了全國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布局。
所謂“英雄造時勢”——
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冷鏈物流產業的應用主要集中在食品零售類及醫藥類產品,而該兩大產業的電商市場均達到較大規模。2020年中國生鮮電商交易規模將達2638.4億元,醫療電商B2C市場規模將達708.5億元。
如此廣闊的市場給了入局者足夠的想象空間。有關數據顯示,僅去年上半年,我國冷鏈物流相關的企業注冊量,比年初環比上漲102%,相比去年上半年,同比上漲52%。
此外,各類生鮮電商平臺經過資本大戰洗禮后,格局基本穩定;以盒馬鮮生等為代表的新零售下消費場景的開發和精細化運營,也預示著未來的市場將會更加成熟。
諸多因素推動下,冷鏈物流進入了發展快車道,市場規模正在快速增加。但同時,我國冷鏈物流仍面臨著地區發展不平衡、成本居高不下、溫控技術受限、標準化建設滯后、市場魚龍混雜等問題。即便順豐、京東物流在多年之前就開始布局,依然面臨著很多短時間仍難以逾越的障礙。
時不我待,韻達選擇在這個時間官宣“韻達冷鏈”意義不一般。
商場競爭就是這樣,只要方向對,你不做或者做的不順利時候,立即會有后來者跟上。
而且有一點必須要清楚:痛點即商機。冷鏈物流雖然目前面臨的困難很大,但它的增量和前景同樣巨大,快遞巨頭向冷鏈物流市場滲透這個思路,是沒有問題的。
2“小投入”實現“大產出”
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
觀察通達系快遞巨頭在冷鏈方面的布局特點不難發現,大多以高附加值、高消費需求的特色農產品項目為驅動,撬動并打造一批冷鏈精品線路,進而參與整合和優化冷鏈供應鏈條。其中,也涌現了出了一批好的案例,比如云南的松茸,華北牛羊肉、海南的水果等等,都做出規模和效益。
以韻達冷鏈為例,最大的特點是:花小錢,辦大事。
一方面,以“投資換時間”。投資“小碼大眾”就是這樣一個典型例子——
韻達深耕消費者市場多年,擁有C端的大網資源。而小碼大眾以線下冷庫以及網格化冷鏈公交車配送為基礎,在B端大客戶服務優勢明顯。兩者相結合,打通冷鏈端到端服務,為客戶提供完整的冷鏈解決方案。簡言之,小碼大眾的B端資源將給予韻達C端極大互補并打開更大的未來空間。
另一方面,韻達進軍冷鏈市場也是一舉兩得。于客戶而言,相對于專業的冷鏈公司,韻達的價格肯定相對實惠,也就是說有效降低了運輸成本;于韻達而言,相對于自己的電商業務,特色農產品項目絕對是創收和增收的。供方和需求都滿意,最后的消費者也享受到了想要的美味,何樂而不為?
說到底,韻達同其他通達系快遞的做法大同小異,就兩條:一是整合資源,為我所用;二是發揮網絡優勢和加盟模式的靈活機制,全網一體,將項目實行網格化管理,并嚴控流程考核。只要調度機制和管理考核到位,“小投入”一樣可以實現“大產出”。
可以預見,未來通達系快遞巨頭在冷鏈上的布局其實就兩個字——復制,瞄準了仍在快速增長的潛在優質項目,加大盈利線路的“復制”力度,從單一產區覆蓋到主要主產區,把成功的模式和經驗復制到全國其他地區。
民以食為天,農產品冷鏈運輸市場已經大到無法想象,但也只是冷鏈運輸領域其中一部分,未來在農貿市場、食品輕工業以及相關醫藥行業可供快遞公司深耕的領域還有很多很多。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